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天下第一街

作者:刘富道




  1968年,武汉市场铰链奇缺,工厂不生产这种小玩意儿。郑举选得到一个信息:长沙有卖的。虽然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虽然不准谈情说爱,而年轻人照样要结婚,结婚照样要打制箱子柜子,打制箱子柜子就少不了铰链。当年被打砸抢破坏的门窗,也需要大量铰链才能修复。郑举选本能地感觉到铰链生意可做。尽管妻子死活不同意他去冒险,郑举选还是说服她准备了一桌酒菜,请了个小兄弟。他视力不济,由这个小兄弟陪伴,一起到长沙去进货。当时长沙一副铰链1角1分钱,一帮盲人朋友带到大街小巷卖1角8分钱,十分走俏。几箱铰链,几天就出手了,郑举选隔几天就得去一次长沙。
  那时候,有许多人需要的小东小西,国营商店合作商店没有卖的,郑举选就做些针头线脑、渔钩渔漂等等小百货的生意。每天晚上,盲人们身背货囊,一手搭肩,一手拄竿,一串一串到郑家来打货。在荆楚大地上,活跃着一批盲人组成的小商贩队伍,这就是人们所称道的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那时经商,政治风险比经济风险更大。郑举选们的这条看不见的战线能够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郑举选作为一个盲人头子,具有非凡的凝聚力。他对待盲人客户,如同手足。1973年,有个盲人客户在郑家打了100元货,却有20元的渔钩未拿走。郑举选比失主还急,丢下手上的生意,带人到车站码头寻找失主,找了一天总算把失物交给了客户。天门竟陵镇盲人老何不能算命了,做生意又没本钱,找到郑举选这里,郑举选二话不说,赊销近百元的货给他,使他在街面上摆摊,维持一家生计……有郑举选这样的人领头干,盲人们信得过,使城乡之间,建立起一条货源通道。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这条看不见的战线,并非果真隐蔽得叫人看不见。几位曾在“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工作的人说,他们对郑举选的经营活动很清楚,知道他们的做法不符合当时的政策,又不忍心去夺盲人的饭碗,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只当没看见。
  在汉正街,郑举选早已是藏不住的一条资本主义尾巴,应该说还是一条大尾巴。要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割他的割谁的?他这条大尾巴被狠狠地割了两回。
  本来,铰链生意好做,一听风声紧了,郑举选就收手停下来。汉正街有个老姑娘,也想做这个生意,她还想摸清进货渠道,直接从源头做起。她找到郑举选的小兄弟,这位小兄弟讲义气,没有提供货源地址。后来在老姑娘小恩小惠的感动之下,替她走了一趟,打了几箱货回来。他家房子小,人多嘴杂,没敢把几箱货运回家,就存放在朋友小元家里,准备夜间送到老姑娘家。当时武斗成风,打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小元的父亲胆小怕事,以为是几箱子弹,立即到公安局派出所报案了。派出所马上行动,把几个箱子收缴去了,撬开一看,原来不是子弹,一场虚惊。但在当时,长途贩运属于投机倒把,如同犯罪一样,此案移送工商所处理。小兄弟被工商所请去了。
  小兄弟已经有两天没进选哥家门了,往常他每天都要来围着选哥转,莫不是出事了?选哥心里正犯嘀咕,小兄弟仓皇跑来,通报他去了一趟长沙,弄出事了。审讯他时,他不敢交代出老姑娘,老姑娘因为经济问题坐牢刚放回来;也不敢说是自己,自己在厂里有公职,搞投机倒把,饭碗都会弄丢;他把郑举选供出来了,选哥是残疾人,就是抓去了,总会好说一些。他没忘记给选哥报信,让选哥快跑,快躲起来。
  选哥能往哪里跑呢?选哥对小兄弟说,我现在到硚口公园去,你快把几个朋友给我叫来商量一下,然后我就去自首。他前脚出门,抄家的后脚就到了,妻子始终没有交代他的去向。选哥到了硚口公园,找块石头坐下,他想这回“进去了”,又少不了一顿打,自己肺结核刚好,再一打还有命呀?朋友们一个个闻讯赶来,他交代完后事,当晚就去自首了。
  这一回,他进去了没有挨打,原来是朋友们的外围工作发生了作用。学习班上,他一个人担了,没有供出老姑娘,没有供出任何人。
  讯问:卖给谁了?
  回答:卖到马路上了。
  讯问:赚的钱在哪里?
  回答:赚的钱都滚在这几箱货上。
  关了几个月,由于选哥始终说他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也没有供出任何一个人,只好放了。
  再一回是割资本主义尾巴,郑举选又一次被抄家,抄走了5万元的存货。1978年1月18日,一个吉祥日子;长江巷8号,一个吉祥的门牌号;然而,对于郑举选来说,却都是不吉利的,他被关进了号子。当时的政策是,工商局办案,公安局关人。他依然不老实交代来往的客户,对付办案人员的讯问,总是一句老话:“我是个瞎子,我不认识人。”办案人员还把他的妻子抓来交代问题,把他9岁的儿子抓来带路寻找盲人客户,还欺骗他的盲人客户,说郑举选已经交代他们一起搞投机倒把了。直到1979年6月30日,才对他宣布无罪释放。长江巷8号18个月的铁窗生活,使他双目中最后一线光明消失了,从此眼前永久地挂上了一道黑幕。
  汉正街是1972年恢复原名的,但是1972年以后,仍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所谓兴无灭资的斗争并没有停止。请记住郑举选走出看守所的时间是1979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整整半年了。
  想起长江巷8号就不寒而栗。一个被生活逼到绝境的人,这一回可是要痛改前非了,宁可到垃圾堆里捡菜叶子吃,也不敢再经商。一个盲人商贩竟然得到如此脱胎换骨的改造,应该说是兴无街兴无灭资“取得彻底胜利”的一个重要标志。汉正街商市到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绝境。
  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979年,汉正街又出现了一些货摊。一张竹床,铺上塑料布,摆些小东小西,开始公开做起生意来。武汉市政府率先发布了一个红头文件,给个体工商户颁发营业执照。
  郑举选按兵不动。他心如枯井,手无本钱,更怕长江巷8号。
  “选哥,干吧,如今政策不同了,邓小平为我们撑腰呢!”
  盲人朋友一串串摸来,劝选哥出山。他们知道,有选哥领头,他们的生意就好做,他们进货就放心。选哥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都没有供出他们,他们知恩必报,不能看着选哥捡菜叶子,也都想帮选哥一把。
  1979年11月,人们惊奇地发现,那个从牢里放出来的活鬼,又出现在汉正街的摊位上。他是汉正街第一批核发小百货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103户之一。这103户,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汉正街兴起的个体户的元老。
  不过,在选哥的摊位上,只有两个玻璃瓶子,装些渔钩顶针勾针,可怜兮兮的。他只有卖冰棒攒下的15元做本钱。15元本钱,两个玻璃瓶子,能做什么生意?笑话!当时,的的确确有人在看笑话。但是,也有人预言,选哥只要出山,汉正街就有希望,汉正街头块牌就是他的。
  果然,在选哥的摊位旁,人来人往,人气好旺。不是他那两个玻璃瓶子有什么好看头,也不是纯粹为了可怜他。有人是欠他的情,他在号子里没乱咬一个人。有人是知道他有客户,货到他手上好销。于是,陆续有人请他代销货物,销完了再给钱。虽然没有本钱,但他在薄利中,逐步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壮大自己的实力。
  郑举选对汉正街及周边最初的贡献,是凭着他敏锐的商业头脑,使一些工厂得以起死回生,使一些废物得到了充分利用。
  一家针织厂的垃圾堆里,有大量废弃的勾针,稍加打磨就成了家用编织工具。郑举选帮助刘老汉做成了这笔生意,没几天就销往各地去了。
  一家毛笔厂的零碎竹节堆积如山,搬掉这座垃圾山,要花费许多劳力和财力。郑举选对毛笔厂的头头说,卖给我吧!毛笔厂头头并不觉得眼前这个盲人脸面不顺眼,而是怀疑他是不是有精神病。郑举选找到住在精武路的一些山东人,请他们利用这些竹节做成吹气球的嘴子,他付工钱,负责包销。毛笔厂一座垃圾山被搬走了,汉正街到处盛传愚公移山的故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