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无土时代

作者:赵本夫



也许就会平静下来,就连村里的女人们也会死了心。不然,这双方的诱惑,迟早会弄出事情来。
  方全林躺在椅子上想了半夜,终于想清楚了,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吧。他已经对得起妻子,也对得起儿子了。他对自己说:该有个女人了,日子还得过下去。
  后半夜,他走出草儿洼,来到妻子坟前,为她烧了一炷香。然后在坟前坐了很久。四周一片黑暗,他感到一点凄凉,感到一点人生的无常。他对妻子说,我死后会和你合葬。可现在我得找个伴了,我太孤单了。
  第二天早饭后,方全林扛着他的工具箱,背着锯走出家门。他要去刘玉芬家为她修床。在家收拾工具的时候,苦笑了一下,心想这也是多此一举,她的床还用得着修吗?倒是应当修一修自己的床了。但他还是得去一趟,毕竟一些话都还没有挑明,就差一层窗户纸了。他得和刘玉芬好好谈一下,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然后好好合计一下今后的生活。
  草儿洼很安静。
  草儿洼一直都这么安静。安静得有点死气沉沉。村子里没有了年轻人,就没有了生气。老人们都很孤独,平时都是呆在家里。有时也坐在门前,几个老人挪动着凑到谁家门前,或者路口,就那么坐着,不说什么,也不抱怨,只是沉默着。偶尔向村口那条路张望一眼,那是一条通向远方的路。那条路上空荡荡的,连个人影也不见。老人们就瘪瘪嘴,转过脸来。互相对望一眼,很空茫的样子。
  但他们依然不说什么,也不抱怨。
  方全林每次看到都很难受,他希望他们发发脾气,大骂一通儿,起码也发出点什么声音。可他们不。
  他们很安静。
  一个村子都静悄悄的。
  方全林在经过一个路口时,又看到七八个老人,他们大都坐在一棵枯木上,像小学生坐排排凳。只有一个老太太拄着拐杖站在那里。脚下卧着一条黄狗。
  方全林微笑着冲他们点点头。老人们木然看着他,没有任何表示。
  方全林快步走了过去,有点心虚的感觉,仿佛老人们已经窥见了他心中的秘密。
  刘玉芬的床并没有什么大毛病,方全林到了后砸下几枚钉子就修好了。
  这次他没有匆忙走开,坐在堂屋,喝着刘玉芬给他泡好的梨花茶,一股清香在唇齿间含着,他等她出口。
  他知道刘玉芬该出口了。
  刘玉芬今天穿得很漂亮,一身蓝印花布做的衣服,清爽而随意,袖口有点肥大,不时露出藕节样白生生的胳膊。显然她有点慌乱。还有点害羞,毫无必要地忙这忙那。
  方全林笑笑,说玉芬你坐吧。
  刘玉芬坐下了,看了方全林一眼,脸红红地低下头去。
  方全林又笑笑,说玉芬有话就说吧。
  刘玉芬抬起头,定定地看着他,突然眼圈红了,忙用手捂住嘴,又一次低下头去。
  方全林有点心疼了,说玉芬啊,不好意思了吧?算了,还是我来说吧。你——想嫁给我对不对?
  没想到刘玉芬却慌乱地摇起头来。
  方全林本来靠着桌子坐的,身体有点后仰,这时吃惊地坐直了,说你……不是……那你是个啥意思?
  刘玉芬忸怩了一阵,终于说出一番话。她说得十分吃力十分弯曲十分脸红,但方全林还是听懂了。当确信听懂她的话之后,方全林的脸都白了。
  原来刘玉芬并没有打算嫁给他!她说她本想赌气嫁给他的,但是感觉他老了一点,并且深表歉意。可她愿意并且十分希望和他睡一觉或睡几觉,直到她怀孕为止,她特别想通过他怀一个孩子。她说她一直不相信自己不能生孩子,她一直认为是安中华有毛病,她为此受了十几年的冤枉,她太委屈了,弄得她在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现在,她要证明自己是个健全的女人。最后她对方全林说,全林哥你放心,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如果真的怀了孕,我不会告诉别人是你的孩子,我也不打算把孩子生下来,我只要大伙看到我的大肚子,知道我能怀孕就行了。然后我就去引产,然后我就外出打工,我才三十岁,我的日子还长呢。刘玉芬说着说着就解开了她的蓝印布褂子,里头居然什么也没穿,两个雪白的奶子若隐若现地探出头来。刘玉芬说全林哥,我这里很僻静,从来没有人串门,床也修好了,咱们现在就开始吧……
  方全林感到一阵窒息,头上冒出一层汗珠子。他古怪地盯着刘玉芬眨巴眨巴眼,一句话也说不出,起身扛起他的工具箱走了。走出门的时候,他两条腿直抖。
  三天后,刘玉芬离开草儿洼。外出打工去了。她对方全林很失望。她甚至没给他打一声招呼,更没说让他照看房子。
  刘玉芬在院门上上了一把大锁。
  
  第十篇 三百六十一块麦田
  
  木城的茶馆、酒吧有上千家之多,散布在大街小巷。在布置装饰上也是各有特色,中式西式古典现代都市田园亚洲欧洲非洲……各种情调,让人尽可以选择。于是在不同的茶馆酒吧,也就聚集着各种不同情调的人。当然更多的人是游走在各种情调的茶馆之间,经常换换口味。但总会有一些人比较固定在某一类茶馆酒吧,甚至固定在某一家茶馆酒吧。这就会形成一些固定的茶友酒友,大家本来并不熟悉,却总是如约而至,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其实对于茶馆酒吧来说,因装饰风格吸引人只是表面的,它只能让人好奇一下,光顾一下,很难长时间留住客人。留住客人的深层原因还在它的内容,就是喝茶饮酒之外,还有一些特色活动,比如琴、棋、书、画、牌、玩碟、小电影、赌博、收藏、服饰、癌症、男妓、艾滋病、同性恋等等,可谓五花八门。
  位于木城边缘有一个叫二郎山的地方,二郎山其实无山,只有一座很矮的土岗子,但有许多茶馆酒吧,就像北京的三里屯,是个热闹去处。原本这里也是什么人都来的,一些外地人到木城游玩,二郎山也是必去之处。但后来渐渐发生了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成了木城举报人固定的活动场所,他们神神秘秘的举动,让那些喝闲茶的人心生疑惑,猜想这里会发生什么事。他们是来放松消闲的。可不想沾上什么麻烦,就渐渐冷淡了这里。但二郎山并没有因此而萧条,更多的举报人来到这里喝茶聚会,二郎山反比以前更热闹了,被大家称为举报一条街。
  据说,暗中促成这件伟业的是专业举报人刘三。刘三一直是独行侠,专门举报大贪官,承受过极大的压力,被人暗中威吓、跟踪。甚至有人打电话,说耍弄死他。刘三不退缩,但老婆离婚了,说跟着他担惊受怕。刘三无牵无挂,索性放开了手脚,果然让他扯出几个大贪官,包括一个副市长。他也因此发了一笔财。奖金十分丰厚。刘三最潦倒的时候,以捡垃圾为生。但刘三天生具有明星气质,有了钱就去喝葡萄酒吃西餐,去木城大剧院听歌剧,去小剧场听昆曲。他需要钱,因为他需要维持生活,但并不把钱看得太重。他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活着,不管吃西餐喝葡萄酒,还是举报,都是享受生活。刘三从不存钱,他经常会拿出一些举报奖金资助困难的举友,此外还长期资助三名家境贫困的小学生。开始举报时,刘三都是隐名埋姓。后来他变了,变成实名举报。举报的领域也扩大了,除了贪官,还举报造假卖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