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

必读经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解密

苏联解体的本质:苏共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自己的制度

时间:05-21来源:作者:点击数:
<城东书院,cdsy.xyz>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从十月革命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给我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到引领我国党和国家的建设道路,再到兄弟阋墙兵戎相向,最后如此一个超级大国。在30年前的冬夜毫无预兆地轰然倒塌,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无尽深思。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探索,可以说是史无前例而且无据可依的,众所周知,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为了能守住广袤的红色江山,对抗内外的敌对势力,建设一个令行禁止、上下一心的体制在那个时期成为了必然选择。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自从斯大林掌握政权之后的数十年间,苏联就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集中的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由苏联共产党作为国家的核心领导力量,带领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这套体制,具体说来就是以苏共高层为代表的苏联政治精英不仅掌握着全部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更掌握着国家全部的武装力量。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因此这样一群人无论是对国家具体政策实施还是国家大政走向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他们正确引领国家时,一点力量就可以撬动整个历史前进;当他们走向歧途时,同样只需要一念之间即可使霸业灰飞烟灭。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来考察历史,以全方位视角审视这批权力极大的苏共高层在苏联解体前最后的六年时间里究竟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挽救行将就木的老大帝国,还是更多地扮演了掘墓人的角色。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关于苏联解体的本质,想来还是苏共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了自己的制度。最终,小部分人实现了利益最大化,而亡故了一个国家的存亡。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一、戈尔巴乔夫的历史角色——共产主义叛徒?自由主义英雄?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晚期,苏联政治又被称为银发政治。1980年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其老龄化程度可见一斑。老人政治固然有稳定的一面,但也同样带来了保守、僵化与政治系统失灵。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执政逾18年的勃列日涅夫除了在阿富汗头脑发热了一下,素来是以小心行得万年船的心态处置一切国内外事宜,这当然也包括了选择身后的继承人。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勃列日涅夫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作为继任者上台的安德罗波夫在此前一直是一个低调但有实力的角色,执掌大名鼎鼎的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局)达十五年之久。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他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针对勃列日涅夫晚期弊病的渐进式改革,但不遂人愿的是仅仅一年零三个月他就死在任上,随后的继任者契尔年科更是仅仅执政13个月即告病亡。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契尔年科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至此银发政治的缺陷已经充分暴露在全党全国面前,作为对银发政治的一种反思,政治局决定将年轻的戈尔巴乔夫推上前台。1985年3月,时年55岁的戈尔巴乔夫正式出任苏共中央书记,留给他的红色帝国看似仍旧不可一世,但实际上已经是千疮百孔。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当时的苏联面临着经济失速、政治腐败、失血的阿富汗战争、与美国无休无止的军备竞赛等等一系列令人焦头烂额的问题。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作为年轻的领导人,主观上讲面对着中央政治局里的一群银发苍苍大腹便便的官僚,他想立威;客观上讲,苏联当时国内经济停滞、腐败现象严峻、军事负担沉重等问题已经成为沉疴,再不动手势必积重难返。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戈尔巴乔夫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他决定延续此前安德罗波夫的路线,以渐进性经济改革作为铺路石。他的经济改革起初仍是承袭了20世纪下半叶苏联经济改革的一系列传统政策如扩大企业自主性、提高工厂与农庄劳动人民的工资等物质刺激手段,但效果有限。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一方面,苏联的问题积弊已久,短期之内以传统方式改革难于快速见效;另一方面,戈尔巴乔夫急于取得重大政绩以稳固他在苏共党内和人民中的地位,因而不免急功近利。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安德罗波夫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在这样的条件下,戈尔巴乔夫很快就转向了他认为更快“见效”的政治改革,而这是一条苏联从未走过的道路,惨烈的结果证明了这条当时看起来前途未卜的道路最终葬送了苏联。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戈尔巴乔夫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过程当中,有一位马前卒功不可没,这就是被称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总设计师”与“公开性之父”的苏共中央国际政策委员会主席雅科夫列夫。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其人发迹甚早,但却由于苏共党内斗争被放逐到加拿大做大使,其政治生涯本应平淡如水直至退休。但转机来自1983年戈尔巴乔夫访问加拿大,当时一门心思下注在戈尔巴乔夫身上,认为他未来必定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雅科夫列夫前后钻营,给戈氏留下了深刻印象。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等到自己大位已定,戈尔巴乔夫就将其拉回莫斯科破格任命为苏共中央宣传部长,一年半之后又将他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雅科夫列夫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雅科夫列夫早早利用宣传部长的身份上书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民主性、公开性、多党制、总统制等一系列全面的政治改革建议”,并深得戈尔巴乔夫的信任,这些建议也成为嗣后苏联政治改革的基础。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如果说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一开始是为了他自己的政治地位,树立国内威望的同时捞取西方支持,并非真正想要推翻这个给了自己一切的共产主义体制的话,那么极力利用自己的影响在国内外煽风点火鼓吹自由化的雅科夫列夫等人则完全是利令智昏。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他们渴望着打破苏联的共产主义,在混乱中为西方的垄断资本火中取栗,从而趁这样的机会自己也能在这场世纪灾难中升官发财。于是利用着苏联百姓的一些不满,这些人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窃国的勾当。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三、红旗落地、锤镰破碎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从1987年开始,建设“民主的、公开的“社会主义就成为苏共党内外公开的目标,并引发了一系列混乱状态的出现。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首先是政治领域内部,一批苏共高层领导在有戈尔巴乔夫背书的情况下,公开宣布改革的目标是北欧的社会民主主义,要求背弃共产主义;其次是思想文化领域,一大群知识分子由于长期意识形态控制所引发的不满迎来了总爆发,大量的解冻文学、历史资料重见天日,全社会的思想陷入动荡;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再次,这些思想上的、组织上的混乱又从高层下渗到苏联劳动人民当中,不仅毁坏了苏共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也彻底摧毁了苏联本就摇摇欲坠的经济;最后,苏联长期存在的复杂的民族问题终于在高压锅安全阀解除控制之后爆炸,从波罗的海三国开始,各国纷纷宣布独立。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这意味着苏联终于走到了曲终人散之时,除了民意与军队尚未充分在这场灾难中表达自己的态度以外,1991年年初整个苏联所依托的中央集权制之下整齐划一的政治组织、经济细胞、思想文化生活就已全部土崩瓦解。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1991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在全苏进行了是否继续保留联盟的全民公投,76.4%的苏联公民赞同保留联盟。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民意本应成为戈尔巴乔夫及苏共高层挽救联盟,以避免解体这一最差结局的手段,但戈尔巴乔夫并不能充分认识到即将迎来的结局对他个人、苏共和苏联来说意味着什么,因而选择坐以待毙。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6月12日,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叶利钦胜选,至此民意也不再起作用。而军队的倒戈则成为压倒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叶利钦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8月19日,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身体健康问题无法继续执政,其全部权力由该委员会接管。这一委员会代表了苏共高层中倾向于维护苏联体制与国家完整的一批高官,他们决定采取强硬手段派驻军队进入莫斯科。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但由于自身内部的混乱无力,他们既未拘捕叶利钦,也未指示军队采取强硬手段应对反对派,军队在叶利钦的煽动之下由此转而支持他,拒绝执行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并公开向叶利钦效忠。短短三天之内,亚纳耶夫领导的这一政变即告草草结束。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亚纳耶夫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之后的故事大家就熟悉了,先是叶利钦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要求苏共停止一切活动,冻结苏共在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财产,随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书记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9月,波罗的海三国相继正式独立,12月初,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最高领导人在别拉韦日森林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12月25日晚,在西方的圣诞节,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完全消失在历史深处。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别洛韦日协议》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四、历史与现实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中国的俗语讲到: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苏联的体制几乎决定了,苏共由什么样的人执掌,苏联就是一艘怎样的航船。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戈尔巴乔夫作为第一个出生于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最高领导人,从未经历过革命时代的洗礼,也就从不知道创业的艰辛。他和他领导的末代苏共中央政治局充斥着一群夸夸其谈、道貌岸然的高级官僚,正是这些人亲自动手埋葬了苏联。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苏共中央各位高层领导人所起的作用。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一方面,大量的背弃苏共、联盟与共产主义的高层官僚宣称是为了人民从而鼓吹意识形态与政治体制变革,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这些人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另一方面,大批沉默的,支持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官僚要么在当时的情形下敢怒不敢言,要么如亚纳耶夫之流多谋寡断,无法为局势的发展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而在基层与地方,苏共高层领导所起到的作用虽然看似并不显著,但解体后苏联政治经济的发展却使之难以藏住自己的算盘。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在苏联解体进程当中支持叶利钦的党政军官员在解体后纷纷获得晋升美差的待遇;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苏联解体之后,终于有理由合情合理合法地回到本国做起了土皇帝;大企业与军方等实权岗位领导各谋出路,大肆低价出卖国家财产与国家机密;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赫赫有名富可敌国的俄罗斯七大寡头纷纷在这一时期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段与关系虏获天量的自然资源与固定资产,几年之内便控制了俄罗斯经济和政治,成为无冕之王。一场轰轰烈烈的瓜分在俄罗斯白茫茫的土地上无情上演。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过去普通的苏联民众虽然生活条件比起美国民众稍差,但安稳舒适的日子仍然让他们毫无生计之虞。苏联解体前后,其GDP迅速在十年时间里先后退出前五名、前十名与前二十名。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不仅如此,全前苏联境内贫富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大批财富以合法与更多的非法手段被聚敛到前苏共各级官员及其关系户手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支撑着苏联这样一个超级大国的精神脊梁,断然不可能靠上面那些没有信仰、胡作非为、文过饰非的人。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苏联之大,固然并非没有铁骨铮铮的硬汉,其中最具威名的就是苏联倒数第三位元帅阿赫罗梅耶夫。面对国家局势动荡下反动势力掀起的反军运动,他坚决同“民主”派做斗争,点名批评“民主”派的《星火》杂志制造群众的反军心理。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在《苏维埃俄罗斯报》上著文抨击反军运动,点名抨击阿尔巴托夫和雷诺夫院士公然诋毁海陆军“珍惜自己的种种特权和不受法律限制的无限权力的将军们”。他举出苏军的将军们一般都来自工农家庭,没有任何“特权”,其中160人租用国家别墅,全部付费。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他说:“我公开说明自己的立场,我拥护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人企图用武力或者其他违宪行为分裂国家或改变它的社会制度,总统和苏维埃可以决定使用武力来确保我们的祖国的统一和维护它符合宪法的社会制度。”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阿赫罗梅耶夫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而这样一位老元帅在目睹了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失败之后于1991年8月22日决定自杀。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他的遗言写道:当祖国即将灭亡,我生命的全部意义遭到毁灭时,我无法再活下去,我的年龄和所走过的生命历程给我权利去死,我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了。国家正陷入一场灾难之中,国家分裂,经济崩溃,社会道德沦丧,这就是事实。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然而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我想,这一点对你们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大家都明白做些什么,我还是要强调一下,迟早要有人对苏联的分裂负责。这并非什么叛乱的逻辑,这是严酷的必然代价。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和元帅这样真正的爱国者、正直的共产党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乐见其成的苏共内部的蛀虫们:只有苏联倒了,他们手中的一切才会永远以合法的方式真正成为他们甚至是他们子子孙孙无穷尽也。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纳扎尔巴耶夫从1979年开始担任哈萨克斯坦共产党第一书记,苏联解体后又执政整整28年直到19年才放弃大权,但他的子女和亲信早已控制了整个国家的命运。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纳扎尔巴耶夫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卡里莫夫从1989年起担任乌兹别克斯坦共产党第一书记,解体后又执政整整25年直到16年去世。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他在位的27年间,虽有形式上的投票选举与公投,但实际上却透过杀害、监禁与流放等手段,消灭了国内的异议分子,同时钳制新闻自由、迫害人权,以维持其对国家的统治。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卡里莫夫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尼亚佐夫从1985年底开始担任土库斯坦共产党第一书记,同样把解体后的总统职位一直坐到死。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比起前面两位,这位独裁者的为政举措更是看起来令人摸不着头脑:完全封锁网络、关闭图书馆、禁止文艺演出、取消养老金,自称“土库曼巴希”(意为所有土库曼人的领袖),将这个名称印上商品包装、用它命名工厂、农场乃至城市,要求全国人民每日以他的名字发誓。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尼亚佐夫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以上这些还仅仅是苏共前高层暴露在阳光下的勾当,那些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更不容易为人所知的无数丧尽天良的交易,早已随着历史无情的风吹散苏联最后的灰烬而消散得了无影踪。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显而易见,只有苏联倒台,这些苏共高层才能进行这一切倒行逆施。不难看出,这场在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眼中“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悲剧“的背后,苏共及其高层起到了何种不光彩的作用。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苏共的领导人们手中掌握着民族与国家的命运,却鲁莽而粗暴地运用这种权力大开方便之门,将苏联时期属于国家的一切通过这样一场”看起来民主而自由的革命“劫掠一空。对今天的我们而言,与其认为这是人民的选择,不如睁大眼睛,寻找我们枕边的”戈尔巴乔夫“。bCv城东书院※故事汇

<城东书院,cdsy.xyz>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