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天使”与“魔鬼”的较量

作者:朱晓军




  “这肯定是个骗局。按生理学原理,氧气吸入人体与红细胞化学结合后,通过动脉和人体组织进行气体交换。氧气直接输入静脉怎么能提高血氧饱和度?高氧血在静脉里是否会引起血管壁氧化脆性?”陈晓兰说。
  于是,那位同学跟护士长说,不要再给父亲使用“静舒氧”了。
  “没事的,反正也不要你们出钱,给他用用也没关系。”护士长坚持要用。
  “我去买瓶敌敌畏请你吃,你吃吗?我也不要你付钱。你肯定不吃,你知道有毒。可是,这种器械可能会对人体有害,你却非要给人家用。”陈晓兰气愤地说。
  可是,“静舒氧”是经过上海医学会临床试用准入论证的,5位专家均同意准入,无一人不同意。陈晓兰在“静舒氧”的说明书上发现,那绿色塑料瓶子里充的根本不是什么氧气,而是洁净空气。可是,这洁净空气却比氧气还昂贵,一小瓶37元。
  陈晓兰一次次赴京向药监局反映,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2005年,药监局终于下文严肃查处“静舒氧”。她以为这下“静舒氧”可以寿终正寝了,不能再坑骗病人了,没想到这时,她接到了某省的医疗器械销售主管的电话。
  那人说:“如果不是你举报,在2006年全国每个病人在输液时都会挂上一瓶‘静舒氧’。你截断了那些人的财路,他们恨死你了。不过,我却认为你很伟大。”
  “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伟大,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在不知深浅的时候,觉得是对的就跨了一步,没有去想跨出去的那只脚能不能站住,所以每一步都跨得挺艰辛。”她实事求是地说。
  这位主管说,他们给了省里的两位主管官员20万元。可是,在论证会上,7位专家却没有一人同意准入。他们原以为用20万元搞定那两个官员,就可以让官员把专家搞定。没想到,官员没把钱分给专家。不过,专家也只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他们不签字,“静舒氧”照样进入了某省。他说,某省的“静舒氧”除了7台之外,都是经他的手卖出去的,总共600多台。
  他说,他早就知道“静舒氧”是骗人的。一次,他到下边给当地的官员和医院的头头送回扣,在那里见到一对年迈的村民。老太太患有心脏病,老汉好不容易凑了80元钱,陪着她去看病。结果,医生就给老太太开了两针“静舒氧”。老汉满怀悲凄地说:“70多元钱就扎这么两针,还不知道能不能治好,这针咋就这么金贵呢。”老头说着说着就老泪横流。老人的话像巴掌似的打在他的脸上,他转过脸去,哭了。这哪里是推销器械,这是在干伤天害理的勾当啊!他决心洗手不干了。
  可是,“静舒氧”太具诱惑力,就像一条传送带,这边把它放上去,那边就传过来一捆一捆的百元现钞。厂家以每针6元钱的价格卖给他们,他们以每针23.17元的价格卖给医院。他想,我不推销“静舒氧”别人也会推销。对那些病人来说,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再说,我们这些人不从病人身上赚钱,从谁身上赚呢?于是,他又做了下去。
  一天,在外地的母亲来电话说,她病了,在医院扎了几针,很贵。他问妈妈,那针是什么样的?妈妈说,有一个绿色的塑料瓶,还有一根长长的针……他立马明白了,那就是“静舒氧”。他叮嘱妈妈千万不要再扎那种针了。放下电话,他一拍大腿,真是报应!他推销的“静舒氧”用在了他妈妈的身上。后来,“静舒氧”给央视曝光了,他也就从医疗器械公司辞职了。
  “某省的一些地方还在用‘静舒氧’。不过,你千万不要来,他们跟黑社会有联系。”
  可是,不去就没有证据,没证据就不能举报,不举报,“静舒氧”就要继续坑害那里的病人!
  2006年3月,陈晓兰来到某省的省会,随同她前往的是央视的三位记者。
  在宾馆入住后,她给那位主管打电话。他很快就过去了。她说,还有两位朋友,想一起聊聊。他说:“不是两位,而是三位,你们一起来了四人,一位住在外边,两位跟你住在宾馆。入住后,你们调过一次房间。”陈晓兰惊呆了,突然感到有点儿毛骨悚然。
  “在这里,你不能出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的。你在央视是露过脸的,网上还有你的照片,他们会认出你来的。”
  “可是,我又没伤害谁,我只想让病人不遭受伤害。我又不想得到任何好处……”她望着那位主管说。
  “谁拦了他们的财路,他们就要干掉谁。你千万不要去某地。”
  可是,陈晓兰他们还是去了远离省城的某地区。他们昼伏夜出,一天晚上出来吃饭时,陈晓兰心酸地说:“怎么那些造假、售假、用假的人变得光明正大,我却变得鬼头鬼脑的。”
  在要回来的那天上午,他们去了一家医院。听说,他们在使用“静舒氧”,可是在医院转了好几圈儿也没见到。
  陈晓兰只好故意弄脏手,然后跟护士借肥皂,趁机查看护士的工作间。几个楼层都看过了,没有发现。在准备撤离时,她提出去跟医生打听一下。记者连忙阻拦,那样太危险了。她说,我们不能白来。
  “我是从上海来的,想了解一下‘静舒氧’的情况,听说你们一直在用。”她走进医生的办公室,对一位医生说。
  “我们医院这个月没有用。不过,上个月还在用。”那位医生很诚实地说。
  “那么器械放到哪去了?”她问。
  他带他们去找护士长,护士长又把他们带到办公室,从工作台下边取出三台“静舒氧”。央视的记者急忙进行拍照。
  “你是哪儿的,销售公司的?”突然,护士长觉得有点儿不对头了,问陈晓兰。
  “不是……”陈晓兰本可以哼哼哈哈搪塞过去的,可是她不会撒谎。
  “那你们是干什么的?把拍完的带子都给我留下来!”护士长变脸了,说着掏出手机拨打了一通。片刻,从四面八方跑来很多人,把他们团团围住了。
  “你们不交出带子就别想出去!”他们凶狠地说。
  这时,一位个头很高、穿着黑衣服的男子走进来,一眼盯住了陈晓兰。原来他是这所医院的设备科主任。
  “我在前天的电视上见到过你。我已经通知供货商了,他们马上就到了……”
  供货商来了,这意味着什么?
  “你知道造假是违法行为,你通知他们来是什么目的?那样的话,我不仅要打110报警,还要给你们当地的药监局和卫生局打电话报案!”陈晓兰气愤地说。
  那位主任有点儿害怕了,因为他们用的“静舒氧”不是从医疗器械采购部门购买的,而是厂家直接送进医院的。这是违规的。
  “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们三个,外边还有一帮记者。我们事先约定,如果11点钟我们不出去,他们就要进来。”记者吓唬道。
  最后,那些人无奈地让开一条路,陈晓兰他们终于逃离医院,当天就带着证据乘飞机返回上海。
  
  陈晓兰以失去工作的代价和长达8年的抗争,赢得了卫生部取缔“光量子”的文件,可是一年后,她在中原一家著名的医院里又看到了“光量子”
  
  2006年7月,陈晓兰和央视记者去河南。
  夜晚,年过半百的陈晓兰躺在宾馆的床上,百感交集,难以入寐。可以说,是这座陌生的城市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9年前,她因举报“光量子”而被迫离职。“光量子”的鼻祖就是河南光电技术研究所,经河南省医药管理局医疗器械处注册。9年过去,不知道那家研究所是否还在。
  次日,陈晓兰来到位于州纬五路旁的一幢大楼,河南光电技术研究所就在这幢楼里。这是一家生产“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最多的企业。她发现这家企业已经改名为今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她很想进去看看,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是否还在生产“光量子”。由于是星期日,楼道里幽谷般寂静,一扇扇门紧闭。她只能在门外站了一会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