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大盛魁商号 二

作者:邓九刚



时眼睛里有亮晶晶的光在闪。是啊。不仅是个人才问题,更重要的是古海被开销是一个冤案。王福林体味到大掌柜所说的“留着吧”的含义。他想古海应该是还有机会的。
  说起来这些年涌进归化城来的外国人,除了做生意的还有传教的,基督教、天主教的牧师数以百计。这些外国商人到归化来设商栈开店铺,牧师们传道、修建教堂,归化城因为他们的到来开始躁动起来。往日的那种闲适再也找不到了。晨钟暮鼓的规律、沉稳悠闲的规律被打破了。很多时候为了夜归的客人守城门的士兵不得不在半夜里把紧闭的城门重新打开。巨大沉重的城门发出的吱吱嘎嘎的怪叫声划过归化城静谧的夜空。通常情况市井的喧嚣也延长了许多时间,往往在日暮以后甚至天色完全黑下来,羊岗子、牛桥、驼桥上生意还在继续着。总的来说是时间长了。节奏快了。夹杂着蒙古语和俄语的谈判生意的声音从光线昏暗的市场上传出来。有时候声音会很激动。
  从早到晚每天都有新的消息传进大盛魁城柜,所有的消息都必须报告大掌柜。大掌柜既不能充耳不闻,听了又心烦,也不知道哪些消息是重要的,哪些消息是不打紧的。大概是第一次,大掌柜感到自己穷于应付了。
  这天晚饭后大掌柜对善元说:“你打听一下大观园今晚有什么戏。”
  “有好戏!”善元连想也没想就回答:“是水上漂的《打金枝》,连唱三天了。”
  “水上漂。好哇!”
  “莫非大掌柜想看戏?”
  “心里烦闷,咱听听戏去!”
  “好,我这就去安顿轿车。”
  待善元把轿车安排好,回到大掌柜房间,见大掌柜已经把衣服换一半了,除去了藏青色的长袍换上一件玄色的长袍,亮色的长袍配上一顶七机缎面的瓜壳小帽。善元帮着大掌柜系好了腰带,人立刻显得年轻也精神。
  跨上轿车的时候大掌柜自己跟自己说话:“今天我总算是能够安静地过一个晚上了——驾!”
  车倌听见大掌柜的喊声笑了:“大掌柜。您今儿个高兴?”
  “我又去看水上漂的戏的功夫了,当然高兴!”
  “听说水上漂脚下的功夫厉害得很!”
  “是哩,那几步走的真是比女人还女人呢!”
  “啧啧!”车倌感叹道。“可惜了我没那眼福。”
  “你没看过水上漂?”
  “我一个下人哪能……”
  “别说什么下人不下人,今天你就开开眼。”
  “大掌柜,我只是随便说说……”
  “你别啰唆了,一会儿你跟着我就是了,还有善元。咱仨人一起看戏去。”
  这一晚大掌柜可是放松了,大掌柜也没有要雅间,三个人混在一楼的大厅里,一边看戏一边聊天,聊的都是戏文里的内容。一个半时辰的工夫竟然没有人认出大掌柜!夜阑时分大戏散场,大掌柜在善元和车倌的陪伴下走出戏园,一路有说有笑。这一个晚大掌柜好不痛快。
  但是开心只是短暂的时光,还有更让大掌柜心烦的事情在等待着他呢。贾晋阳走后不久王福林从汉口归来,向大掌柜报告了更为严重的事情:俄商在汉口正在筹办茶叶加工厂。
  “俄国人有什么资格在汉口建厂?”
  “当然没有!”王福林说。“但是他们就做了,一个个买地皮的买地皮,备料的备料……”
  “这么说打算在汉口建厂的不止一家?”
  “西伯利亚茶叶公司、莫斯科公司,还有托博尔斯克公司……”
  “哦。这么说伊万也在汉口动手了?”
  “是的,我亲眼看到的。”
  现在这成了一个新的更严重的问题,俄国人要在汉口开茶叶加工厂,显然是想从根本上夺走华商的利源。
  “这事可是不敢小觑!”
  “我已经叮嘱汉口马庄了。有情况随时报告!”王福林说,“不过我倒是不大相信俄国人真的能够把茶叶加工场开到汉口。”
  “为什么?”
  “大清朝并没有同意外国人在华建厂。”
  “过去没同意,现在不同意,但是不等于以后永远不同意。”
  “您是说理藩院会给俄国人放开口子?”
  “正是我的忧虑。不是没有可能。”大掌柜说道,“还得通过北京打听俄罗斯驻北京公使和理藩院的谈判消息。难道说俄国人在谈判桌上取得进展了?”
  大掌柜的猜测没有错,俄国公使是在和理藩院谈判。不过不是在北京,而是移到了天津。不久大盛魁的信狗从北京传来一个确切消息,理藩院恭亲王和俄罗斯公使的谈判由北京转移到了天津。消息还说恭亲王可能作出妥协……大掌柜刚刚沉下来的心又一次悬了起来!
  恭亲王的妥协意味着什么?一旦朝廷对俄国人放开了口子,允许俄国商人进入大清国内地经商,那么当然也包括在汉口设厂建栈!
  
  2、归化商界出新秀
  这天快晌午的时候善元向大掌柜报告。说是史财东的儿子史靖仁要拜见大掌柜。大掌柜正在小客厅和一位英国商人谈话。听了善元的报告没言声儿。
  说起史靖仁,当初他和古海一起考大盛魁,没有被录取,那以后又过了五六年他终于成功地在归化城办起了一家杂货铺,让大掌柜感到意外,也感到高兴。他说:“想不到一个纨绔子弟也能做成事业,哪怕事业再小也算。财伙和气才是大盛魁的福祉啊!”但是,三年前的暗房子事件,史靖仁又掺和了一脚,并且陷害了古海,让大掌柜对他又心有了芥蒂。但总的来说,大掌柜不是那么心胸狭隘的人。
  现在史靖仁的身份改变了。他已经由大盛魁的财东变成归化城内一家商号的掌柜,并且在归化站住了脚跟。他在不断改变自己的经营套路。又想把自己的杂货铺改成当铺。
  “你去告诉王掌柜,叫他见一下史靖仁。听听他有什么事情。”
  大掌柜说的王掌柜就是王福林。
  “史财东的儿子点名是要见您的。”
  “你就说我这里有客人。”
  善元去了。
  过了一会儿,王福林走进客厅,说:“史靖仁说了。他非要见大掌柜不可。”
  大掌柜把眉头皱起来。三年前的暗房子事件中他们父子一个在晋中祁县,一个在归化城遥相呼应,把个大盛魁闹得翻江倒海烟熏雾障!这个史靖仁自从暗房子事件以后再没露过面,估计这一次也难有好事,大掌柜当然是不愿见他,就说:“他没说有什么事吗?”
  “他说有要紧的事要和大掌柜面谈。”王福林见大掌柜又是拒绝的意思。赶忙补充道,“史靖仁说了,他愿意等。”
  “哼!他能有什么好事。”
  “我猜想可能是为他那个当铺的事。他那个当铺张罗半年了开不了张,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给卡住了。”
  其实史靖仁那个当铺张罗半年了开不了张的原因王福林知道,大掌柜也知道,就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底银。史靖仁当铺租用的是席力图召的铺面。席力图召住持喇嘛信不过他。同时当铺行会也不接纳史靖仁。后者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史家和大掌柜作对。这事在归化市面差不多是尽人皆知的事了。大盛魁什么字号?大掌柜什么人物?归化市面就没有不给大掌柜面子的。所以史靖仁在归化做事步步受阻。
  归化当行有个行社组织叫天安社。天安社的社长名叫曹路安,河北滦县人,生得身高树大,为人谦和,是大盛魁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不用打招呼,没有大掌柜的话,这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