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陈再道将军与武汉“七.二○”事件
作者:李 明
汪东兴进来报告:“主席,北京来电话,有人把刘少奇揪到群众大会上批斗。”
毛泽东蓦地睁开眼睛,“对刘少奇不能这样搞法。这样搞捞不到什么油水,没水平,仓促上阵,搞不好成为武斗。要他承认反党,死也不会承认。我不是给刘少奇说话,是怕群众下不了台。”他重新坐直身体,收回两腿,“还是背靠背好。”
毛泽东喝了一口茶,把茶杯放在茶几上,习惯地往前一推,作了一种结束谈话的姿势,“冲军区,冲了就算了。国防部、中南海、海军、空军,各兵种都冲过。这会儿有点像辛亥革命,发动群众,但群众没有得到利益,士兵就抢。那时候,各派有新军。袁世凯先占领了安徽、江苏、江西、湖北。二次革命,黄兴的参谋长就是章士钊,调和复国论。”毛泽东语言连贯,但跳跃性大,有时省略许多内容,不知内情的人会以为前言不搭后语。他侧过脸,望陈再道和钟汉华,“他们要打倒你们,我要他们做工作,要做到不仅不打倒你们,而且要做到拥护你们为止。”
大约10点钟左右,毛泽东谈话结束。他站起身来,很客气地把陈再道、钟汉华送到走廊上。
这时,恰遇几位服务员在走廊里,毛泽东把他们招呼过来,指着陈再道对他们说:“认识不认识?这就是你们的司令员。你们要打倒他,我是不打倒他的。你们握下手。”
服务员们纷纷同毛泽东及陈再道、钟汉华握手,说:“不打倒了。”
毛泽东望着陈再道,风趣地说:“他们要打倒你,我要他们不打倒你!”
听了毛泽东的话,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参加接见的人陆续走出了梅岭一号。周恩来和杨成武留在走廊上。周恩来马上要离汉返京,他要向毛泽东告别。
“主席还有什么指示?”周恩来恭敬地请示。
“文化革命搞了一年了,明年春天结束。接着我们开‘九大’。‘九大’老同志、老党员都要当代表,邓小平要当中央委员。”
毛泽东的声音如二月的春风,透着一种和煦。周恩来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毛泽东接着说,“贺龙、乌兰夫都要当中央委员。贺龙,在延安我就讲过,他是二方面军的一面旗帜。”稍停,他似乎记起了什么,问:“他现在在哪里?”
“在象鼻子沟。”周恩来回答,“安全问题,杨成武负责;生活问题由杨德忠负责。”
“你们要保护好贺龙。”毛泽东交待,“还有乌兰夫,少数民族的代表。”
“乌兰夫也保护在象鼻子沟。”杨成武报告说。
和毛泽东握别后,周恩来与杨成武向门外走去。
“问题基本解决,按主席讲的方针,要搞好大联合。”周恩来说着,要和杨成武握手告别。
杨成武说:“总理,我送你去机场。”
“你不要去,外面很乱,你去了怕回不来。”
“不要紧,总理,我不看到你起飞,我不放心。”
周恩来和杨成武边走边谈来到了大门外,陈再道和钟汉华仍等候在门前的草坪上。周恩来与他们握手后,再三叮嘱:“按主席指示,要搞好大联合,要稳定局势。”
“我们听总理的。”陈再道和钟汉华诚恳地说。
周恩来走上汽车,按下车窗玻璃,向草坪上送行的人招了招手,离开了东湖宾馆。
送走了周恩来,陈再道信步向南山住所走去。轻柔的夜风吹拂着小径两旁的草木,一丝丝凉意沁人心脾。远方,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多么宁静的夜晚啊!
陈再道回想起这几天与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触,心情变得开朗。毛泽东慈祥的笑容,周恩来真诚的告慰,驱散了笼罩在心头的阴影。他想了很多很多,想得很远很远。渐渐地,毛泽东那高大的形象又浮现在他的心头。一些过去的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眼前掠过:
1952年,陈再道在河南军区任司令员,军区机关设在河南省会开封市。一天,河南军区接到通知,说毛泽东视察黄河途经开封,打算停留几天,要河南军区作好接待准备,特别是安全保卫工作,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那时候,古老的开封百废待兴,毛泽东住在哪里,考虑再三没有合适的地方。最后,陈再道决定把自己居住的红洋楼让给毛泽东下榻。这座红洋楼是解放前外国人到开封时,一个邮电局长修建的住所,在当时的开封,要算条件较优的住处。
毛泽东到开封后,住进了那座红洋楼。这是陈再道第一次同毛泽东直接接触,所以,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于陈再道的临时住处和红洋楼距离很近,他经常到红洋楼去看望毛泽东。在一次次的交谈中,毛泽东问他的家庭,问他的出身,问他的经历,问他的工作,他都一一作了回答。
毛泽东听了以后,赞叹地说:“你这个放牛伢,现在当了司令,可真不简单!”然后,若有所思地说,“我知道,你是一员战将……”
毛泽东还对当时的工作做了许多重要指示。毛泽东说:“你们在做好军区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参加地方的生产建设。”他还特别叮嘱,“要同地方党政机关一起,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1956年,陈再道在武汉军区任司令员。5月31日清晨,毛泽东从长沙来到了武汉。
毛泽东一下飞机,在王任重、张体学、陈再道等党政军领导的陪同下,登上了“武康”轮,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工地。下午2时,毛泽东游兴甚浓,下到江中游泳。他安详地躺在江面,时而舒展双臂侧游,搏浪前进;时而潜身入水,隐进万顷波涛;时而望天仰游,翘起“二郎腿”,悠闲自得,浮在波峰浪尖上。
陈再道被毛泽东的游技吸引,再也稳不住了。他换上游泳裤,纵身跳入水中,随着“嗵”的一声,只见江面上两只手在上下左右乱扑打,一蓬黑发在赭黄色江面一起一伏。陈再道忘了自己是个旱鸭子,在浅水塘里也许能扑腾几下,一到大江里就被冲翻了。几个护游健儿见状,箭一般地游了过去,把他推上了小木筏。
毛泽东这次来武汉,曾三次畅游长江,写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一词。
1958年9月,毛泽东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来到了武汉。
次日下午,陈再道来到东湖宾馆梅岭一号,晋见了毛泽东。陈再道向毛泽东简要汇报后,请毛主席接见参加武汉部队党代会的全体代表。毛泽东欣然应约。旋即,驱车前往武昌傅家坡军区大礼堂,接见了党代会的400余名代表。又到大操场合影留念。
张治中感到犹豫,对同车的曾希圣说:“希圣同志,这是党的代表大会,我不是中共党员,不必参加了吧?”
“我也不准备参加。”曾希圣说。
烈日烤得大操场滚烫,地上像要冒火。毛泽东顶着酷暑等候在那里。
陈再道和叶子龙跑过来说:“主席等你们一起照相呢。”
张治中、曾希圣疾步走到毛泽东面前。
“我不要照了吧?”张治中有点为难。
“为什么?”毛泽东微笑着劝道,“文白,1956年八大时,我们不是邀请了许多党外朋友参加了照相吗?”
“你是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呀!”陈再道补上一句。
大家在谈笑中留下了愉快的一瞬。
1961年9月,秋高气爽。在武汉的毛泽东,陪同应邀前来我国访问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乘坐汽艇游览长江沿岸风光。陈再道和湖北省的负责同志,也陪同他们登上了汽艇。
毛泽东见陈再道走过来,向蒙哥马利介绍说:“这是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
通过身边的一位翻译转述,蒙哥马利紧紧地握住了陈再道的手。
毛泽东接着介绍说:“他是农民出身,没读过书,打仗很勇敢。”
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欧洲战场赫赫有名的元帅,听了毛泽东的介绍,使劲地摇晃着陈再道的手,注视的目光中带着几分钦佩和惊异。
文化大革命前的一年夏天,毛泽东在广州小住,许世友、王建安、陈再道相约去看望。毛泽东在一个室外游泳池旁搭起的篷子里,接待了三位从大别山走出的上将。
天气酷热。三员战将个个汗水淋漓,倾听毛泽东谈天说地。忽然,陈再道望着那池碧水,招呼也没打一个,将身上的军衣一脱,穿着大裤衩子,“扑通”一声跳进了游泳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