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大盛魁商号 二

作者:邓九刚



火,行人也还不少。两个洋人从大掌柜他们的身边经过,引出新的话题。
  郦先生说:“归化城内的洋人可是越来越多了。”
  大掌柜说:“是啊。听说洋商们正在酝酿成立归化洋行总会,俄国人也想直接插手驼运。”
  “国家大势于我不利啊!北京传来的最新消息,俄罗斯驻北京的公使和恭亲王的谈判在亲王府已经进行了八轮。”
  “据说主要是谈特惠国的条款问题,恭亲王不肯再行让步。”
  “不让步也难,大清国面临的国际关系十分复杂。外国列强一个个虎视眈眈,大清国在他们眼里无异于一块肥肉,都想来吃。俄罗斯厉害,可是德国、日本的态度也很强硬,一个在东北,一个在山东……”
  “所以总理衙门的李中堂李大人想出‘以夷制夷’的策略。”
  “可是也难于平衡,你想抵制日本国,很可能让步于俄罗斯。”
  “对。”
  “说到俄国人的心,你我最为清楚,他们要的是北方草原市场。要的是把归化城变成第二个恰克图。”
  “是啊,一旦归化城变成了第二个恰克图。还能有你我什么事?还能有我归化通司行的生存之地吗?”
  “形势逼人呀!”
  “是啊!”
  “就是说中俄条约的签订势在必行了?”
  “对,所以我们在归化地方不可与俄商对抗。”
  “所以伊万和谢尔盖的风头很是强劲。”
  “比利斯建天主教堂。道台府已经拨付地皮了。”
  “往后这些大事谁来和我商量?”
  “福林。”
  “福林厚道。但毕竟年轻,人事方面的许多深层事情他还不熟悉。”
  “慢慢来吧。”郦先生说,“大账房的事我已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向王福林交代了。还有信狗的训练,也都完成了。说起来很有意思。有一条名叫黄孩儿的信狗经福林调教半年,如今竟然不找我了!”
  “哦。福林有调教信狗的本事?”
  “怎么不是!这就是原来没有想到的么。说明福林还是有才华的,只是有我在,他显示不出来罢了。”
  “这么说,你郦先生倒成了妨碍年轻人发展的绊脚石了?”
  “你以为呢?很可能的,弄得不好就会是这样。”
  “哈哈哈哈!”大掌柜很难得地笑了出来,“说起祁掌柜,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可惜走了邪路。”
  “是欲壑难填!”
  “要是祁掌柜还在,不正好么,我与你相随,告老还乡。悠哉悠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哈哈哈……”
  “那才是享受啊!”
  “带着孙子……”
  “人才难得!”大掌柜感慨道。“你知道培养一个人多么不易!在祁家驹身上我下了多少工夫啊!”
  “还有古海。”
  “古海可是不一样。那孩子心地正直,他是被人陷害的。”
  “说起来我心里有愧。”
  “没办法,号规管着呢,不然……”
  “不然怎样?”
  “我真想把他召回来。”大掌柜说着有些激动,话就止不住,“你看看咱大盛魁现在的局面——我已经年过六十还在苦力支撑,身旁是福林、盛桢、王锦棠……只有福林尚还年轻。盛掌柜和锦棠都是五十大几的人了。后继乏人啊!”
  “都是史耀、祁掌柜一帮人闹的!把好好的人才都给毁了。”
  “说到用人,天义德倒是比我们强。你看他的大掌柜李泰才四十出头一点。总号一班人大都跟他年龄相当……”
  “段靖娃这几年也顶上来了。说起来他和古海是同村小弟兄。都是姚桢义一起从家乡带到归化城来的。”
  “若论才华他俩全都在古海之下。”
  ……
  直到夜交子时,两个人才去歇息。
  早晨大掌柜虚肿着眼去送郦先生。
  临出发,郦先生执意要去狗圈看看。几十年了大盛魁的狗圈一直是归大先生直接掌管的。大掌柜陪他去了。
  狗圈就在归化城北门外的北沙梁,坐落在扎达海河的右岸。局内的人都知道,在归化要知道这些驼商们的经营规模大小,看他们的狗圈就全都清楚了。驼商是靠骆驼起家的,驼队出行,最重要的是安全,而狗就是驼队安全的保障之一。多大的驼队配备多少护卫狗是有一定之规的,类似军队的编制。因此,饲养狗的部门十分重要。饲养狗的部门管理也有一定之规,三十只狗算一个小群,由一个伙计掌管;三小群合为一个中群,属一个小掌柜管理;三个中群狗合在一起称为大群,由一名主事掌柜管理。说起来不大好听,管理狗圈的掌柜被人称作是“狗掌柜”。狗圈总共有七八个主事狗掌柜,大狗掌柜姓路,是个经验丰富的养狗大师,据说他说的话狗都能听懂。而狗们的语言他也能听得懂。就算是遇上再调皮、凶猛的狗,只要路掌柜一声喝断,全都得规规矩矩的!而狗圈的路掌柜在总号也是有特别地位的,有什么事路掌柜可以不经通报直接到郦先生那里说话。
  关于大盛魁的狗有许多传说,有经验的商人想知道大盛魁走外路的秘密。往往从狗圈下手。千方百计从路掌柜那里打听消息。只要知道了路掌柜给大盛魁走外路的驼队派了多少只护卫狗,就能测算出大盛魁驼队的规模。走了多少货。
  几百只各式各样的狗用它们声调不同的吠叫欢迎它们总管的到来。郦先生挨着个儿从狗圈的前面走过。路掌柜小心翼翼地陪着。
  “狗的吃食怎么样?”
  “吃得都好着呢!郦先生放心。”
  大掌柜说:“想当初郦先生着手建立这座狗圈的时候,总共才有八十只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如今咱大盛魁已经拥有护卫狗六百三十八只了。”
  “是啊,像是昨天的事情,一转眼我就老了。”
  “原来我说过的,”大掌柜说,“咱大盛魁的狗发展到一千只,我就专门为狗们唱一台大戏。”
  “可惜啊。我是赶不上了!”
  “不要说是你赶不上,就是我也未必能赶得上。”
  “可是,路掌柜,你一定记着,等咱大盛魁的狗发展到了一千只,你一定给我捎个信儿!不管我在哪里。我也一定要来看看。”
  “没问题。”
  ……
  两辆轿车就等候在狗圈的大门外边。大掌柜和郦先生分别上了各自的轿车。
  轿车出了狗圈。重新进入归化城的北门。走出了不到一百步。大掌柜又叫车夫把车停住。随行的善元以为大掌柜想起什么事情,忙问:“什么事,大掌柜?”
  “没事,”大掌柜边说边下车,“怎么不给我放踏脚凳?”
  “大掌柜下车做甚?”
  “我要和郦先生同车而行。”
  善元拗不过,只好赶快把踏脚凳为大掌柜支好。
  大掌柜登上了郦先生的轿车,两人同乘一辆轿车。大掌柜自己的轿车空着跟在后面走。
  行至昭君墓,郦先生死命地拉住轿车的缰绳,说什么也不让大掌柜再往前送了。
  “你松松手。就让我再送你一程。”
  “你多聪明的人难道不知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就到此吧——你下车吧。”
  “你不下车我就不走了。你看看,”郦先生望着天空,“时候不早了,让我上路吧。”
  “我……真的想跟你一起回去。”
  “好好保重!我在家乡等你回去。到那时你我两袖清风坐在大树下下围棋。”
  “好吧,我下车。”
  善元急忙上前,把踏脚凳放好。搀扶大掌柜下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