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双手合十

作者:赵德发




  接着,他神色凝重,讲到了当前佛教界的问题。他指出,一些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道风败坏,结党营私,追名逐利,奢侈享乐,乃至腐化堕落,这样下去,势必败坏佛教界的声誉,严重影响弘法利生大业。他说:“在这里,我仅举一个寺院的例子。大家知道,明洲通元寺曾是我国著名禅寺,前任住持法泽老和尚一生戒行精严,声名远播,是举世公认的一位高僧。可就在他圆寂之后,当家和尚一门心思向钱看,驱使僧人整天忙于经忏,以致于发生累死僧人的事故。他聚敛了大量钱财,都拿去做了什么?去包养女人,去购买豪华轿车,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也引起本寺僧人严重不满。就在三天前,有一位僧人一气之下把住持的宝马车给烧掉了。这位僧人现在已经投案自首,但那位住持大和尚却依然坐在我们中间!”
  说到这里,全场一片惊愕,认识明心的都去看他。明心脸色红紫,额头冒汗。
  明若会长瞅着他厉声质问:“我问你,你到底是不是一位僧人?你心中到底还有没有戒律?你身为一寺之主,不守戒律,贪财贪色,你把你身上的僧服玷污成了什么样子……”
  这时,明心站了起来,他抬起一只手向明若示意一下,说:“会长,你不要讲了,我不配为僧,舍戒还俗就是。”说罢,他离开座位,一边擦汗一边走出了会场。
  明若从会场出口收回目光,接着讲道:“像他这样的狮虫,光是逐出僧团还不够,省佛协要组织人会同地方宗教管理部门审查账目,如果发现问题严重,就请司法机关介入,让他们接受法律制裁!”
  全场掌声热烈,经久不息。
  明若接着讲,剔除个别狮虫还不行,下一步省佛协要把工作重点放到佛教自身建设和提高四众素质上来,不定期地派出道风督察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违犯戒律、败坏道风者,视不同情况,要给予收回戒牒、迁单离寺、摒出僧团、撤销僧籍等处分。总之,要让全省佛教界僧是僧,庙是庙,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以崭新的形象与风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会长的讲话掷地有声,代表们又是长时间鼓掌。
  散会后,慧昱正往自己房间里走,突然听见有个女声喊:“慧昱师,慧昱师。”站住一看,原来是叠翠山的比丘尼水月从后面走来。水月站在慧昱面前,笑吟吟道:“再过一段时间,咱们真的要做邻居了。”慧昱疑惑不解:“这话怎么讲?”水月说:“孟忏不是让她前夫在你那儿建了一个道场吗,她想让我带她和她的妹妹去住,我们师太也同意了。师太前几天刚给孟忏剃度了,她的法名叫水玉。”慧昱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欢迎你呵。那道场已经快建好了,我还斗胆给起了个名字,叫做清凉庵,可以吗?”水月说:“很好很好,出家人不就是图一份清凉么。阿弥陀佛,咱们后会有期!”她向慧昱合十告辞,飘然上楼。
  回到怡春,慧昱先去市医院看望了雨灵。老和尚正在挂着吊瓶,看样子有些好转,但身体还很虚弱。慧昱和他说了会上的情况,他有气无力地说:知道了。从医院出来,他又去市宗教局向卫局长做了汇报,卫局长说:好,省佛协换了届,咱省佛教事业肯定会有大发展!谈了一会儿会上的事情,卫万方说:“慧昱,你当了省佛协理事,下一步应该有大作为的。我想把你扶持起来,但目前时机还不成熟,希望你不要急躁。”慧昱一笑:“我急躁什么?我的茶园还没建好呢。”
  在清凉谷的合欢树被霜打掉了叶子的时候,清凉庵建成了。那是一座中型庵院,主要建筑是天王殿、大殿、法堂、寮房和斋堂。虽然规模较小,但处处做工精细。方建勋过来验收完毕,把一串钥匙交给慧昱,打电话告知了孟忏,然后就走了。
  第三天下午,慧昱和秦老诌折了两抱松树枝,去给茶树做越冬的风障,三位尼僧上山来了。慧昱看见她们,急忙走到路上迎接。寒暄几句,水玉和水清急着要看父亲,慧昱便带她们去了狮子洞。
  到了那里,姐妹俩跪倒叩头,连声叫爹,洞里却没有反应。水玉站起身来,趴在洞口上又喊,里面还是不见动静。慧昱说:“师父自从闭关,一直是这个样子。”水玉说:“慧昱,多谢你一年多来在这里照顾他。从今往后,送饭的事就是我们姐妹俩的了。”慧昱说:“好吧。不过你们记着,师父闭关后一直是吃煎饼。”说罢,他带她们三个去了清凉庵。
  第二天,姐妹俩从半山买了煎饼送给父亲。然而到了午后,慧昱发现那煎饼放在洞口没动。他有些吃惊,到洞口喊了几声也没得到回应,心想,明天再看看吧。
  第二天姐妹俩再送,煎饼还是完好不动。慧昱心里有些慌张,就给姐妹俩讲了师父入关时的话:“等到煎饼死,方得法身生。”
  姐妹俩听后,一齐扑到洞口喊爹,然而里面还是没人答应。水玉说:“快把墙拆了看看!”慧昱说:“拆开看看也好,如果师父安然无恙,就再把墙垒起。”几个人就动起手来。
  墙拆去一半时,水玉翻过墙头跳了进去。可是片刻之后,她大声喊道:“这里面没有人呵,你们快进来!”听到这话,慧昱和水月、水清也急忙进去。
  洞内真是没人。慧昱转了一圈,只发现了师父的睡铺和睡铺旁边坐烂了的蒲团。再抬头看看,睡铺上方的石壁上有什么东西在莹莹发亮。过去一瞧,原来是师父多年来一直珍藏着的舍利子。
  慧昱跪下,含泪叫道:“师父,师祖……”
  三位尼僧也一同顶礼。
  四人礼罢站起,水玉说:“我爹他去了哪里?洞口封着,他是怎么走的?”
  水月说:“会不会是得了道,像西藏一些高僧那样虹化啦?”
  水清说:“他为什么不见一见我们姐妹俩再走?”
  慧昱指着那舍利说:“我猜,那是师父留给你和你姐姐的,快收起来吧。”
  姐妹俩毕恭毕敬,走近了那颗舍利。
  
  第二十三章
  
  休宁失踪之后,秦老诌说,冷天到了,咱们到洞里住吧。慧昱点头同意,就把铺盖搬进了狮子洞,将外面的茅棚用作厨房。
  晚上躺在洞里,感受着无边的黑暗与宁静,秦老诌对慧昱说:“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师父得道了,也不带上你。”慧昱说:“你别忘了还有一句俗语:师父带进门,修行靠个人。我可不当那种鸡狗。”秦老诌说:“我猜,你师父不是得了道,是趁夜间偷偷跑了的。”慧昱说:“你怎么会这样想?”秦老诌说:“我早发现,你师父对自己曾经还俗一直感到羞耻,不愿别人提起他的闺女,更不愿跟他闺女住在一块。前天他两个闺女都来了,他就装做得道,悄悄地跑了。”慧昱道:“我也有这种猜想。他很可能趁夜间拆了墙出来,再悄悄把墙垒上,然后不辞而别。”秦老诌说:“这个老家伙,他会跑到哪里去呢?”慧昱叹口气道:“谁知道呢?他去一个新的地方,还能有谁给他送煎饼?我真想再去找他。”秦老诌说:“他这样离开,就是为了不让你和孟忏姐妹俩去找。算了吧,让他找个地方继续修行,早早得道。”慧昱沉默一会儿说:“老诌,你不要把咱们的猜想告诉水玉和水清。”秦老诌说:“放心,我不会说的。”
  白天,慧昱还是继续开辟茶园。秦老诌有时帮忙,有时回村里看看,有时在山上闲逛。这天,慧昱吃过早饭刚要出坡,水玉和水清姐妹俩过来,说受水月之托,来请慧昱去庵里给写几副对联。慧昱说:“什么对联?你们自己写还不行?”水玉说:“水月说她写不好毛笔字,我和水清更不用说了,慧昱师,求你啦。”慧昱只好拿了笔墨跟她们过去。
  沿一条窄窄的小路下去,走三百来米,就到了清凉庵的后门。进去后,看见寮房前面晒了一些衣服,其中有乳罩和内裤,正在风中飘来荡去,心便跳了起来。他急忙转过脸去,跟随姐妹俩去了前院。转过殿角,只听一个念经的女声清清脆脆,从东侧的念佛堂里传出。二人走进去,水月放下了手中的经书,笑着说:“书法家来了,有失远迎呵!”慧昱心跳还没平复,脸也红着,站在那里羞笑道:“我算什么书法家,别笑我了。哎,你又在读什么经?”水清告诉慧昱,水月不是读经,是在背经。她原来背下了《法华经》,背下了《华严经》,现在又开始背《圆觉经》。慧昱听了这话,惊得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道:“水月师,你真行!”水月淡淡一笑:“这有什么,不就是背书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