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大盛魁商号 二

作者:邓九刚



是不在归化地方再做铺面和零售。”
  “这个规矩……我倒是不很清楚。”
  “这规矩由来已久了!”大掌柜说。“沿袭怕是有一百年不止了。”
  “哦。是这样……”
  “张大人到任归化道毕竟时间不长。对商界的事不是很清楚。依我之见这通司买卖张大人最好是不做。”
  “为什么?”
  “人人看着外番生意挣钱容易。其实内中的麻烦和为难局面外人是不知道的。”
  “这些年不是有很多商号加入了通司商会吗?少说也有五六十家!就连你们大盛魁的东家史靖仁也加入了。难道说这些人都吃愣了?”
  “不仅仅是麻烦和为难。更厉害的是风险。一旦有个时局变化,社会动荡就怕是会落个一败涂地的下场。铺面零售好歹还能有个本钱收回,而通司生意一旦出事就连底钱也收不回来!这些人不是吃愣了。一窝蜂似的跟着做通司,是他们吃得太精了!”
  “精明好哇!”
  “精明过头就是灾祸。”
  “嘿嘿!大掌柜你就不要吓唬我了。”
  “我为什么要吓唬张大人呢,我只是劝大人做事考虑周全一些。”
  “不能只管你们挣大钱。光让我看着啊!”张国荃说。“有饭大家一起吃么!”
  “好吧,该说的话我已经都说了,是进是退张大人自己决断。”
  “好,我就做通司了!”
  “那您能遵守通司的规矩?”
  “大掌柜是说不做零售?”
  “对。”
  “我遵守,一个月之内我就把‘京履全’的铺面收了。”
  从此张国荃又以“京履全”加入了归化通司商会,跻身外番生意。现在张国荃进一步明白做俄蒙生意离不开驼道驼帮。所以张国荃要找胡德全来合作。依他的想法。只要把毛尔古沁的秘密拿到手,就占据了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当市面上人们对贴蔑儿拜兴村的驼队闯通了毛尔古沁峡谷传闻将信将疑的时候。张国荃就决定来个捷足先登,他宁愿相信传闻是真实的。他当然不知道闯通了毛尔古沁峡谷的不是胡德全。他当然也不知道海九年这个人。恐怕这也正是张国荃的过人之处吧。应该承认张国荃是个聪明人,是个人才。不然怎么能够做到在归化道台衙门既捞了不少好处。又养小妾又玩名妓,最后朝廷审计他还能得个“卓异”!
  但是大掌柜对于张道台的生意前途并不十分看好。在返回城柜的当晚。贾晋阳问起张道台的事,说:“张国荃这个人也太精明了吧,如今他又看上通司买卖了。”
  大掌柜说:“我看他未必就能做得成。”
  “他有道台官衔。到哪都给他开方便。”
  “也不尽然。”大掌柜说。“通司买卖跟地方坐商零售不一样,坐商的活动范围就好像是一座湖。而通司生意的范围就像是大河。大河经过的流域广泛。很多时候和很多地方,归化道台的官衔用不上。”
  “到喀尔喀就一钱不值。”
  “业务也不同。”
  “风险也大!”
  ……
  张国荃却是信心十足,手脚麻利地把京履全的铺面生意收拾了。派人往湖北采买茶货。他在以一个通司商人的眼光看待事情了!
  以通司商人的眼光张国荃看到了什么?他第一眼就看到了毛尔古沁峡谷!他很快就把毛尔古沁峡谷和边境小镇乌兰穆图的道路弄清楚了。那是一条直接通向俄境的捷径,是一条繁华的走私通道。但是无论是在归化还是在伊尔库茨克,这在商人们之间已然是公开的秘密。每天来往于这条驼道上的驼队狗吠声和驼铃声互相都可以听得见。只是避免见面,免得大家尴尬。从乌兰穆图这座坐落在萨彦岭南麓的中国边境小镇向北,穿越八十里的山沟就是俄罗斯的境地,再往前走一百里就可到达东西伯利亚的重要城市比斯克。而这条新的道路正是在北京的俄罗斯公使与大清朝政府谈判的重要内容,就俄罗斯商人来说开辟这样一条新的商道。要比从恰克图入境节省将近一千里地的路程,当然是更便捷了。
  而哈喇沁山就像是这条新驼道上的一个关口。一把锁子,一个巨大的障碍。这座山西南东北走向,全长八百里,横亘在草原上。毛尔古沁峡谷就像这把巨大锁子的锁眼儿,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道路就是金钱,时间就是金钱;这道理不但现在实用,过去也一样实用。张国荃决定先下手把毛尔古沁峡谷的秘密拿到手。
  张国荃下帖子请贴蔑儿拜兴村的驮头胡德全吃饭,这是实施计划的第一步。
  在万驼社胡德全遇上一件事让他想不通,很觉羞辱。回到村子里,胡德全把自己的郁闷告诉了海九年。
  “他妈的!”胡德全骂起来,“你说说这叫怎么一回事?!原来咱们辛辛苦苦运的货到头来却连真正的货主是谁也搞不清楚,完全被蒙在鼓里!”
  “怎么回事?”
  “万驼社发给我们的货原来说货主是托博尔斯克公司的。”
  “是啊!”
  “可是驼队一过乌兰穆图山口,货主就变成元盛德了。”
  海九年并未感到意外,这中间的奥妙其实他还是在大盛魁商号做伙计的时候就知道。但是他说:“谁给咱银子咱就给谁运货!少操那份闲心。”
  “话是这么说,可是要是货主交给你的是大烟怎么办?”
  “就是这么回事。俄国人找到宇文社长,双方签了合同,托博尔斯克公司付了银子,字文社长就把货交给我们贴蔑儿拜兴了。”
  “原来我们挣的是中国人自己的银子。”
  “不是咋得!”
  “海掌柜。这条新路如今可是越来越繁华了啊。”
  “是啊。繁华了。”海九年像回声似的回答着,说,“还要更加繁华呢!”
  “看来世事是在变啊。”胡德全说出自己的忧虑,“有朝一日恰克图要是真的废了。俄国人都走乌兰穆图。那大清国的商人还吃什么?”
  “那样一来大清商人的利源就要被夺去了。”
  “你懂得真多!”胡德全说,“对了!俄国人还打听你呢。”
  “我有什么好打听的?”
  “不是对你感兴趣。是对你手里攥着的秘密感兴趣。”
  “我有什么秘密?”
  “难道说毛尔古沁峡谷还不算是秘密吗?”
  “其实毛尔古沁峡谷对大清商人和俄罗斯商人都是一样的重要。”
  “是这么个理。”胡德全说:“如今的万驼社可是不比从前,你自己亲自去看看,进进出出的很多是外国人,什么俄国人、德国人、英国人……”
  “往后接货得留个心眼儿了。”海九年说,“不管咋说咱也是中国人,做事咱得向着中国人自己。”
  胡德全接到一个帖子,有人邀他到宴美园吃饭。
  胡德全如约来到宴美园。走进订好的雅间后胡德全先是吃了一惊。坐在那里的正是天义德二掌柜段靖娃。段靖娃何许人!那是天义德负责交际的掌柜,经常在市面上看到的。只是地位悬殊他接触不上。没有过过话。胡德全赶忙点头弯腰地道歉:“对不住……我走错门了!”
  胡德全就要外退,被段靖娃喊住了。
  “胡驮头,你别走啊!”
  胡德全返回来了。
  “来,坐坐坐。”就听段掌柜说。“没错!你没走错门儿,今儿个就是我专门设宴请胡驮头。”
  胡德全还是不敢相信。站在那里呆了好一会儿,盯着段掌柜看。
  “发什么愣?还不快坐!”
  胡德全坐下了。俩人一边扯闲篇,一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