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悲悯大地——一个藏人的成佛史

作者:范 稳




  “老祖母啊,求求你别哭啦。满世界都要被你的眼泪淹没啦。”
  朗姆老祖母其实也在自己的眼泪中挣扎,“巴桑,难道你不知道吗,女人的身子是由水做成的啊。不是泪水,就是苦水。”
  巴桑这才明白,朗姆老祖母一生的苦水并不因为年龄的衰老而干涸,它被生命浓缩了,不到命运的关键时刻,不会轻易倾泻出来。开初巴桑头人还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老祖母淹死在泪水里,他跑到高处,泪水立刻就淹没过来,他站到巨石上,可是眼泪的波浪冲得巨石遍地乱滚。最后他的头颅在泪水的汪洋里闪现了几下,就再不见踪影。娜珍姐妹抱着各自的孩子瘫坐于地,泪水淹到了孩子的脖子了,她们也浑然不知。孩子的鬈发最后在波浪中飘呀飘,流浪部落未来的头人便随着流浪的终止而终结了暂短的生命。
  在这眼泪滔天的世界里,谁能止住眼眶里的眼泪,谁便能捡回一条生命。
  
  ①流向东方的是当却藏布,即马泉河(下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传说饮此水的人们如良驹一般强壮;流向南方的是马甲藏布,即孔雀河(下游为恒河),传说饮此水的人们如孔雀一般可爱;流向西方的是朗钦藏布,即象泉河(下游为苏特累季河),传说饮此水的人们壮如大象;流向北方的是森格藏布,即狮泉河(下游为印度河),传说饮此水的人们勇似雄狮。
  
  30.修心
  夏季里山上的万物生长得迅猛而恣意,仿佛山也丰满壮实了许多、长高了许多。对那些隐匿在山洞中闭关修行的人来说,满世界的绿色不仅装饰了大地,也染绿了他们的皮肤和内心。他们已经和大地上的万物融为一体,沉寂,安详,宁静,除了心在跳动,你几乎感受不到在这纷乱的世界上,还有一个修行者生活在我们中间。
  虬枝蔓绕的青藤封闭了洛桑丹增喇嘛闭关的山洞,从洞口那些野生植物的长势来看,喇嘛至少有三个月没有出过洞了。在进洞闭关之前,上师仁钦说他要外出游方,让弟子自己在黑暗中观修大悲观世音菩萨。仁钦上师说,在黑暗中练习禅坐是净化你的凡夫心的第一步,凡夫心去掉以后,你就可以看见观世音菩萨的真身,那时候就可以出来了。如果没有吃的,大地会供养你的。
  上师只给喇嘛留下了一小口袋青稞和一些酥油,那大约只是喇嘛一个月省吃俭用的食粮。当初洛桑丹增想,一个来月的时间,凭着上师教授的那些观修方法,他怎么也该清静自己,看见大悲观世音菩萨了。
  那是一场在黑暗与孤寂中和内心的较量,是一场挣脱世俗束缚、寻求心地自由开阔的开悟。内心的菩萨可以观想,但是看见菩萨的真身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修行者苦修一辈子,也无缘看见菩萨的真身。尽管经书上讲,菩萨的数量犹如人的毛孔,佛总是和菩萨一起出现。可按仁钦上师的说法,菩萨的真身总会在你见空性,发悲心之际,他才会显现。就像远走他乡的儿子终于回家见到自己慈祥的父亲,佛的真身可以拯救一颗流浪漂泊的心。
  修行其实就是修心。而心是什么呢?洛桑丹增喇嘛记得在故乡时贡巴活佛说过,凡夫俗子的心就是树梢上跳来跳去的猴子,哪棵树有香甜的果子,它就跳到那里去。人为什么有无穷无尽的欲望?因为这个世界的果子太多了。你在茫茫人海里扑来扑去,扑到一个果子了,眼睛还望着下一个,心里又想着更大的一个。但是人终将会发现,即便穷尽一生的努力,世界上的果子还是扑不完,而要死的时候,你一枚果子也带不走。因此人的心会感到累,感到苦,感到绝望和悲伤。
  仁钦上师临走前曾对洛桑丹增喇嘛说:“心创造了一切,痛苦和欢乐,骄傲和卑琐,欲望和贪婪,希望和恐惧。我要你把这一切都在心里吹掉,就像风把天上混乱的云吹干净一样,只留下一片湛蓝无垠的天空。心如果像天空一般透明、广阔、纤尘不染,悲心才会生起,你才可以见到心中的佛菩萨。”
  可是三个多月过去了,洛桑丹增喇嘛内心中依然云飞涛走,潮起潮落。他看不到云后面的天空,看不到心的本质,更看不到大悲观世音菩萨的真身。阿妈央金在乞讨的路上会发出深深的叹息,为儿子修行的失败焦虑;弟弟玉丹穿行在远方的森林里,美丽的豹身也时而遮蔽了喇嘛黑暗中宁静的目光;还有达娃卓玛总是羞涩的眼睛,舍身扑向老熊时的呐喊,以及叶桑达娃天真无邪的笑脸,都让喇嘛在修心时升起无数挥之不去的妄念。
  而妄念之心,就是一颗没有彻底解脱烦恼的心。妄念就像世俗生活里的一股股污浊之气,在呼吸吐纳间玷污着人的心灵。洛桑丹增喇嘛甚至能看见这浊气的颜色,它是黑色的,比山洞里的黑暗更黑。但是即便你能分辨它,你却很难逃避掉。因为你就活在这个并不全然洁净的世界上,你总得呼吸。所以修心的训练,不过是一个不断同外界抗争的过程,你通过佛法的各种教诲,拒绝一切诱惑,把心训练得跟空气一般轻灵透明,甚至连轻灵和透明都不存在。
  粮食早就吃光了,现在已经连一个瞎眼的老阿妈的供养也不要指望啦。山洞里的喇嘛饿得实在受不了时,就随手扯下垂挂在洞口的青藤为食,那些不知名的青藤刚吃进嘴里时,苦得喇嘛翻肠倒肚地呕吐。但是到了后来,肠胃慢慢地适应了这本不是人吃的食物,青藤便成了喇嘛唯一的主食,甚至还越吃越香呢。
  悬挂在洞口的青藤总是生长得很快,正如仁钦上师说的,大地的供养是最丰盛的。洛桑丹增喇嘛不知道已经把自己吃成了一根浑身发绿的青藤,他的脸是绿色的,皮肤也是绿色,长长的头发胡须也是绿色的,连眼睛里射出来的光也是绿色的了。一些蜘蛛爬到他的头上结网,洞里的各种寄生小虫在他的身上做窝。喇嘛总是很小心地不伤害到它们。因为上师曾经告诉过他,众生都在轮回的苦海中挣扎,如果一虫不救,何以救众生?
  喇嘛瘦得来比一根青藤粗壮不了多少。当他站在茂盛的青藤中时,就是再有经验、眼神再好的猎人,也看不出这是一个修苦行的人呢。
  如果不是仁钦上师回来,洛桑丹增喇嘛真的就成为一根枯死在山洞里的青藤了。上师拨开层层虬枝,推倒砌在洞口的石墙,光线就像一注破堤的洪水一般将洞中的喇嘛击倒,使他半天爬不起来。上师看见地上蜷缩的弟子,仿佛像一堆绿色的乱草。他一点也不惊讶,只是用失望的口吻说:
  “嘿嘿,看来你的佛缘真是太浅。出来吧,光吃青藤也参悟不到佛的悲悯。”
  洛桑丹增喇嘛羞愧地爬出洞外,他已经虚弱得几乎不能走路了。洞外的光线压迫得他抬不起头来,可是更让喇嘛惭愧的是他辜负了上师的期望。他真想就此滚下山去,让这不能见真佛的躯体就此了结。
  仁钦上师给喇嘛带来了一砣糌粑和一块风干牛肉,喇嘛的眼里放着绿光,两口就将糌粑和牛肉吞下去了。他几乎忘了咀嚼,好像胃里长了一只手,把那久违了的食物一把攫了进去。可是,喇嘛的胃马上又开始翻江倒海起来,糌粑和牛肉已不属于吃惯了青藤的胃,它拒绝接受它们。
  仁钦上师在一边看得哈哈大笑,喇嘛吐得眼泪鼻涕一起往下淌,身子不停地抽搐,仿佛大地也在跟着他一起抖动。待他平静下来,上师说:
  “法子,你吐出内心的妄念了吗?”
  “是的,尊敬的上师。”洛桑丹增喇嘛如实地回答道:“我心底里还是在渴望牛肉和糌粑,这世俗的浊物让我贪婪。这就是我的妄念。”
  “错了!”上师大喝一声:“你以为饥饿就是真正的苦行,就可以让你参悟到佛性吗?饥饿让你内心里只有饿,而绝不会有佛。没有佛性,何见佛身?不见佛身,何来悲心?”
  “请问上师,我该如何参悟到佛性呢?”
  “见过江河里的一根顺水而下的木头吗?”
  “见过,上师。”
  “它是怎么漂流的呢?”
  “水往哪里流,它就往哪里漂呀,上师。”
  “这就是你在内心里要找的佛性了。如果河里的木头逆水而上,就像你的心还在执着于某人某事。执着是修心的敌人。参禅的要领便是要学会放弃,什么都不要执着。放松,恬静,安详,让听去听,让看去看。听到的和看到的,一点也不要污染自己洁净的心。心不是大地,可以承受人间的一切;心应该是天空,纯净,空阔,透明,高远。天上有一朵彩云要飘走,跟你的内心有什么关系呢?让它飘走好了;人间有一场恩怨在上演,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在轮回的苦海里,不也就像小孩子们的一场游戏吗?”仁钦上师忽然问:“一个辛苦操劳的人回到家的感觉是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