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烟花三月

作者:周浩晖




  姜山闭起眼睛品味片刻,突然眉头一皱,轻轻地“咦”了一声,似乎有些诧异,又带着点儿不解的意味。
  “这豆腐羹味道怎么样啊?”台下一个胖子迫不及待地询问,那焦急的神情便如同是他在参加比赛一般。
  姜山却不答话,他睁开眼睛看着凌永生,问道:“加了胡椒粉?”
  凌永生点点头。
  “嗯……”姜山沉吟片刻,又追问了一句:“只怕不是普通的胡椒粉吧?”
  “姜先生果然见识非凡。”凌永生拿起一个小小的调料瓶,冲着案板轻轻弹了弹,只见一层细细的粉末飘然落下,色泽金黄。“这是用产自云南的胡椒制成,气味辛而不辣,且经过精细研磨,颗粒微小,直径只有一般胡椒粉的四分之一左右。”
  “这就对了。刚才那勺豆腐羹一入口中,我就尝到了一股特殊的辛香,料想应该是加了胡椒粉的缘故,但用舌尖细细搜索,却感觉不到胡椒粉的颗粒。凌师傅用心巧妙啊。”姜山略停了停,接着道,“这汤中的豆腐丝细嫩爽滑是不必说了,难得的是明明为豆腐丝,却能尝出火腿、鸡丝、海参等多种鲜味来,这便是胡椒粉发挥的功效了。凌师傅,我说得没错吧?”
  对烹饪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豆腐是很难吸收其他辅味的,越是细嫩的豆腐,越是如此。因此,姜山的话立刻便提起了众人的兴趣,大家都把目光投到了凌永生身上。
  凌永生倒也不卖什么关子,痛痛快快地说:“不错,胡椒粉本身易于吸味,它吸收了汤羹中辅料的鲜味后,因为颗粒非常细小,又能附着于层层密布的豆腐丝上,这豆腐丝也就能尝出多种鲜味。”
  众人恍然大悟,禁不住交口称赞起凌永生精巧的构思来。姜山也微笑着说:“我得承认,这确实是我尝到过的味道最好的一道‘豆腐羹’。”
  凌永生听到这句话,心中巨石落地,他憨憨地一笑:“姜先生过奖了。”
  “这么说,今天的获胜者,就是‘一笑天’酒楼的凌大厨啰?”那个性急的胖子又叫道。孙友峰和彭辉两人则多少有些尴尬。
  姜山却摆了摆手:“不忙,我的话还没有说完。”
  凌永生心中咯噔一下,台下众人也有些疑惑。按照姜山自己的说法,这豆腐羹从刀功到色、形、味都无可挑剔,难道还会有什么缺陷不成?
  姜山在台上来回踱了两步,道:“去年十月,扬州市曾主办‘金秋菊花会’,我当时特地从北京赶来,有幸观赏了这次盛会,至今印象极深啊。”
  众人都是一愣,去年的“金秋菊花会”规模盛大,举办得很是成功,只是不知道姜山为何会在此时提起这个话题,难道这和做菜有什么关系?
  姜山并不急着解释,自顾侃侃而谈:
  “那次盛会,参展的菊花号称万盆,摆满瘦西湖沿岸的亭台楼榭。这菊花向来以淡雅闻名,当时身处万花丛中,细枝轻绕,阵阵幽香若有若无,只觉得人淡如水,无欲无求,无论从精神还是感官,都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完全沉醉其中,但可惜的是,当我走进一间傍水而建的展厅时,这种美好的感觉却被突然打断了。
  “那展厅中花色绚丽,香气浓馥,令人心境大乱,我定神一看,发现这厅中除了菊花外,还摆放着很多别种花卉,有兰花、桂花、芙蓉、月季等等。这些花儿姹紫嫣红、芬芳扑鼻,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完全盖住了菊花的那份淡雅。
  “我感到非常诧异,于是询问厅中的花匠,为何会把这些风格完全不同的花卉混于菊花之中。花匠解释说,这些花儿原本是应该摆放在展厅之外的过道中,作为菊花展中的点缀,因为今天这个展厅中搬花的伙计生病没来,所以暂时混放在展厅内。听了他的这番话,我恍然大悟,并且注意到其实每个展厅之外,都点缀着不少各式各样的别种花卉,只是除了这个展厅,这些花卉摆放的地点和数量都恰到好处,非但没有掩盖展厅中菊花的淡雅,而且还很好地起到了调节和烘托的作用。由此,我颇有心得:这诸事诸物,都有搭配之法、主辅之分。不知道凌师傅对我的观点是否认同?”
  坐在一旁的徐叔心如明镜,已是听出了姜山的言外之意,他轻轻咳嗽一声。
  姜山微微一笑:“凌师傅的技艺已经炉火纯青,不过淮扬菜乃是文化菜,要学做淮扬菜,先得了解淮扬菜的文化,菜和文化密不可分啊。”
  凌永生摇着头,一时间百感交集。他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厨艺一向极为自负,现在却突然发现这烹饪领域的外延竟如此广阔,自己所学只是沧海一粟,心中惶恐忧伤之余,却又隐隐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镜月轩”的老板陈春生此时同样是心情复杂,姜山作为自己请来的客人,学识广博,语惊四座,自然令他又惊又喜;但自己筹备多时的淮扬“名楼会”被一个外人抢去了所有风头,心中却也难免有些不爽;更重要的是,这次大会“镜月轩”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力夺“淮扬第一名楼”的称号,可不能让姜山搅了好局啊。想到这里,他故作姿态地挺了挺腰板,然后喝口茶润润嗓子,道:“姜先生既是评委,总得给出个高下评判。依你看,这次的‘名楼会’,哪一家可以胜出呢?”
  “每一道菜都有明显缺陷,都是失败之作,无人可以胜出。”
  姜山此语一出,不仅三大名楼的总厨和老板甚是尴尬,就连台下的那一干看客也都觉得脸上无光。这次名楼会可以说是代表扬州厨界最高水平的一次盛会,被人如此否定,众人心中均有不甘,可姜山说的话却又条条在理,很难辩驳。一时间,场内气氛非常沉闷。
  就在此时,却听得马云呵呵一笑,道:“姜先生的诸多高论,确实精彩。不过我马云研究烹饪理论已有数十年,深知这世间万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啊。”
  马云在扬州厨界极有威望,这番话又说得不卑不亢、合情合理,立刻引起一片赞同之声。
  姜山倒是一点儿也不生气,待场面略有平定之后,他不慌不忙地从外衣口袋里拿出一沓卡片,扬手晃了晃,道:“大家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已准备好六份请柬,想要邀请扬州三大名楼的老板和总厨,于明晚八点到瘦西湖上的廿四桥一聚,届时由我做东,请诸位评点我打理的淮扬菜肴。”
  姜山的这个举动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众人面面相觑,鸦雀无声。原以为姜山的出现只是“名楼会”举办时意外出现的一个小插曲,可现在再明显不过了,这个姜山竟是有备而来!
  
  第三回日暮征帆何处泊
  
  农历三月十五。瘦西湖,廿四桥边。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扬州西湖,以其清秀俏丽风姿异于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她湖道修长,一泓曲水如飘如拂,时放时收。曾有人说,若把杭州西湖比作是雍容华贵的杨贵妃,扬州瘦西湖则可比为掌上舞的赵飞燕,其清瘦秀气,可见一斑。
  瘦西湖景中有景,园中有园。阳春的沿堤垂柳,盈盈细枝如同江南女子的长发一般,或轻轻浮于水面,或悠悠飘于风中,婀娜多姿,风情万种。这样的美景,再加上玉兔当空,月色朦胧,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未饮先醉?所以,要设宴请客,只怕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了。
  姜山今晚就要在瘦西湖设宴。有谁不希望能够亲临现场,一睹这位挫败扬州三大名厨的神秘来客的风采?但姜山只发出了六张请柬,有消息灵通的人士打探清楚,这位来自北京的年轻富翁已包下了今晚的瘦西湖公园,任何人只能凭请柬入场。众人失望之余,却又不得不服,谁叫那六人身份特殊呢?
  此时,徐叔等人已经在桥边等了近半个小时,却仍然不见宴会主人姜山的踪影。
  “这姜山怎么还不来?”陈春生晃着脑袋,显然已很不耐烦。
  徐叔望着陈春生道:“陈总,你和这个人是怎么认识的?交情如何?”
  “其实没有什么深交,就是生意场上朋友给介绍的。这次他正好来扬州,我就邀他作客,想顺便洽谈一下在北京合资开店的事。”
  “哦?”徐叔眉头微微一皱,“这么说,他不是你请来的?”
  “嗯,具体为什么而来,我倒是不太清楚。”
  “呵呵。”这时,一旁的马云捋了捋胡须,手指远处蜿蜒曲折的湖面,语带双关地道,“诸位请看那边,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