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天下第一街
作者:刘富道
我知道,这家民营企业最早是从女主人发端的。从手机号码似乎可以看出夫妇出道的先后,两位同是139台,男主人的号码远远排在女主人的号码之后,相差近1万个号。
女主人黄腊芝原是应城黄滩镇飞跃村的妇联主任,丈夫在外工作,自己带5个孩子,生活十分拮据。她只上过小学,却心灵手巧,从1977年起在家扎草包、扎扫帚、做粉笔,卖了贴补家用。1979年整党,身为中共党员的黄腊芝,被评定为不合格党员。农村割资本主义尾巴,割得没办法,她就辞了妇联主任的芝麻官,到城关做缝纫,后来开了餐馆,买了出租车。真是时来运转,1985年应城市成立个体劳动者协会,她当上了会长,次年还出席了省个体劳动者首届劳模大会。她当劳模,也算是全家的代表,小儿子13岁就独自到汉正街帮她进过服装。小儿子怀里揣上几千元,外面穿件烂衣服,搭长途车闯汉正街。老板看他那模样,不卖货给他,他就出去打个转,脱下外面的烂衣服,再来打货。真是人小胆大。
应城市区,只有那么大。黄腊芝同丈夫一心想奔汉正街。
1988年春节过后,他们卖了汽车、餐馆和缝纫机,加上一点儿积蓄,又借了一点儿,凑了4万多元,租了辆130汽车,带着女儿儿子,一家4口,一车拉到武汉了。当年,乡下人进城经商,不准办执照,只能办个出摊证,找个摊位也不容易。他们就在汉阳月湖堤一家小旅社住下来,每天早上炒口饭吃,然后步行通过江汉桥,到汉正街来找摊位。正好碰上一个云梦人赌博输了钱,做不下去了,就把紫阳大楼的摊位连同存货一起转给他们。他们的4万元钱也所剩无几了。那时,本钱小,人不熟,单打鼓,独划船,起步十分艰难。不是挨靠两位应城老乡吗?可是,生意场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坐一起吃喝玩乐都可以,不能谈生意。学做生意全靠各人的悟性,除了老子教儿子,没有人教你怎么做生意。
那时,张国华还是应城市一个区政府的企管办副主任,就在应城与汉正街之间两边晃,留条后路,可进可退。直到1990年,才办了“两不管”手续,一条心做生意。
黄腊芝进汉正街,已经是四十几岁的人了。租下同兴巷26号17平方米的房子,人住在暗楼上,下面堆货。白天在紫阳大楼守摊,晚上在屋里卖货,一天到晚闲不住。跑广州进货,也是一个人独往独来。
有一年到福建石狮进货,黄腊芝身上扎着40万元现金,也像小儿子当年到汉正街进货一样,罩件破旧褂子,而且把脸上弄得脏兮兮的。到福建某市换车,下车已是晚上,一群人围上来拉客上车。黄腊芝本能地警觉起来,故意装聋卖傻,不予搭话,等观察清楚以后,才跟着其他打货客上了一辆可靠车。到了石狮,一大早就上了服装市场,只要看中的各式棉袄,统统要了。那可是财大气粗呀,指哪要哪。回到汉正街,正是入冬季节,而且这年寒潮来得早,所有进货被一抢而光。也有惊心动魄的时候。有回到汕头,汽车过渡,车翻到河里,差点儿淹死了。还有过半路上遇到车匪路霸的经历。
几个钱赚得不容易呀。而且,一次失误,一夜之间,就成了穷光蛋。那是1991年,小儿子到石狮进货,颜色没有选好,10万元的服装卖不出去,全压下来,本钱没有了,只有低价甩出去。从4万元到10万元,历尽艰辛,一锤子买卖,就搞熄火了。一个小户,无法承受如此重大损失。到1992年,到应城银行贷款,才重新启动。
拜访黄腊芝之前,听说许多乡下人在汉正街发了,但钱不知道怎么花。因为这些人文化素养有限,平时几十几百元,几角几分钱,可以算得很清楚。一下子腰缠万贯,就不晓得怎么办了。一不会发展,二不会享受。有的百万家产,住进高楼大厦,照样是臭鞋子烂袜子,破竹床垮桌子。让城里人看了,啼笑皆非。
而黄腊芝家很宽敞,装修也很到位,给人的感觉是不奢不俗,恰到好处。
如今,这个家庭,女儿儿子,各守一方,武汉应城,互相照应。他们在广州有化工公司、服装厂和门店,在上海开了分公司,在北京的营销部专做俄罗斯订单,销售自已的天意牌服装。但是,他们没有离开汉正街。他们一年上交的70万元税款中,有10万元上交到汉正街隶属的硚口区了。他们公司的生意做得很大,对应城家乡的贡献也很大,带动了应城的一些企业,带出了家乡一些人,使许多人获得了就业的机会。对社会公益事业,也常常慷慨解囊。
老板队伍中的才子才女
一个文盲,一个捡渣滓的,在汉正街耳濡目染,自己摆个摊子做起来,要不了多久,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富翁。在汉正街,这不是什么神话,而可以有名有姓地说出一串。
然而,汉正街发展了,再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遍地都能够捡到钱。而且商业竞争越来越严酷,越来越无情,你赚的那些钱,来得快也去得快。说不定你原先赚了,接着就叫你赔个精光。汉正街需要文化了。一些文化人也看重汉正街的商机,打进了汉正街。
于是,汉正街逐渐出现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他们以新观念、新套路,在这里站稳脚跟。
王康的翠园艺品礼仪有限公司,1996年8月18日正式在汉正街开业。日月都带上8字,应该说是个好日子。但是,开业以后的3个月里,几乎没有什么生意。一些从乡下来打货的包袱客,进店来看看排列整齐的货架和统一着装的彬彬有礼的营业员,除了在明亮的方块瓷砖上留下几个脏兮兮的脚印之外,什么都没要就走了。
是什么原因,使这里留不住顾客?
慢慢地,王康知道了出师不利的原因。说起来是个笑话。那些从县城,从乡镇,来汉正街打货的包袱客们,原来看惯了粗放的经营场地,看这里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反倒不习惯了。你们的营业员穿得这么光鲜,你们手里拿着大哥大,是不是羊毛都要出在羊身上?
王康手下的人,看了汉正街的门店,回来说,人家是货堆得越高越好,地上摆得越乱越好。一些老汉正街也说,王康会不会做生意呀?
王康是进入汉正街的第一个有硕士学位的商人。他在武昌有一间电脑公司,在汉口南京路还有一间与汉正街挂相同招牌的工艺礼品店。翠园在汉口王府井、佳丽、武广、武商等几家最大的商场,都设有零售点,都做得好好的。现在,他把大商场做零售的儒雅风格搬到汉正街来做批发,一些农村来的客商,看里面太干净了,不敢进去。那么,咱们是不是也回过头去,把文明经营改变成不文明经营,以适应汉正街的环境呢?
3个月过去了,王康没有动摇。亏本就亏本吧,他心理承受得了。王康说,我的格言是:做任何事情,尽全力去做。做不好,也不责备自己,因为尽了力。
他没有向汉正街的习惯屈服。几年下来,翠园在汉正街站住了,做大了。四方客商都知道汉正街的东西便宜,翠园的东西也便宜。正是像王康这样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学者进入汉正街,使汉正街的形象提升了。
而顾王明加盟汉正街,应该说是汉正街的荣幸,也应该说是学界的悲哀。他是投身汉正街商海学历最高的一位。他是学船舶结构力学的,1990年至1993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读完了博士研究生。1994年至199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读完博士后。硕士博士学位都拿到手了,博士后也读完了,再读什么呢?他算是念书念到没可念的了。
1998年,他在汉正街石码头巷开了一家星光家饰艺品店。
一见面,就谈起他的学历,他是怎么想到下到商海的。
他说,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他学的是船舶力学,搞的是基础理论,这方面有成果,是公共的,大家都可以采用的。而另一部分人是搞实用的,容易出成果。国家的目光短浅,比较看重成果。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先是在学校,后来在各行各业,评专业技术职务。简称就叫评职称。关于评职称,民间流传有顺口溜:讲师满街走,教授多如狗。尽管教授数量增长速度如此之快,也有该评而不评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