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天下第一街
作者:刘富道
茶肆·酒楼·游乐
明清时期,汉正街一带有数万坐商,常住居民日渐繁聚,流动人口与日俱增,汉正街也随之成为一条吃喝玩乐的街,周边的茶肆酒楼兴旺发达起来。不唯如此,一河之隔的汉阳,也成了“游人都从汉口来”的游乐去处。
坐茶馆,是汉口人的一大风俗,也是一大享受。有事无事,都要坐茶馆。一般而言,只有闲人才坐茶馆,藉以消磨时光。其实不然,有事坐茶馆者,比比皆是。茶馆也是个交易场所,很多生意是在茶馆里搞定的。苏恒泰伞店每到腊月,都要确定雇员来年的去留,凡是被邀请上茶馆去喝茶的,就是来年留下的,没有被邀请的,不言自明。生意场中,邻里之间,遇到了纠纷,也要请出中人,到茶馆来摆平。“路旁何事苦相争,前面茶楼号味春。约得街邻三五个,是非且付大家评。”(民国初年湖北黄安人蔡寄鸥《茶酒楼竹枝词》)
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形:“不作商人不作田,足登革履手携烟。成群结党茶馆坐,十个铜钱混一天。”(民国初年《兰氏吟草》手稿本,作者不详)
汉口人爱坐茶馆,与气候多少有些关系。日本人写的《汉口》一书中道:“夏间热度颇烈,……男女多爱吃茶,以故茶楼日渐发达。”
汉口人喝茶,讲究个章法。先岳父大人年轻时在汉口做过事,给我讲过一桩轶事。旧时有一同乡在汉正街开了间茶庄,凡家乡去的人,都奉为上宾,沏上盖碗茶,陪坐慢品闲聊一会儿。有一回茶庄来客,听说是同乡,照例唤小倌泡上好茶。哪知这位仁兄不懂规矩,揭开茶碗盖,待茶稍凉,举碗仰脖,一饮而尽。茶庄老板不忍看此村夫举止,谈兴全无,起身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事后遇同乡便说,那样的好茶,让那人喝了,穿肠而过,实在是可惜了。可见,汉口人喝茶,不唯是解渴,更注重情调和情趣。就是坐茶馆,也不是大口大口地喝,而是小口小口地抿。
民国时期,汉口《镜报》有首竹枝词这样描写茶庄:“雨前龙井更毛尖,纤手分来色色鲜。难怪泡茶多异味,姑娘二字本香甜。”雨前,即谷雨节气之前。湖北人称清明前采制的新茶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新茶为雨前茶。这首词后附注写道:“汉市各茶叶铺多雇用若干妙龄女郎拣茶,每于店堂中辟一长案,各女郎分列两边,极手挥目送之妙,好事者恒称其为茶姑娘。而所拣出之茶泡以开水,更觉香气扑鼻,其味如醇也。”
叶调元的竹枝词,描述了清道光末期汉口茶馆业兴旺的状况:“无数茶坊列市阛,早晨开店夜深关。粗茶莫怪人争嗑,半是丝弦半局班。”原注写道:“女唱曰丝弦,屠户、菜佣聚集而唱曰局班。”这么说来,当时坐茶馆的人,不分男女,也无论身份高低。
旧时茶馆按照规模分为四等,甲等有25张桌子以上,15至24张桌子为乙等,6至14张桌子为丙等,丁等只有桌子5张以下。茶馆无论大小,又分清浑两大类。清茶馆为清静安神之所,单卖茶,也可供遛鸟下棋。浑茶馆为热闹宣泄之所,除了喝茶之外,可以看皮影戏,听说书,也可以自己清唱、抹牌。也有茶馆附设澡堂。一般茶馆要提供瓜子,还有所谓闲汉提着竹篮来往于各茶馆之间,叫卖油条、麻花、馓子、油炸锅巴及米花糕之类的小食品。
《汉正街市场志》写道:“宣统元年(1909年)汉口有茶馆250家,主要分布在汉正街一带。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汉口茶馆已达1373家。由于市区扩大,茶馆分布较广,但汉正街一带仍是商业集中地段。仅处于汉正街中段的大火路上就有汉口、龙泉、合兴、联兴、清香、洪发、万利、春来、汉泉等17家大小茶馆,被称为‘干不死的大火路’。”
至于吃的,在清代道光年间,汉正街一带菜馆就有苏馆、西馆之分。苏馆苏肴适合下江人口味,西馆西馔适合山西、陕西人口味。到清末民初,汉正街的馆子,分帮立派更加细化。比较有影响的有本帮馆、徽帮馆、巴兜馆、杂碎馆。
老大兴属于本帮馆,湖北风味,当头炮的菜是扣肉、鱼杂。这类菜不赚钱,但可以招徕顾客。大江楼是徽帮馆的头块牌,拿手菜是做鱼,最有特色的是红烧鱼头,生铝钵蒸的饭也大受欢迎。巴兜馆是普通劳动者的馆子,一二毛钱可以吃一个蒸肉,或者一个猪头肉的炒全盘,几分钱可以吃一个压桌——一笼蒸藕或蒸芋头,醒目标记是高高的小蒸笼。最下等的是杂碎馆,以王仁记、艾小贼最为有名。门口一口大锅,熬一锅牛肠、牛肺、牛骨头。四种菜馆,虽然消费档次有差异,但都考虑到适应大众的需求,吸引大众掏腰包。
民国时期汉口有句俗话:玩在新市场,吃进升基巷。新市场,就是后来的民众乐园。汉正街的升基巷,是汉口有名的好吃街,全巷餐馆一个挨一个,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门牌13号的老大兴园。
一家菜馆名气大不大,除了看去吃的人多不多之外,还要看谁去吃过了。譬如说一代伟人毛泽东吃过汉口老通城的豆皮,这就成了这家酒楼永久的金字招牌。吃过老大兴三代鮰鱼大王的拿手鮰鱼菜的,既有国民党的军阀,也有共产党的元帅,所以老大兴也有耀眼的金字招牌。
老大兴园最初是蔡甸人刘木堂开的一家饭馆,1838年开张,整整经营了50年,直到1888年刘木堂去世。刘木堂无嗣,他的徒弟吴云山、吴宝成兄弟之间,发生了继承权之争,结果大兴园这块招牌被吴云山继承了。吴云山与刘木堂的遗孀、张顺记肉馆老板张三拖以及朱某4人合股经营,生意兴隆。1890年,吴宝成在升基巷另起炉灶,再开一家新大兴园酒楼,与只隔两个门面的大兴园唱起对台戏来。当时,用“大兴”做招牌的还有几家。民国初年,吴云山重金聘请夏口县知县侯祖畬手题“老大兴园”四个大字,制成金字招牌,以示自己为老字号,非“新大兴园”也,更不是一般“大兴”等闲之辈。侯知县还示意同业不准在夏口县再开第二家“老大兴园”。那时知县一句话,就是商标法,确保老大兴园独树一帜,逐渐在同业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吴云山1900年退掉其他3股,开始独资经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特色。老大兴园以鱼菜为主,湖北风味名菜以粉蒸肉、大鸡鸾最为有名。选料务求新鲜,特别是鮰鱼。吴云山买菜看货很刁,小了不要,大了也不要,如买鸡只要黄陂孝感一带3斤以上的黄鸡,买鮰鱼只要10斤以下的。但他只要东西好,从来不讨价还价,不赊不欠,所以能够吸引鱼贩子鸡贩子以及其他商贩接踵而来。在老大兴,喝的酒必是隔年窖藏的,吃的面条必是当天轧制的,炒菜的猪油是埋在地下恒温储存的,菜肴是一碗一碗精制细做出来的,总之,一应细节,务求精当。店铺有一楼一底,楼上雅座承办宴席,供上层人士聚会,楼下散席摆设整洁,满足大众需要。服务不分楼上楼下,做到贫富无欺。
老大兴园第一代鮰鱼大王于1936年正式挂牌。刘开榜帮过多家馆子,还是洪帮老五。由于他的技术和靠山都硬,吴云山以每月50银元的高薪,把他拉过来了。
刘开榜的拿手菜有红烧鮰鱼、双黄鱼片、烧青鱼、大鸡鸾、海参碗鱼和荷包丸子,以红烧鮰鱼最为讲究。他非簰洲湾以上水域的鮰鱼不用,非活口不用,只用2至4斤大小的。烹饪技巧,除了善用佐料之外,就是火功。刘开榜做出的活儿,掌握火候达到了增一分嫌长、减一分嫌短的境界,滑而不腻、鲜嫩爽口。
1944年9月25日,美机炸武汉,老大兴园房屋被毁,第一代鮰鱼大王刘开榜葬身火海。年底,吴云山集股重建平房,恢复营业。
第二代鮰鱼大王曹雨庭是刘开榜的门生,得其真传,1946年37岁,在老大兴园扩建升楼开张时正式挂牌。1953年,武汉还是中央直辖市,张执一副市长请叶剑英元帅吃饭,文史资料记载“特派小汽车接曹雨庭做菜”,他的烧鮰鱼、氽鮰鱼深得叶帅欣赏。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