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汪精卫和他的情人们
作者:王建平
《上海时报》12月2日报道:
这是近年来的一次辉煌盛举,也是中国人的一个显赫的结婚典礼。
昨天下午举行婚礼时,大华饭店的舞厅里足足有1300人。当蒋中正总司令同男傧相一起出场时,桌边的椅子上坐满了人,还有许多人站着,鼓掌欢迎这位军事领袖。
步入装饰华丽的舞厅时,人们立刻被很有气派的满堂花卉迷住了,这是由刘易斯育婴堂布置的。讲台上———如果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挂着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先生栩栩如生的大幅肖像;肖像的一边是国民党党旗,另一边是孙中山先生的旗子。
……在大华举行的中国式结婚仪式,是由北京大学前任校长,南京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主持的。
又一次鸦雀无声,后面的人再次登上椅子,伸长了脖子。伴随着“新娘来了”的古老名舞曲,宋小姐挽着她的哥哥、前财政部长宋子文先生的臂膀进来了。此时,摄影机快速地转动着。
宋小姐捧着一大束白色和粉红色的玫瑰花。在结婚仪式举行之前,她和新郎择好姿势拍了照……然后向孙中山的肖像三鞠躬……
与基督教的习惯相反,新郎、牧师,或其他人,都没有拥抱或亲吻新娘……
《字林西报》则是这样描写的:
新娘穿一件漂亮的银色旗袍,白色的乔其纱用一小枝橙黄色的花别着,轻轻地斜披在身上,看上去非常迷人。她那美丽的桃花透孔面纱上,还戴着一个由橙黄色花蕾编成的小花冠,饰以银线的白色软缎拖裙,从她的肩上垂下来,再配上那件长而飘垂的轻纱。她穿着银白色的鞋和长袜,捧着一束用白色和银色缎带系着的淡红色麝香石竹花和棕榈叶子。
有四位女傧相伴随着她。她们是:郭小姐、王小姐、孔(罗莎蒙德)小姐和倪小姐。前两人穿的是桃红色软缎衣,上面镶着钻石和桃红色珠子。软缎袖子长仅齐肘,在肘部用浓淡相宜的桃红色乔其纱做成宽大的袖口。另外两位年纪较小的女傧相,穿着同样的衣服,但是领上装饰着带褶的乔其纱,袖口也带褶。女傧相后面,跟着撒花的小女孩是周小姐和陈小姐。她们穿着撑开来的桃红色塔夫绸衣裙,手持装满花瓣的小花篮。最后是两位小侍从,孔珍妮小姐和孔路易少爷,他们身穿黑色丝绒衣和缎子背心……
陈璧君看着报纸,早已想象出当时的排场和奢华,但硬是咬住牙根不肯恭维一句,还瞪着眼睛从报缝里头找毛病:“这报上光介绍场面、新娘子、女傧相、撒花女孩,就连小侍从都写了两笔,怎没见写新郎倌的呢?”
宋美龄依然是那样心满意足地微笑着,凑过来,一边替陈璧君翻着报纸,一边说:“有。有他。这不,还是他亲自写的呢!”
陈璧君低头一看,报上的大字标题一下映入眼帘———《我们的今日》。她仔细往下看,只见蒋介石写道:
“余今日得与余最敬最爱之宋美龄女士结婚,实为余有生以来最光荣之一日,亦为余有生以来最愉快之一日。余奔走革命以来,常于积极进行之中,忽萌消极隐退之念,昔日前辈领袖常问余,汝何日能专心致志于革命,其他厚爱余之同志,亦常讨论如何而能使介石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凡此疑问本易解答,惟当时不能明言,至今日乃有圆满之答案。余确信余自今日与宋女士结婚以后,余之革命工作必有进步。余能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即自今日始也……余二人神圣之结合,实非寻常可比。今日之日,诚足使余二人欣喜莫名,认为毕生最有价值之纪念日。”
陈璧君看罢,心里不禁暗骂:什么神圣之结合,纯属狼狈为奸,阴谋婚姻,军、政、经三者的杂交!
宋美龄似乎对蒋介石十分钟情,仍然是那种满足中略显骄傲的神情:“我们这桩婚事,也实属不易,经历了漫长的恋爱阶段,介石为今日之结合整整追求了五年。”
陈璧君依然不肯赞赏一句,并把话题引到一般人不敢提及的事情上:“是啊,五年,也真够长的。不过,据说这五年间,蒋先生并没有过独身生活———”
宋美龄对这个问题既不回避也不脸红,还是那种满足和骄傲的神色,坦坦然然地说:“是的,介石在此之前曾有过三个家室,并有儿女。不过,早已和她们断绝了关系,并对我、我的家庭及全党同志讲清楚了,这事在报上也有记载。”
宋美龄说着,又找出一张报纸给陈璧君。
这是8月28日的《国民日报》。陈璧君看到上面登着蒋介石写的一则《家事启事》:
各同志对于中正家事,多有来书质疑者。因未及遍复、特奉告如下:民国十年,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二氏,本无婚约,现已与中正脱离关系。现在除家有二子外,并无妻女。唯恐传闻失实,易资淆惑,专此奉复。
陈璧君煞费苦心准备的一套词儿,宋美龄不动声色,不紧不慢,坦坦然然地都给顶住了,驳回了。压根没服过人,特别是没服过女人的陈璧君,面对年轻、貌美、受过正规西方教育、交际甚广的宋美龄,不免有些自惭形秽,可嘴上又不肯认输。看一眼宋美龄那苗条的身材,漂亮的脸蛋儿,找到了台阶,叹口气说:“毕竟是岁月不饶人啊,才比你大几岁,就身也肿了,脸也胖了,不像样子了。”
宋美龄并不谦虚,接过话茬说:“我小的时候也很胖,脸蛋圆圆的,红红的,不知是哪位俏皮的叔叔给我起了个诨号,叫我‘小灯笼’。到了冬天,妈妈总让我穿一件厚棉袍,衣服厚,人又胖,走起路来,常常摔跤。不过也不知是衣服厚,还是我太胖,反正总也摔不疼。”宋美龄边说边笑,就像平时说笑话一样,“那时候,我特顽皮,长得也不好看,还总穿哥哥的旧衣服,不少叔叔都把我当成男孩子。说也怪,这几年,人们都说我越变越好看了。咯咯咯……你说是吗?”
陈璧君听得出来,宋美龄在存心气她,可又没法说别的,只好附和道:“是啊!俗语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嘛!”
和宋美龄你来我往地谈了一会儿,她深切地感到这政界里的对手比情场上的对手更难对付。这个宋美龄远远不是施旦、方君瑛能比得了的。她不得不承认,世界上还有比她更强的女人。
陈璧君本想以贺喜为名给新婚的蒋介石、宋美龄添点“彩儿”,出出肚子里的秽气,没想到,气人不成,反倒自己弄了一肚子的不痛快。心里一别扭,连带来的贺礼也没放下,就逃出了宋美龄的新房。
突然,记者群中闪出一个身着西装,外罩夹大衣的年轻人,双手握着一支乌亮亮的手枪,对着汪精卫,“砰!砰!砰!”就是三枪。
转眼到了1935年11月,国民党在南京中央党部举行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为即将召开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准备。
再有七天,“全会”就要开幕了。这天,汪精卫召集陈公博、周佛海、褚宜民等“改组派”的头面人物,在他的院长官邸开会。会上,他提出了本派参加“五大”的代表名单,名单上有陈璧君、陈公博、周佛海、丁默村、李士群、汪曼云、周化人、曾醒、陈耀祖、曾仲鸣、陈春圃等一百来人。他在宣布这个名单之前,还特意说明,这个名单,事先和陈璧君、陈公博、周佛海等人协商过。当时,在汪精卫集团中,又分为四派,一派是汪精卫和曾仲鸣等少数几个亲信;一派是以陈公博为中心的元老派;一派是以陈璧君的家属为核心的公馆派;还有一派是以周佛海为首的实力派。汪精卫宣布的名单确实在事前和陈璧君等三个小派系的头头商量过,不过当时的名单上没有曾醒和另外几个与方君瑛有关联的人。
汪精卫私自在名单上加上这几个人,与会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一听说是与陈璧君等人协商过的便表示同意。陈公博和周佛海等人看名单有变,可在会上又不好直说,都把眼光集中到陈璧君身上,想借她的嘴把事情捅出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