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陈再道将军与武汉“七.二○”事件
作者:李 明
接着,刘丰又在机场召开了进京开会人员的秘书和保卫干事会议,动员他们划清界限,“揭发陈再道、钟汉华之流的罪行”。
子夜时分。在机场软禁了一天的进京开会人员接到通知,要他们迅速离开房间,到指定的地点等候飞机。
这是一个星斗满天的月夜。月光下,警戒战士的枪刺,随着战士的脚步在闪动,不时发出刺眼的光亮。
突然间,飞机发动起来了,传出一片震耳欲聋的声响。陈再道带着去京开会的人员,一个挨着一个,走上了舷梯。
陈再道站在飞机的舷梯上,举目眺望,茫茫夜色像一片无垠的大海,武汉三镇似海浪中的一艘巨轮,震荡着,颤抖着。远方,闪闪烁烁的灯火,犹如一双双眼睛,深情地向他投来,似乎在向他诉说什么。他凝视着这片熟悉的热土,好像理解了他们的诉说,默默地点了点头,快步走向了舱门。
飞机离开跑道,呼啸着冲上天空。月光下,东北方那条蜿蜒起伏的山脉,宛如一条卧龙,若隐若现。陈再道俯视窗外,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感涌上心头。
那是大别山余脉的木兰山。
1927年12月,黄麻起义失败后,党组织为了保存革命火种,决定出境游击,陈再道等72名指战员,在起义军负责人吴光浩的带领下昼伏夜行,转移到木兰山。
木兰山位于武汉东北,海拔600多米,纵横60多平方公里,山上有连绵数里的庙宇,住着100多个和尚和道人。由于周围都是一些低矮的山丘岗峦,所以木兰山更显得巍峨挺拔。相传,古代女扮男装的木兰将军就出生于此。
突围部队上山后,经常遭到敌人的骚扰,环境异常恶劣。起义军派联络员几经辗转,在武汉找到了湖北省委,省委指示把突围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从此,大家犹如浪迹天涯的游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72名指战员就像72颗不灭的星火,在木兰山上熊熊燃烧。
当时,陈再道在三分队当班长,每次执行任务,他总是冲锋在前。一天,他下山“拔钉子”回来,队长郑道涵找他谈话:“再道同志,党组织根据你在革命困难时期的表现,决定吸收你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此刻,真的要变成现实,他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郑道涵把他带到党代表江子英住的一间瓦屋,江子英在墙壁上挂了一面崭新的党旗,领着他庄严地宣读了入党誓词:我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机密,永不叛党……
机身一阵颠簸,打断了他的沉思。过了一会儿,又渐渐趋于平稳,陈再道又进入了思索之中:
说实在的,对于文化大革命这种搞法,他思想深处既不赞成,又不理解。而且总抱着一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想法。总以为过去打了几十年仗,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现在管他造反不造反,我不怕。对待各派群众组织,也尽量站在公正、原则的立场上。说他操纵“百万雄师”打造反派,这实在是荒唐。就在5月中旬军区召开的师以上干部参加的三级干部会上,他在总结发言中还说道:“对新华工、红三司、新湖大、新二司、新华农、工人造反司令部等革命造反派组织,我们要明确支持他们的革命行动。”并多次同他们的负责人谈话,遇事同他们商量。反过来说,对“百万雄师”,直到7月20日为止,他还从来没有和他们的负责人打过一次交道。他们姓甚名谁,长得啥子模样,全然不知。军区广大指战员和他们的观点相吻合,完全是自发的。
再说,尽管自己在思想上对文化大革命有不理解的地方,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行动上,还是努力争取跟上党中央部署的。否则,自己在北戴河疗养,就不会主动写报告,要求回武汉军区参加运动,回来了也不会去“介入”,完全可以找个借口,一走了之。但是,他总想,这样岂不是临阵脱逃吗?
想到这儿,他顿时醒悟了:人家要整垮你,你积极也好,不积极也好;参加也好,不参加也好,怎么做也要挨整,就是你有三头六臂,也是逃不过去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既然如此,那就听其自然吧!思来想去,最后,心情反而平静了许多。
7月24日凌晨3点多钟,飞机到达北京,汽车把武汉赴京开会的人员一溜烟地拉到了复兴门外的京西宾馆。
一进宾馆,陈再道和钟汉华就被送到了第九层楼。
当天上午,北京文艺口的造反派,声称要找陈再道辩论,几百人气势汹汹地冲进了京西宾馆。北京卫戍区司令傅崇碧一见情况紧急,立即派人把陈再道和钟汉华叫出房间,让他们藏进电梯。尔后,把电梯开到两层楼半中间停了下来。周恩来十分担心,亲自给吴法宪打电话,要他和戚本禹做好文艺口造反派的工作。吴法宪不仅不做工作,反而给周恩来打电话说:“三军革命造反派要求批斗陈再道、钟汉华等人。”
因此,北京文艺口造反派刚刚撤出京西宾馆,“三军造反派”又很快包围上来,其速度如同部队换岗一般。
为了给“三军造反派”撑腰,叶群还让林彪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参加“三军造反派”的游行示威。她还亲自出马,邀江青、关锋、戚本禹等人,到京西宾馆“观阵”,让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的负责人陪同,乘坐几十辆小车,围着京西宾馆兜圈子,以表示对“三军造反派”的支持。
叶群深入到造反派中,狂叫:“要插红旗,占位子,静坐游行示威,连续搞它几天!”
在叶群、吴法宪的操纵下,京西宾馆周围,“打倒陈再道!”“火烧钟汉华!”“揪出‘七·二○事件’的黑后台徐向前!”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
24日晚上,中央文革小组为了执行林彪的“第二步骤”,召开了紧急会议,专门研究“七·二○事件”的宣传口径问题。
会议决定:各种报刊不点王任重、陈再道的名字,只提“武汉地区党内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百万雄师”中的一小撮“坏头头”要在报刊上公开点名;7月25日下午,召开百万人的欢迎大会,欢迎谢富治、王力“光荣胜利回京”;按照筛选条件,确定出席参加欢迎大会的人员名单。
会后,中央文革小组迅速向林彪作了书面报告。
晚20时10分,在刘丰的操纵下,武汉军区以电报形式向中央报送了一份反戈一击的《通告》,把陈再道推向了火海。
林彪看了武汉军区的《通告》后,嘴角露出了几丝得意。他指示中央文革小组以中央名义,迅速起草一份给武汉军区党委的复电,连同武汉军区《通告》,一并送毛泽东审阅。7月25日,天安门广场上人头攒动,口号声惊天动地,震得整个广场嗡嗡作响。标语、条幅、大字报和各种传单,形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狂潮翻腾的杂色海洋。上午9时,周恩来在钓鱼台主持召开中央文革小组碰头会,对下午百万人欢迎大会的议程、口号、发言次序和各层面领导人站的位置进行了最后审定。会前,周恩来征求林彪意见,林彪提出身体不适,不参加下午大会。下午3时,林彪突然打电话通知中央文革小组,说:“我经过仔细考虑,认为今天下午的大会,我拟参加为好。目的在于增加左派的威力,打击右派的气焰。这个欢迎大会,实质上要开成一个示威性质的会,向右派示威,加速右派的瓦解。所以,我觉得参加利多。”
江青、陈伯达、姚文元、关锋听说林彪要亲自出席欢迎大会,高兴得手舞足蹈。江青说:“林副主席的意见十分英明,一定要请林副主席参加。”
关锋还建议:“为了壮大声势,我建议请在京汇报的黄永胜、冼恒汉也参加大会,至于住在西山的那一位,就可以不参加了。”关锋说的“住在西山的那一位”,指的是叶剑英元帅。
林彪得知后,非常赏识关锋的意见,夸奖说:“关锋同志的意见很好,应当壮大声势,并使这个声势扩大到全国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