首页 -> 2008年第6期

大盛魁商号 二

作者:邓九刚



嫂被骇了一跳,手上的针也掉了,正要再问。就听院子里传来一个男人粗声粗气的说话声:“戚二嫂,你出来!”
  “是谁呀?”戚二嫂一边往炕下移动着身子。一边问道。
  院子里的那个人没回答。戚二嫂只听到一阵粗重的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上午的太阳照得正猛,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站在屋门前的台阶上,戚二嫂把手放在眉骨上观望。来人身高树大。双手叉腰站在院子当中。
  “你不是让我搬石头吗。现在我把那块上马石从院子门口搬到院子当中来了!”
  那个人把一只手臂在阳光中挥动了一下,指着他脚下的大石头说道。
  这一回戚二嫂不但从声音中听出了。同时渐渐适应了阳光的眼睛也认出了,站在她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海九年!
  “喔。原来是九年兄弟呀。我当是谁呢,你弄出的动静怪吓人的。”戚二嫂笑了,抬脚走下台阶。“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别跟二嫂绕弯子。”
  海九年却不说话。只拿目光往脚下的上马石一甩,然后拿眼睛看着戚二嫂等待着答复。
  戚二嫂略一愣怔,旋即便恍然大悟,身子向下一蹲,两只手在膝盖上使劲拍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别看我戚二嫂是个女流,我的眼睛看人可毒着哩!我早就料到了你总会有这么一天的,今天你果然就来了。这没什么好说的,既然你有这个本事我就雇你了!眼看着驼队就要起程了,活计多得忙不过来。这会儿你就去搬你的行李吧,到东厢房和王锅头一块儿住。至于工钱么,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好,我这里谢谢戚二嫂了!”
  “没什么好谢的。去吧,搬你的行李去吧。”
  话说完了戚二嫂发现海九年还站在一进门的地方踌躇着。“还有什么事吗?”
  “我……”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大男人家的吞吞吐吐做什么。”
  “我想和戚二嫂借点钱。”
  “借钱?”
  “是。”海九年侧着脑袋从旁边观察着戚二嫂的反应,“不知戚二嫂肯不肯。”
  “你一个拉骆驼的人。眼看着就要跟着驼队出发了,借钱做什么?”戚二嫂拧着眉头看海九年。“莫非是你要去赌博?”
  “我不赌博。”
  “那你借钱做什么用?”
  “我想跟着驼队到恰克图那边捎带做点小买卖。我知道胡驮头这回给咱贴蔑儿拜兴驼队揽下的活儿是要往恰克图送的。”
  “哦,我也知道是往恰克图送货。”戚二嫂说,“我早就看出来你不大像是个卖苦力的人。你是想挣轻巧钱呀。”
  “是。戚二嫂借还是不借。给我句话。”
  戚二嫂皱着眉头思忖着没立刻回答。
  海九年说:“我给您八厘的利息。”
  “这个……”
  “要是戚二嫂嫌少的话,我可以答应您一分的利息。”
  “……”
  “一年之内我给您一分利息,要是超过一年利息涨到一分二!”
  戚二嫂笑了。
  “你笑什么?”海九年问,“莫非戚二嫂是不相信我?”
  “我不是不相信你。我是笑你账目算得清楚!”戚二嫂收住笑说道。“我告诉你我戚家也不是什么大财主。我家的银子回来都买了骆驼。哪里有什么富裕的钱。要借钱你去找蹇家兄弟。”
  海九年无声地离开了戚家的院子。
  隔了三天的上午。戚二嫂看见海九年又一次走进了她家的院子,肩膀上扛了行李,也没和她招呼就径直走进东厢房了。戚二嫂跟在海九年身后走进了屋子。
  “你和蹇家借到银子没有?”
  “我没去。”
  “为什么?”
  “不为什么。”
  “那你不做小买卖了?”
  海九年也不看戚二嫂只顾自己低着头把行李解开。在炕角上放好。
  “你咋不回答我的话呀?”
  戚二嫂不满意了。说话的声调拔高了许多。
  “没钱就不做呗。”
  “哼。耍脾气呢。”
  “给人扛活儿的人还敢耍脾气……”
  “我也看出来了,别人都是卖苦力,你海九年却想赚轻巧钱,赚大钱!是不是?你要是赔了呢?”
  “做买卖有赚就有赔。”
  “告诉我你打算做什么买卖?”
  “买卖上的事我给你说不清楚。”
  “呵!还不愿意跟人说。”
  “买卖上的事有时候也不能说。”
  “好!不说就不说。你打算借多少?”
  “十二两银子和两峰骆驼。”
  “好。我借给你!”
  “戚二嫂不是没有富裕钱么?”
  “是我的私房钱。”
  
  6、恰克图闭市
  九月,塞外的夜已然是凉意甚浓,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刮来的冷风在大青山的秃顶上吹奏着尖利的号角。风把聚集在山头上的云彩刮散了,清亮的月光映照出阴山黑黝黝的身影,大山后面的天幕变成宝蓝色的,放射出蓝幽幽的神秘光泽。
  依偎在阴山脚下的贴蔑儿拜兴一片灯光闪烁。正经历着一个激动人心的不眠之夜。经验丰富的护卫狗们预感到了驼队就要起程远行了。一个个都竖起耳朵在黑暗中跑来跑去,激动地吠叫着。狗的叫声划破了夜的寂静。给贴蔑儿拜兴制造着紧张忙乱的气氛。灯光在每家每户的屋子里彻夜亮着,在各家的院子里。骆驼们精神抖擞地在倒嚼着,等待着:驼户掌柜子们脚步匆匆挨个儿察看着货物——所有货物都必须按照规矩包装捆绑,以保证在经过数千里地的颠簸之后仍然完好无损,督促着驼夫把货包放到骆驼的背上去。女人们的嗓门尖利的喊叫声在黑暗中显得特别响亮。黑暗中是一片看不见的匆忙和紧张。偶然奏响的驼铃就像警钟似的,铜质的音响在夜的黑色空气中飘荡一阵之后又消失了。
  起驮之前,在村子北边的关帝庙前进行例行的祭祖朝拜。几十支羊油火把将关帝庙和庙周围的空地照得一片通明!驮头胡德全带领着领房入牛二板和全贴蔑儿拜兴大大小小三十二家驼户的掌柜踏进庙门,向关帝爷的塑像焚香叩头,祈祷至圣至明的关老爷保佑驼队此一去人畜平安!
  所有的随队驼工和贴蔑儿拜兴的女人孩子以及还能走动的老人。全都跪在大庙前。已经驮好了货的骆驼黑压压地卧着。从庙前的空地一直向村巷里延伸过去。人不语,驼不鸣,狗不叫,整个村子是一片肃穆的安静。
  庙内,几十支蜡烛把殿堂照得亮亮堂堂。驮头胡德全、领房人牛二板面对关帝像一左一右站着,他俩的中间便是货主——一个中年的商人。这位商人面色沉静,留着一抹黑色的髭须,穿一件吊面的狐皮大氅。胡德全把身子侧了侧说:“王掌柜,请吧!”
  商人把手伸进袖筒里。拿出一捆香、一张黄纸。牛二板用石头击打着刀形的火镰,把黄纸燃着了,把点着的香插在香炉里,三个人一起跪了下去。
  预先准备好的货物都打好了包。不论是茶叶还是其他的百货一律按照一份一百八十斤的分量装包,少不得也多不得,这是规矩。几百年的驼运历史造就了归化驼运行的许许多多铁的规矩,从房子的大小到骆驼缰绳的长短都有严格的规定:驼队以驼夫用的帐篷——驼运行称为房子——为计算单位。大房子直径为一丈五尺五寸,可容纳五十六人;中等房子直径为一丈三尺五寸,可容纳三十三人;小房子直径是一丈一尺五寸,能容纳十八人。骆驼缰绳的长度一律为七尺五寸,毛抓子为七寸,搂头绳是七尺,绑鞍架的挺绳是二丈五尺……驼队下面以把子(亦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