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佚名
5PBL与LBD比较
PBL策略的国内研究情况远不如LBD那样有影响,也没有官方机构的介入,只是一些学者或研究团体的自发研究,且主要重点以国外理论与实践的介绍、理论分析为主,极少有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践探讨等,罕见到有中小学的PBL实践研究。 据有限的资料分析,LBD策略的精髓是从经验中学习、从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学科学,这一策略中包含两个伟大的教育思想——“实践”与“动脑”。各实验区学校都特别重视给小学生提供可以操作的材料,尤其在法国、美国等,甚至有专门的学具包、材料袋等。主要缺点是:动手材料的选择与准备,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而且有一定的花费;学生的组织相对困难,安全问题让教师心烦。
而PBL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问题情境,在于设计作为学习起点的问题,必须能够引出与新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保证通过问题解决可以达到学习目的;问题必须是结构不良的、开放的、真实的、复杂的,才能使学习者产生共鸣。这一策略同样包含两个伟大的教育思想——“合作”与“探究”,各实验区都非常强调问题意识,及在探究问题中的合作,强调教师是这一学习共同体的引导者、合作者、评价者之一。PBL策略是一种关注经验的学习,是围绕现实生活中一些结构不明确的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和寻求解决方法而组织的。PBL的课程能提供真实的体验,这些体验不但有助于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框架,使学生自然地把在学校习得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PBA和 PBL-CD策略中更重视。
主要缺点:从教学效果来说,并没有优势,反而略显劣势;但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知识保持时间、临床科学知识、学习动机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似乎成本更高,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耗费更多的物力。有研究表明,在几个人的小组中实施PBL的成本相当于用传统模式教学给100个人授课。因此,PBL主要还是在医学院的教学中推行。从20世纪70年代至1989年,美国的127 所设立医学院的大学中,8 所在全部课程中实行PBL或提供PBL选择,96所在部分课程中实行PBL。有关数据转自刘宝存的研究[18]。
该模式需要更多的学生投入和参与,但学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交流不足和参与不积极等在中国学生中更加突出。刘儒德在对本科教学的一项行动研究中发现,本科生甚至不要教师提问[19]。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也与长期的教育实践有关,基础教育历来只重视“传与授”,不重视学生的“学与问”。另外,PBL策略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白罗斯也认为还有大量的独特因素没有被发现)。西方学者在上世纪下半叶对探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出现很多有争议的结论:如很多学者认为,PBL与问题解决有关,PBL必须以问题解决为一个终点,但有学者认为,没有问题被解决,只有问题被探究[20];“以做为主,还是以思为主”[21];合作学习小组是同质小组,还是异质小组;小组的规模大小;出现诸如“学习者共同体”[22]、“实践共同体”[23]、“知识建构共同体”[21]等多种说法;以及成绩如何评定,对学生将产生什么影响等[24]。
可见,LBD策略和PBL策略各有优劣,各有适用的年龄段。但它们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巨大的潜力,其花费是值得的,教师的辛劳是有回报的。这二种策略显然可以“拿来”作为新一轮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与探究”理念的要求,对于提高我国广大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J],2001,(5).
2J Dewey.Democracy and educat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6.
3 应俊峰.研究性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11).
4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5 甘汉光,熊召弟,钟圣校.小学自然科教学研究[M].台北:师大书苑发行,1991.
6 陈志伟,贾秀英.中学科学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7 兰本达,等.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M].陈 德璋,张泰金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8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国家科学教育标准[S].戢守志,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
9 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0单中惠.“从做中学”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J],2003,(3).
11乔治夏尔帕.动手做-法国小学科学教学实验计划[M].黄颖,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郁波.用手开辟思考的道路[J].人民教育,2002,(2).
13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4刘炳升,TAllsop.中国理科实践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5Peter Schwartz,Stewart Mennin,Graham Webb.Problem-based learning:case studies,experience and practice[M].London:Kogan Page,2001.
16Joseph S Krajcik,Charlene M Czerniak,Carl F Berger.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M].王磊,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7Beau Fly Jones.问题解决的教与学——一种跨学科协作学习的方法[M].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8刘宝存.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19刘儒德.用“基于问题学习”模式改革本科生教学的一项行动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
20David Plowright & Mary Watkins.There are no problems to be solved,only inquiries to be made,in social work education[J].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04,41(2).
21 Bereiter C.Education and mind in the knowledge age[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2002.
22钟启泉.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J].教育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