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佚名




  4)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许多地方存在差异。中国人与英美人在文化上,即在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有诸多差异。一位语言学家说,每个词都曾经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比喻或一个象征。好多英语词汇的背后都有厚厚的文化积淀,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底细”。这文化“底细”就在对方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和神话中。如果只了解所学语言的词汇、语法、篇章结构,而不知道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文化背景知识,则无法理解这种语言所表达的某些真正意义,就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错误,就会对跨文化的交流造成困难。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探索过程,没什么固定的模式可循。作为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还要多积累教学经验和心得,学习和借鉴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还要不断地在教学改革中探索新的思路,做到教学相长,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利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是构建新课程理念教学模式
  陈宗霞
  
  新课标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怎样判别一节课的优劣呢?笔者认为应立足于看教师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是否开放、民主、和谐、科学。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有创造性地、有个性体验地学习,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一定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按新课标理念去进行教学。下面谈谈笔者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解和做法。
  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培养能力与情感体验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学习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个体与教学媒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师生共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发挥“主导、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切入点。所谓“自主学习”是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发自内心“要学、乐学、想学、会学、坚持学”,是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方法传授给学生,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去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去做,凡是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解答,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读书时间、练习时间、思考时间、思考空间、想象空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如在学习第七册数学“日历中的方程”时:观察某个月的日历,一个竖列相邻的3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设最小的一个数为 ,则其它两个数怎样表示?其它两个数表示为 ,。如果设中间的一个数为 ,则其它两个数怎样表示?如你认为怎样设未知数比较好?学生一般都能独立完成,教师无须花过多的时间去分析讲解。学生在练习时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及时纠错。如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出现:的情况,主要存在问题是对“”不理解,找错题中哪个式子相当于 。笔者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样才能减少错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纠正,去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与教师平等,富于人性化。
  
  2发挥团队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实现目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一般四人一个小组,定好小组长,明确共同的任务和个人承担的职责,每个同学都要说自己的见解,小组中同学轮流发言,与其他小组交流互动。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巡视各小组的合作情况,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参与学生的讨论,仔细观察并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提高小组学习交流实效性与积极性。合作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合作学习信息进行有效指导。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相交往沟通,互相竞争,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流于形式。如学习去括号时,利用运算律去括号,并比较运算结果,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去括号的法则,学生对这个法则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又如学习第七册“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先让每个学生做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再把漂亮的图形展示出来,增加学生的成功感、成就感。
  合作学习离不开独立学习这个前提,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将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适应社会。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讨论,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如学习“积的乘方”时,让学生先做,思考等于多少,再经过讨论,从而得到积的乘方运算规律。
  
  3激发情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猜想质疑、相互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寻找契机主动探索、情感体验和创新思维。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当前中学课改中的研究性课程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为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结论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大胆猜想、质疑、试验操作、讨论、发现、交流。探究性学习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它强调尽可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生活中数学问题是怎样转化为数学模型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取的。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体验上升为科学结论,从中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能力,谓之乐学。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概念的教学,定理、法则的发现,例题的学习和拓展,问题中的变化规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外活动等。
  

[1] [2] [3] [4] [5] [6] [7]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