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无土时代

作者:赵本夫



走来总低着头,没有任何口舌是非。但有一次村长方全林去她家时,扣子脸红了。就那么一次,方全林知道她的内心不是一潭死水。多少女人公开挑逗,方全林没有动心,扣子却不能让他忘怀。他已经多次在想象中和扣子上床,也在臆想中和其他女人上过床。方全林知道他必须离开草儿洼了,这阵子欲火太盛,哪怕离开一阵子也好。不然他会做出对不起大伙的事。方全林不想对不起大伙。男人们把家把女人孩子交给他是信任他,他不能做下三烂。他得像过去一样做个好村长。
  但真正促使方全林离开草儿洼,还是因为天易的事。
  这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个承诺。
  方全林是个讲信用的人。
  天易失踪很多年了,天易是大瓦屋家的人。天易的爹柴知秋活着的时候就一直在找,却始终没有结果。大瓦屋家族的人并没有太当回事,说天易从小就痴痴迷迷的,老爱走神,走失是早晚的事,当初就不该送他去县城上学。大瓦屋家族人丁兴旺。到天易这辈有堂兄弟二十多个,走失一个像羊群里走失一只羊,不算什么。尽管天易是长门重孙,可是他在实际上并没有显得那么重要。因为他从小就游离于他们之外,甚至从不和他们玩耍。后来他去县城上学,就更远离了他们。其中有些堂兄弟还是在天易失踪之后出生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过天易,只是稍大才听说过有关天易的事,知道曾有过这么一个大哥。天易根本就不在他们的生活之中。
  但大瓦屋家的上辈人却不这么看。天易的曾祖母也就是大瓦屋家族的老祖宗柴姑,生前最爱的就是这个重孙,一天看不到就会念叨,他时常倚住门框悠悠打量她的目光让她惊悚,她相信这个重孙在血脉里有她的真传。天易的爷爷柴老大不喜欢柴知秋这个长子,因为他没有大志没有血性。可他喜欢天易这个长孙,因为长孙喜欢读书,还因为他的寡言和专注,他认定天易终有一天会为大瓦屋家族争得荣耀争得尊严。柴知秋当然更疼爱天易,只是因为天易是他儿子。他对儿子并没有多少期望,他知道天易从小体弱多病,性情孤僻,动不动就犯傻,小脑袋里全是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就格外怜惜和呵护。他不想让儿子有多大出息,只想儿子能在自己身边平安一生。柴知秋一生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听了妻子的话送天易去县城上学,让他远离了自己的视野。当初为啥送他去县城上学呢?上不上学有啥当紧?
  天易是从北京失踪的。
  那时正闹“文化大革命”,天下大乱,天易去北京大串联,然后就不见了。
  天易一下子就不见了。
  柴知秋夫妇俩一直在寻找,发了疯一样。
  柴知秋寻找了十年。
  柴知秋寻找了二十年。
  柴知秋寻找了三十年。
  他几乎找遍了当年和天易一块进京的学生,也找过带队的一位领导,没有任何结果。柴知秋甚至还去过木城寻找。因为他曾听说,天易可能是被一个教俄语的女老师领走的。那个女老师的家就在木城。但那次柴知秋到了木城,只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站了三天三夜,这么大个城市把他吓坏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寻找。
  柴知秋老了。心力交瘁,他再也找不动了。
  柴知秋临死前,把方全林叫到床前,说大侄子,我寻思天易没死,他是被一个年轻女子领走的。你知道他从小就犯迷糊,他肯定走远了,不记得家了,不然咋也得捎个信来。我把天易交给你了,咱们两家是世交,我只能托付你,天易的堂兄弟们靠不住,他们好像都不太当回事。我记得天易和你同岁。你比天易大三个月,对不?方全林点点头,说柴叔你放心吧,我抽出空来一定去找天易兄弟!
  但方全林一直抽不出空来,他只是嘱咐天柱、天云,说你们都是天易的堂弟,常年在外头打工,打听着有没有天易的踪迹。天柱天云答应着走了,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
  柴知秋死了,柴知秋的妻子还活着,当年那么一个精明强干的女人成了痴呆。但她见天就往方全林家里去,坐在门外一言不发。她什么话都不说,但方全林知道她在催他上路。
  方全林决定去木城了。
  木城有他的一个部落。
  他想去看看他们。
  草儿洼是个大寨子,大约有四千人口,常年外出打工的不下一千人。刚开始外出时,大家比较盲目,就是到处乱闯,碰到什么活就干什么活。人也是星散各地。至多也就三五一伙做个伴。但后来发现这样不行,不仅工作没有保证,而且太孤单,容易受人欺负,就渐渐有了联络,渐渐往一处归拢。现在光木城一处就归拢了三百多人。三百多草儿洼的人汇聚在一个城市,很有些规模了。
  方全林为他们骄傲,又有些底气不足,因为现在很难说他们仍是他的村民了。
  但不管怎么样。方全林还是决定去一趟木城,他想看看他们到底生活得怎么样,城市到底有什么好。值得他们抛弃故土。当然,他也想借机找一下天易,尽管他知道很难有什么结果,这么大一个中国,找一个人谈何容易。但找到找不到是一回事,找不找是另一回事,这是做人的道理,自己答应过柴知秋的。
  方全林动身前没有给天柱打电话,他想悄悄去木城,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这说不清是一种什么心理,也许是想更真实地看看他们的生存状况。也许是不想给他们大驾光临的感觉。他不想摆谱,他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像以前在村里一样尊重他。毕竟他们现在是半拉子城里人了。
  方全林几经转车,第五天傍晚到了木城。他知道天柱他们住在城东一个叫苏子村的地方,他没有急着去。就在火车站附近一个小招待所住下了。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把他从火车站领来的,说是一个什么单位的招待所,吃住都干净,也便宜,住一晚才十块钱。女人说这些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好像一闭嘴客人就跑了。
  方全林跟着她到地方一看,远不是女人说的那样,原来是个地下室,走道两旁有十几间房子,一股浊气扑鼻。方全林说这是什么地方啊,女人说这里原来是人防工程,结实呢,大门一关,什么人都进不来,安全。方全林有些不快,本想退出另找地方,想想又算了。出门在外,将就一夜吧。女人把他推进一间门洞,里头刚够放开一张小床,转个身都困难。地上扔一堆烟头,还有纸团什么的。床上被褥油渍渍的,凌乱地堆在上头。方全林皱皱眉,说这么脏,怎么睡啊?女人笑道,这位大哥看你像是乡下来的,还这么讲究啊,十块钱你还想住星级宾馆呀?方全林说乡下比你这地下室干净多了。女人说大哥麻烦你自己收拾一下吧。我还要去接一趟客人,说罢匆匆又走了。
  方全林伸头看看门外。走道尽头有一座茶炉,旁边坐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也不说话,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大概是那个女人的丈夫。方全林叹口气,动了恻隐之心,这夫妻俩挣点钱也不容易。看看门旁放一把扫帚,拿进来扫了扫地。方全林是个爱干净的人,平日在家就是喜欢扫地,屋里院子里容不得半点脏乱。一早一晚都会拿把扫帚把里外打扫干净。
  方全林扫干净自己住的客房,看着走道也是一地脏乱,犹豫了一下,索性一路扫过去。
  这天晚上,那女人又带几个客人,房间还是没有住满,也只能这样了。女人连跑几趟,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