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戎装女人

作者:刘 静




  吕师点头:“想知道。”
  陈昆坏笑:“你家老王!”
  吕师火了,真火了,她一拍桌子声音都变了:“你家老王!”
  陈昆这次真的被吕师逗乐了,放声大笑起来。笑够了,还不放过吕师:“行行!这样吧,咱俩各让一步,就算咱们老王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群众的耳朵一点也不比眼睛差。群众的耳朵,有点像“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总是抢先一步流通各种各样的消息。这些消息由于鱼龙混杂,难免令人难辨真假。说是假的,往往过后又被证实是真的:说是真的,经常又都是些无稽之谈。有点类似于现在时尚的亚情绪、亚健康,是病又不是病,不是病又不舒服。总之,群众耳朵里的小道消息就是这么一种亚消息,疑似消息:是真的也可能有假,是假的又可能传成真的。你信也好,不信也行,一切都要看你的本事:有没有那种去伪存真的本事。
  吕主任这次有些信了。当然,她是有选择地信,有些信,有些就不信。比如,说这次替杨新光说话的来头相当大,相当有力度,是首长秘书亲自打电话交办的。这点吕主任信,因为从丁铁的口气上大致可以感觉到。但说那总部领导是杨新光的远房表舅,吕主任就一点都不信。杨新光在自己手下干了那么久,他的那点社会关系吕主任还能不知道?如果他真有这么过硬的亲戚,有这么一把厉害的尚方宝剑,他早就亮出来比划了,还用等到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
  吕主任在对小道消息去伪存真的过程中,大致捋出了这么个头绪来:其一,这位总部领导虽然不是杨新光的远房表舅,但彼此却有些关联:他的儿子就在他的手下。首长秘书出面替杨新光说话,并没有让他关照首长孩子的意思,实在是首长的孩子在关照自己的领导!其二,这种鼎力相助,恐怕不只是给杨新光一个人面子,而是给比杨新光更有脸面的人面子!
  陈昆说得对,杨新光的确是有天相,有贵人相助。当初一根筋的杨新光还反感看不上这个“贵人”,不给这“贵人”好脸色。好在这个“贵人”大大咧咧地不在乎,也不记仇。岂止是不记仇,简直就是“仇将恩报”地无私奉献!
  天下的事就这么丰富多彩,让你想不到,又让你不得不信,不得不服。
  陈昆打来电话,探讨小道消息。陈昆在电话里问吕师:“这下你相信他有贵人相助了吧?”
  吕师言简意赅地回答:“相信了。”
  陈昆又进一步提问:“你认为他的贵人仅仅是边公子吗?”
  吕师依然言简意赅:“不认为。”
  陈昆有些疑惑:“这么说,他的这位贵人是铁了心要帮他,不惜跟我红脸了?”
  “恐怕是这样。”
  “项庄舞剑,意在何方呢?”
  “意在让杨新光当二团政委!”
  “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吧?”
  “那你说他意在何方?”
  陈昆并不回答这么敏感的问题,而是继续他的疑惑:“他为什么要这么不遗余力地搞?完全不值当的嘛!难道仅仅是因为山东老乡?没这么简单吧?”
  吕师有些烦陈昆这种启发式地绕圈子,没好气地说他:“这话你应该直接问你的邻居去,而不应该来问我!”
  “问他还不如问你呢,他不是你家老王嘛!”不等吕师发作,陈昆抢先放了电话。
  刚放下电话,又有电话进来。吕主任拿起电话一听,是参谋长杨铁民。杨参谋长竟然在电话里问吕主任现在有没有空,说要上来坐一会儿。
   不一会儿传来敲门声,肯定是杨参谋长了。他这么客气地敲门,吕主任自然就不能坐着不动地喊声“请进”就行了。吕师赶忙起身,边喊着“请进,快请进!”边向门口迎去。
  杨铁民进来,反手将门带严,在吕师的引领下,坐到了单人沙发上。吕师一边用一次性纸杯给他泡茶,一边开玩笑调节气氛:“大驾光临,也没有准备,只能一杯茶水伺候了。”
  杨铁民急忙欠着屁股说:“茶水都见外了,白开水就行!”
  吕师端着飘香的绿茶,说:“白开水难表寸心,还是龙井吧,聊表心意。”把茶放到杨铁民跟前,顺势坐到了旁边的单人沙发上,中间只隔了一个茶几,可以拉近距离地谈事情,也算是聊表心意吧。
  令吕师没料到的是,杨铁民竟然是亲自登门来谈二团政委人选的事!
  杨铁民并没有绕圈子,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对二团政委人选的看法。他自然也是对小道消息有所耳闻,自然也是相信这次小道消息的准确性。这就是小道消息的本事了,虽然是“疑似消息”,却像“疑似非典”、“疑似禽流感”一样,让人不得不掉以轻心。像杨参谋长这样级别的干部都不能等闲视之,可见小道消息是有相当的市场的,也是相当有“当量”的。
  “按理说,我不该多这个嘴。”杨铁民这样谦虚地开场。其实杨铁民这种谦虚是多此一举,谁说他这是多嘴了?对二团政委的人选问题,他这个党委常委岂止可以多嘴,还可以行使他否决的权力,只要他愿意否决,有胆量否决。
  杨铁民的意思是杨新光不适合当二团的政委!他跟杨新光虽然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的本家,没准八百年前还是一家人,但杨铁民还是大公无私地认为杨新光不适合当政委,起码不适合到二团当政委!
  杨铁民的看法跟陈昆的看法如出一辙,他也认为杨新光跟赵海川的个性都太强,两只虎放一座山上,两败俱伤不说,肯定还会殃及其他,首当其冲的是二团的工作和建设。这对一个担负着通信保障任务的主力团队,是非常要命的!杨铁民作为一个主抓战备执勤和军事训练的参谋长,这种担心是实在的,也是分内的。
  送走了杨铁民,吕师就琢磨开了:他这么主动登门,还敞开心扉,是受人之托还是受人指使?抑或干脆就是他本人的意思,是个人行为?如果是受人之托,委托人是谁呢?会是贺建国吗?如果不是贺建国,那么又会是谁呢?杨铁民对二团政委的人选,虽然只有否定没有肯定,但现在这种鹬蚌相争的局面,否定了这个,不就是肯定了那个了吗?难道还会再出现个得利的“渔翁”?这种可能不是没有,但不大可能被杨铁民举荐出场。毕竟郭立业的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惨痛的。这世上有的是好了伤痕忘了痛的不长记性的人,但杨铁民肯定不是这类人。再说,杨铁民心头的伤痕还没好利索呢,他怎么可能再重蹈这种没心没肺的覆辙?没这种可能嘛!
  在通信总站里,谁会指使他、谁又能指使他呢?除了两位主官,谁能用“指使”这个词,谁配用这个词呢?如果真的是他俩之一,那是谁就不用猜了。两位主官现在的情形,如同贺和杨,也是一种鹬蚌相争的局面。杨铁民否定了王恩江的鹬,不就是肯定了陈昆的蚌吗?这还用再猜吗?如此看来,就是陈昆指使的喽?从军事主官指使司令部的部门领导这条线上看,陈昆指使杨铁民,是符合常规的,也是符合情理的。但问题是,陈昆和吕师的关系,陈昆用得着绕那么大的圈子找个人来跟吕师说什么吗?陈昆都能跟吕师开“你家老王”这样的玩笑,有什么“阴谋诡计”不能直接跟吕师说呢?
  吕师摸不着头脑,但吕师并不觉得头痛,也用不着头痛。不管他杨铁民是受人委托也好,是受人指使也罢,只要他说的在理,只要他的出发点是为了部队的建设,是为了二团的工作和长治久安,就不该对他心存什么疑虑。所谓英雄莫问出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吕师转念一想,又猜出了另一层意思来,不由得心里打起鼓来,有些紧张了。
  按说,杨铁民完全可以在党委会上表明他的态度,行使他否决的权力。但为什么,他却跑到吕师这儿,关起房门来说这事呢?单凭他跟吕师平常的关系,再加上处分的事彼此都有些不自在,他是不大应该专程登门来谈这种干部使用的敏感的事的,他俩的关系远远到不了这一步。他这才是项庄舞剑呢,真不知他意在何方!想来想去,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坚信这件事只有吕主任可以力挽狂澜,别人都没有这种力量,也没有这种本事,连陈主任都没有。也就是说,现在总站没人能够改变王恩江政委的主张,唯有吕师主任,才有这种可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