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天下第一街

作者:刘富道




  汉口开埠以后,租界区内有自备水塔供水,有自备电厂供电,有古典壁炉取暖,连拉屎撒尿都是新式抽水马桶。汉正街人是怎样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因为没有自来水,只能用木制马桶,比较讲究的家庭,马桶装在一个木柜里,这种木柜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金柜。每天凌晨,有专业人员前来倒马桶、洗马桶,这项工作汉口人叫做下河。每天凌晨,汉正街的里巷里,到处可以听到篾帚在马桶里搅动的沙沙声。汉正街人多少年来就是在下河晨曲的奏鸣中走进新一天生活的。
  汉口用电的历史始于1861年英租界开辟不久,英商集资创立了汉口电灯公司,专供英租界内用电。1896年法租界和俄租界开辟以后,也由它供电。德商的美最时洋行附设有电厂,供德租界内用电。日商创设了汉口电灯厂,供日租界内用电。
  直到20世纪初年,汉口华界仍没有电流供应,一到晚上,洋街灯火摇曳,中国街一片漆黑,形成鲜明对照。
  热心洋务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对于汉口人用水用电事,十分关注。开辟汉口用水用电市场,有大利可图,因此各国洋商竞相揽办,但是,张之洞认为,水与电事关中国主权,不准外商染指。
  1906年,既济水电公司创建,发起人是宁波旅汉商人宋炜臣。此人有较为雄厚的资金,19世纪末在汉口开设了华盛军装皮件号和燮昌火柴厂,与清廷高级军官过从甚密,被张之洞视为有为之士。他联合浙江、湖北、江西商人11人申办,张之洞批准了,并允附官股30万元,以资提倡。
  宋炜臣成为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任经理。公司命名取《易经》“水火既济”之意。公司地址设在英租界一码头太平路(江汉路),水厂在硚口宗关汉水边,水塔建在后城马路(中山大道),电厂就在大王庙(利济南路)。水电两厂都由英籍工程师穆尔氏设计,1906年同时兴工。
  1908年电厂送电,最初装机容量为1500千瓦,可燃16瓦灯泡26000盏。通电设备有大电杆1112根,架设紫铜包皮电缆,37股100公里,19股35公里,17股20公里。当年装电灯18000盏,武圣庙至黄陂街一带繁华闹市区,入夜一片光明。
  1909年水厂送水,日供水约500万加仑。从此开创了华界供水供电的局面。最初的自来水,并不是直通各家各户,而是在街上设立公用水站供水。现在的江汉路步行街上有尊《卖水》的雕塑作品,就是表现当年华界居民到公用水站挑水的情景。话说汉口华界有了自来水,开业的第一天竟无人问津,原因是怕喝了肚子疼。第二天,宋炜臣乘坐4人抬大轿,亲自出马来到汉正街的一处公用水站。这时过往行人都驻足围观,宋炜臣从自来水管中放满一杯水,激动地说:“各位父老兄弟,有人说,这机器水是浑水,还说这洋水有毒,我们中国人喝不得,喝了犯肚痛病,这是没有的事。本人宋炜臣,虽非汉镇土家,但也是中国黄种。”宋炜臣操着地道的宁波口音说完,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手中的一杯自来水一饮而尽。
  水塔为八卦式7层高楼,塔高41米,是当时汉口建筑物的第一高度,它在半个世纪里鹤立鸡群,独领风骚。
  《夏口县志》对于水电二厂,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议论,值得一提:“该二厂之设,为用至且便。自来水之便民救患,尤为民生之必不可少。吾国近时创办电灯之处,颇亦不乏,惟自来水殊不多见,上海虽有,其规模迥不汉口若也。电灯仅富户,自来水兼惠贫民。电灯犹有时为害,自来水则兼能远害……”我是第一次听说水比电好,水电有高下之分。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推行了一系列近代化举措。他抱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以前所未有的开拓气魄,使湖北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心。
  首先是修筑了京汉铁路,1906年5月建成通车,全长1214.49公里。此前中国仅有直隶开平矿务局所修自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11公里,于1881年建成。京汉铁路在汉口玉带门、循礼门、大智门、江岸共设车站4处,玉带门车站为南端第一站,在汉正街区域内。
  汉口中华邮政局,是中国最早的邮政局,比大清国家邮政还要早18天,创办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正月,直属交通部管辖。汉口有支局8处,分布在硚口、大王庙、新街、黄陂街、白布街、大智门、华景街、三元里。上述支局,多在汉正街市场区域内。
  1907年,张之洞下令拆除城垣,沿墙基修筑后城马路,即今中山大道从硚口到江汉路一段。这是汉口华界出现的第一条可以通行马车、汽车的宽阔平坦的道路。
  清末民初,汉口市区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车和马车,汉正街及周边计有停车场16处。在后城马路上,有皮轮铁轮人力车1000辆,均由警察厅编定号牌,按月纳捐。那时候,人力车是城市走向近代化的标志之一。而在今天,有人说如果一个城市允许机动三轮车(麻木)存在,就甭谈现代化了。
  罗汉的竹枝词《华界》写道:“鸿沟界限任安排,划出华洋两便街。莫向雷池轻越步,须防巡捕捉官差。”但是,常住在汉口的两千多外商,也直接间接影响了汉口人的生活。我有位朋友她外公当年在汉正街卖牛肉,头一天外国人来买牛肉遇到语言障碍,第二天他奇迹般地同外国人说起英语了。当年汉正街传说他一夜之间学会了英语会话。
  当时汉口的舶来品很多,像车轮前大后小的自行车,就是英国货。也有照相机、洋烟、洋酒等等。
  华人中间,以模仿洋人为时髦的风气也日盛一日。“目光渐短视迷离,眼镜凭将补憾遗。近日例同装饰品,镜边欢喜镂金丝。”徐明庭先生写的题解很有意思:民国初年,不近视的人戴眼镜,不吸烟的人衔雪茄,年纪不大的人拄手杖……
  
  “难民区”与三镇市场
  
  汉口日本租界开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是最后一处租界。1937年发生七七事变,全国一致进行抗日战争,日本驻华使节和侨民退出中国,中国政府收回日本租界。不过事隔1年,抗日军队撤退,武汉沦陷。1938年10月25日,日本军队进入汉口,不仅占领整个武汉,而且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接管了汉口法租界。
  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汉正街一带,就成了日本侵略军践踏之下的难民区。
  何谓难民呢?日本侵略军将没有撤退出去的汉口市民,统统称为难民。原住汉正街一带的,可以回去居住。汉正街一带以外区域,划为军事区的,或者房屋被烧毁的,也作为难民被赶到汉正街一带居住。日本人圈定的难民区,初定范围上起硚口汉正街,下至汉正街利济巷口,前抵汉水沿岸,后迄中山大道马路边。两年后难民激增,难民区又延至大夹街新街口。整个汉正街市场几乎全部被置于铁丝电网的包围之中。
  《沦陷后的汉口难民区》一文描述:沦陷之初,不足3米的利济巷,中间布置了带刺铁丝木架,把一条窄巷分成互相隔绝的两半,两边对门对户,不能直接来往,要想一见,必须绕道而行。当时难民区只有两个路口,一个在硚口汉正街口,一个在利济巷汉正街口。路口设置哨卡,初为日本宪兵值勤,难民凭安居证通行。通行者必须向哨兵脱帽鞠躬,才能放行。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毒打,甚至以游击队嫌疑罪名致死。日军规定日侨不准进入难民区。
  在难民区里,没有任何管理机构,只有教会组织的难民区委员会,在汉正街循道公会办公,向难民施放大米,救济难民。1940年汪伪汉口特别市政府为了粉饰太平,将难民区美其名曰中华区,其范围再次向东延伸到集稼嘴。
  日本侵略者对难民区实行极其严密的统治,维新路设有宪兵分队,三民路设有警备队分哨,满春路松田兵站部设有苦力收容所,维持会设有警察总监部。到了汪伪时期,民区警察机构网罗密布,设有3个分局13个分驻所,还分区设有多个联保办事处。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