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红粉青楼风流泪

作者:张景得




  有一天,仙棠问她:“妹妹,你叫什么名儿?”
  “秋英。”
  “咱俩一块吃饭去吧。”
  “嗯。”
  仙棠问多少话,她只答一个“嗯”字。王金山见小姑娘毫无灵气,人也不漂亮,便把目光瞄准了仙棠,和仙棠套近乎。苏老鸨看出了丈夫的用意。这天将秋英暴打一顿,将她送到仙棠屋里当“徒儿”。其实,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秋英到了仙棠的屋里,天天掉泪,痴呆呆的,从不多说话。仙棠教她唱《夫妻对骂》,她小脸蛋臊得通红,不是忘词就是跑调,一星期愣是没学会。善良的仙棠叹口气,说:“妹子,你咋这么笨呀?我看下一步你可该挨鞭子了。”小秋英吓得脸色煞白,赶紧道:“姐姐,我会唱歌,我会唱我自己喜爱的歌。”仙棠一听大喜,忙问:“你会唱啥歌?”秋英说:“我会唱‘九·一八’小词。”仙棠道:“那你唱给我听听,只要能唱上一个也就挨不到鞭子了。”
  秋英第一次对仙棠笑了,眼里流露出悲凉的愁绪,一种哀伤的调子从她嘴里唱了出来:
  高粱叶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
  后占北大营,
  杀人放火真是凶,
  俺们百姓遭祸殃。
  中国有军队几百万,
  就是不敢去打鬼子兵。
  ……
  仙棠惊呆了,落泪了。秋英不但音质甜美,而且唱得动情。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壮激情,注入仙棠的胸腔,国恨家仇,历历在目。仙棠一把攥住她的手:“秋英妹子,你唱得真好!这样的歌,姐姐从来没听到过,你还会唱什么?再来一支吧。”
  真挚的感情很快溶化了秋英心中的坚冰,她笑了,笑得甜美动人,两只漆黑的大眼扑闪着,是那么地让人心动。“姐,我还会唱腰鼓调呢。我九岁时就跟着爷爷在江南卖唱,走到哪儿,打着腰鼓唱到哪儿:
  紫燕飞,柳丝长,
  挎起腰鼓到南洋。
  东山西岭都唱遍,
  难诉歌女苦断肠。
  得隆得隆锵,得隆得隆锵,
  烽烟不见爹娘面,
  松花江上有家乡。
  得隆得隆锵,
  哥为妹子赴疆场,
  妹绣征袍情义长。
  得隆得隆锵……
  秋英踩着腰鼓舞步,边唱边舞,甜美动情的歌声,叫仙棠耳目一新。乡音野趣,出自民女之口,比妓院里那些缠绵的淫荡小调要优美亲切得多。仙棠一把抱住秋英,激动地说:“好妹妹,你天天给我唱一遍‘腰鼓调’好么?”秋英使劲点点头:“姐姐爱听,我就天天唱。”
  仙棠很庆幸有了这样一个伙伴,从此,两人好得就形影不离了。这使得觊觎仙棠已久的王金山无从下手了。
  一日,秋英正唱小调,不小心让苏老鸨儿听到了,那歌声令苏老鸨喜出望外。这天晚上,苏老鸨把秋英叫去进行特殊训练,屋里只丢下仙棠一人。王金山逮着了机会,扑进屋里就要与仙棠求欢,不料苏老鸨带着秋英又返回来了,一下撞了个正着。王金山一见,赶紧溜走了。苏老鸨一肚子妒火全都撒在仙棠身上,冲上去又撕又拧,口中骂道:“臭婊子,胆子不小,竟敢偷我的男人!”一旁的秋英吓坏了,推开苏老鸨,扑到仙棠身上,用自己的小身子护住仙棠:“妈妈,这事不怪姐姐!姐姐早就和我说过爸爸对她图谋不轨,叫我和她作伴,以防不测,我……”苏老鸨哪还听得进这些东边葫芦西边瓢的闲杂碎儿,她一把将秋英抓在手里,又是拧又是掐:“小蹄子,你给我滚开!”可秋英死死地抱住仙棠,就是不松手。苏老鸨见小秋英今日像疯了似地替仙棠代罚,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从院子里喊来刘老鸨、汪老鸨,拉开秋英,三人将仙棠的大腿扯开,撕下裤衩,苏老鸨并起两个手指,血红的长指甲像锋利的竹片,伸进仙棠的下体,狠劲地抓挠起来。秋英吓晕了,仙棠发出一声声碎瓷裂玉的惨叫声。待秋英苏醒过来,床上只有痛苦呻吟的仙棠了,鲜血将床单洇湿一片。仙棠脸色苍白,口中咬着被单不停地叫着痛。秋英心痛地望着她最亲的姐姐,她的心一横,对仙棠说:“姐姐,你等着,我背你逃出去!”老实人一旦被激怒胆儿便忒大,为了姐姐她什么都敢干!
  秋英偷偷找一张铁锨,溜到后院,在墙根下拼命挖起来。她要挖开一个洞口,把仙棠救出去。她哪儿知道,这古墙的条古有多坚,根基有多深!小秋英没能将仙棠救出去,却很快被护院的打手发现了。他们将她拖到前院,扒光了衣服用皮鞭狠狠地抽,把烧得通红的铁炉圈放在她的脊梁上烙……等她从疼痛中醒来时,仙棠在后院的古桑树上吊死了……
  康小妹听完凤仙的讲述,眼睛潮湿了,不由得对小秋英肃然起敬。她怎么也没想到,秋英还有这么一段令人敬佩的义举佳话!
  “妹妹,快五点了,该起床了。”凤仙在被窝里翻了个身,伸腕看看表。小妹这才知道天快明了,门头上挂着的红灯笼里的蜡烛也快燃尽了,小姐妹俩竟谈了一个通宵。
  “姐姐,今儿就是正月初一了。妓院过年,咱们得给老鸨子拜年吧?”小妹问。
  凤仙说:“咱不给老鸨们拜年,而是妈妈们、茶房们、做饭的、护院的要给咱们姑娘拜年。过年时,咱们就是这院里的活佛。”康小妹听了,又觉着新奇。
  突然,远方传来“呯”地一声响,不知是谁家早起放了第一声爆仗。接着,远近家家户户鞭炮齐鸣,爆豆似地。春熙院里的鞭炮也“噼噼啪啪”响起来了。凤仙听得出,汪妈妈、刘妈妈、赵德顺、王老妈子都起来了。叫凤仙和小妹吃惊的是,苏老鸨居然也起来了,亮着嗓门朝楼上喊:“孩子们,快起来吧,过年啦。新年新岁,早起交好运哪!”那声音里充满了一种兴奋。
  凤仙拽起小妹,望着她红喷喷的小脸蛋说:“妹妹,一夜交双岁,你今天就十五岁啦。”
  康小妹拍着手兴奋地呼唤着:“我十五了,我十五了!”两个姑娘赶紧穿衣下床,她们要去底下的院子里与其他的姑娘共庆佳节。
  
  苦相思 仙鹤冒死逃樊笼
  
  春光渐去,春熙院里的竹木花草,欲滴欲染,连青色的假山石上,也长满了鲜绿的青苔。整个院落,重重叠叠,绿得生辉。
  这天午后,难得清闲。凤仙、小妹双双到院里鱼池边观鱼。小妹望着这满眼的新绿,伸展了一下渐渐丰腴起来的手臂,对凤仙说:“姐姐,你看这竹木水石多鲜亮呀,你作首诗吧!”
  凤仙摘了一片绿叶,瞧着满眼的勃勃生机,灰冷的心也渐渐亮了起来。她看了小妹一眼,莞尔一笑:“难得妹妹今日这般高兴。好吧,那就以这竹为题,胡诌一首,给妹妹找找乐子。”说着微蹙娥眉,望着青翠欲滴的云竹,顺口拈来一句:“凌云只恨天地小……”下面却想不出什么生动的词了。
  小妹在一旁拍了手儿笑道:“姐姐,这就是作诗呀?我也会。我来吟几句罢,姐姐你听听看够味不够味?”说着诵道,“凌云只恨天地小,青竹下面生绿草,绿草叶上爬甲虫,春竹枝头落雀鸟。”诵完望着凤仙,“姐姐,咋样?”
  凤仙点头赞道:“挺好,想不到小妹也有诗才。不过,妹子的诗只是表面化的顺口溜儿,要作好一首诗,必须寓意深刻,融贯进诗人的思想内涵,还得有情有景,才称得上是一首好诗。”
  小妹听了咋了咋舌:“得了,得了,瞧我一副野小子的模样,哪是作诗儿的料,还是姐姐接着想下边的句子吧。热了,我给你打扇。”小妹撕了一片芭蕉叶,为凤仙打起扇来。凤仙坐在鱼池旁,却是一时江郎才尽,怎么也想不出下面的句子了。
  这时,隐隐传来一阵箫声,凤仙听得出,那是《苏武牧羊》,悲悲切切,从青楼一间窗户里传出。凤仙的心一下子碎了。那低沉哀婉的《苏武牧羊》曲,使凤仙想起了正在遭受磨难的亲人,想起了病中的仙鹤,死去的仙棠,还有那长眠于九泉之下、她终身刻骨铭心的吕梦才——“年年秋风起,吻得凤仙红”。她吟诵着吕郎的临终遗词,一时百感交集,她凝视着青竹吟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