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园青坊老宅

作者:杨黎光



后来杜媛媛下放农村,再后来,杜媛媛工作了,成虎上了大学。
  其实,杜媛媛一直是成虎青春期的心仪对象,她催生了他的性觉醒,这一直是他心中的秘密。成虎大学毕业回来后,觉得杜媛媛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吸引自己了,慢慢地还觉得她有点俗气。但今天和杜媛媛这样近地坐在一起,那种已经远离了的少年记忆就从心底浮了上来。
  “改造园青坊的事,你清楚吗?”杜媛媛问道。
  在报社工作的成虎,当然听说了老宅要拆的消息,他还找过跑城建线的记者汪平,详细打听了老城改造方案。
  成虎告诉杜媛媛: “是有这事,是市里老城区改造方案之一,不过也还在规划论证阶段,八字刚见一撇。”
  杜媛媛说:“你在市报当记者,把耳朵竖高一点,这可是大事,如果决定要拆老宅,我们就有新房子住了。哎哟,我都盼了十几年了,这个破房子再住下去,骨头都要霉了。有什么消息尽早告诉我,特别是拆迁政策。”
  “好的,有什么消息,我一定及时告诉你。”
  这时,杜媛媛的丈夫小郑洗完碗跑到三进来了,正用那上海普通话叫着: “媛媛,开会了。” 开会,就是打麻将。晚上杜媛媛和小郑俩约好了,要到一位上海老乡家去打麻将。没有事情的时候,两人经常晚上出去打麻将,特别是小郑的麻将瘾头很大。
  杜媛媛听见小郑叫她,笑笑,伸手帮成虎顺了顺衣领。这个小动作,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都是迷死男人的小动作。其实她是想像过去那样,摸摸成虎的脸,后来可能是觉得不合适,就变成顺了顺成虎的衣领。
  送走杜媛媛,成虎用杜媛媛送来的开水泡了一杯茶,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资料来,这是一篇关于“狐精”的文章。
  这段时间老宅总出事,先是齐社鼎遇“鬼”,后是曹老三切手,前几天还听说晚上会有一股奇怪的“狐臊”,都和“狐仙”有关。他先是不信,后来就想,怎么都扯上了狐狸呢?
  今天在图书馆找资料时,偶然看到一篇《关于“狐精”的由来》的文章,就复印了一份带回来琢磨琢磨。
  这篇文章说,由于狐性格活泼,敏捷聪明,动作灵活,人们把狐看做较有灵性的动物。
  狐被看做寿命长、神通大、富于变幻的动物。狐,既能成神,当然也能变成人,只不过变人只是未成神前的临时状态。在《太平广记》中,收集了唐以前的“狐精”故事十二条,其中的狐多是以作祟害人的恶兽出现。
  唐以后的志怪小说中,狐狸精仍保持着人性化的特征, 《容斋随笔》《聊斋志异》里,都活跃着性格各异、人情味十足的“狐仙”。
  成虎掩卷思考:原来,在中国关于“狐仙”或者叫“狐精”的传说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老宅里出现的这些怪现象,人们都扯上了“狐仙”,这是文化的原因,还是心理的作用?或者真的如史料所记载, “无狐魅,不成村”,老宅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了,难道还真的有成精的狐狸?
  仿佛要印证成虎这个想法似的,那股浓浓的臊味就在这时又出现了,先是似有似无,从空气中飘来,然后顽强地往你鼻子里钻,清楚明白地告诉你它的存在。
  成虎站了起来,耸耸鼻子,确实闻到了这股异味,就是一种狐臊的味道,沉沉的,让人感到头昏脑涨。
  老宅里真的有“善蛊魅,使入迷惑失智”的狐仙?
  成虎当然不信,但这种味道却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
  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齐府,难道真的有成精的狐狸?
  不信鬼的成虎,此时头皮也有点发麻。
  
  第八章
  
  把一块银元看成两块的对眼钱启富,自从家中的古玩店被公私合营以后,一直都缺钱。
  这两口子断断没有想到,钱启富人已老,却还能铁树开花。被人瞧不起的程小开,竟然给他找来了一个大财神,让他抱了一个大钱罐子。
  那天去迎江宾馆吃饭,钱启富穿了一件大半新的中山装,他也就这件中山装还能穿出去会客,五粒扣子扣得整整齐齐的,还把风纪扣也扣上了,后来实在憋得慌,才又解开了。好几年了,钱启富就没有置过新衣,今天要到迎江宾馆这么高级的地方去吃饭,在柜子里翻了半天,总算找到这件衣服还能穿出去见客。
  钱启富和程基泰两人在街口等车,程基泰却不合时宜地穿着那件短袖的花衬衫。果然来了一辆小轿车,钱启富除了坐过黄包车,就只坐过公交车,他学着程基泰的样子钻进了小轿车。
  到了迎江宾馆,他紧紧跟在程基泰的身后,像是怕走丢了。在宾馆餐厅的包厢里铺着厚厚的地毯,钱启富感到地上比自己家里的床上还要干净,不由自主地将脚上那双旧皮鞋,在裤子上蹭了蹭。房间里一张足可以坐十个人的大圆餐桌旁,只摆了三张椅子,桌子上铺着自得耀眼的台布。黄先生请他们坐下后,马上就有穿制服的女服务员送上热毛巾,擦完脸后,就开始上凉菜了。凉菜摆成一朵花似的,使人不忍下筷子。
  黄先生不停地给钱启富和程基泰布菜。他专门跟服务员要了一双筷子,把自己用的和给大家布菜的筷子分开,一看就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
  席间,黄先生没有跟钱启富谈古玩,而是有一句没一句地问着宜市的历史和徽商的历史。他对徽商落叶归根的文化和意识,兴趣很大,赞不绝口。
  黄先生说:“我是广东潮汕人,我们家乡也像徽州一样,地少人多,在家乡吃不饱肚子就跑出去。跑出去干什么?也就是学做生意。现在香港的首富,也是世界华人的首富李嘉诚就是潮汕人。”
  程基泰和钱启富都没有去过广东,不知道什么叫潮汕人,也不知道李嘉诚是个什么人,但都知道香港人会做生意。程基泰说: “是呀,我们见到的香港人都是老板。”
  钱启富说: “听说广东人都有海外关系,有海外关系就有钱啊。”然后指着程基泰说,“老程家也有海外关系。”
  黄先生笑笑,喝了一口酒说:“广东人有海外关系的是比内地的多,但有海外关系不等于有钱。你们知道吗,最早广东人到海外去叫什么?叫卖猪仔,就是到国外去打工,当苦力。”
  程基泰浅浅地抿了一口酒,不插话,显得很有修养的样子。
  钱启富没有什么酒量,多喝了两口,话就不由自主地多了: “那怎么我们见到的广东人都有钱,比如黄先生您。”
  黄先生哈哈大笑起来,用桌上的餐巾擦了擦眼睛和嘴巴,说:“不是这样的,我也不是很有钱,但有一点。广东人和徽商一样能吃苦,广东人会赚钱,用一句现在的话说,叫有经济头脑。我十五岁的时候,家里人就把我送到泰国去学做生意,家里有一位亲戚在泰国开了一间古玩店。当学徒三年没有工钱,但每年年终老板会给一点‘利是’,你们内地人把它叫做‘红包’,也对,‘利是’就是用红纸包着的钱。老板每年给的钱并不多,但不会交到你的手上,为什么?怕你赌啊、嫖啊、吸毒啊,花光了连家都回不了。华人喜欢赌,多少人输光了死在异乡。老板会将你的‘利是’放到另外一家店铺里入股,等到你出师了,就有了一点小积蓄,你可以把它拿出来,做小生意的本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