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佚名




  
  3综合问题要紧扣生活实际
  
  一般认为,一道好的应用题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要求,又要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所采用的综合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①适当。综合题难度要适当,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因此要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不能偏、难、奇、怪,超出了新课标对知识考察的要求;②创新。综合性的试题必须新颖,无论试题的来源背景,还是知识考察的角度,都要新颖,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要让这种新颖能够造成思维上的障碍,这样才能既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③综合。试题既要有能容纳横向的知识点联系,又要有纵向发展能力的深度。在掌握“双基”、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而且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中“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但是,应该知道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不是光靠做一些习题能够解决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渐渐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结果。这也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从课堂教学中走出去,在实践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通过亲自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磨练,使数学的应用从显意识转化为潜意识,才能牢固地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
  
  4数学应用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文化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就是要让数学的应用成为学生的一种观念和态度,即培养学生“一种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欲望,使数学融入人的整体素质,成为世界观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观察世界、解决问题”,因而数学应用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它对人们的观念和信念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其实也是其良好的个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形成过程。
  1)数学应用意识促进人们对环境变迁的思考。2003年,当非典肆虐中国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各个旅游景点的人数纵向比较,鼓励学生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揭示非典疫情得到控制的时间对于恢复经济的重要性。2005年,当禽流感在我国大有蔓延之势的时候,可以进一步比较禽流感对于农产品国内消费和国外创收的影响。另外,像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枯竭问题等等,都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关爱社会、珍惜自然、保护环境等良好的公民素质;
  2)数学应用意识促进人们对生活中事例的本质的认识。在生活周围,像现在充满大街小巷的“跳楼价”、“大出血”、“换季大甩卖”的吆喝,每天的报纸和公众传媒广泛使用图表、统计数据等,从数学的角度应该如何来认识这些问题?日常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体现,有许多问题都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它们;
  3)数学应用意识促进人们理性的对待历史和人类文明,进而对国际、国内各种事件的发生、发展采取客观、公平、严肃的态度。数学的应用意识和理性精神是一致的,不能割裂。要破除那种认为数学的理性精神就是培养、促进人的思维功能,应用意识就是回到“测量、制图、会计”的“开门办学”那条路上去。若是把数学的理性精神和应用意识结合起来,两者相互渗透,那必将会对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根本的影响。
  在科学成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的现代条件下,新技术的出现不得不以数学作为工具,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数学的应用意识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数学教育领域,要做的事就是要提供一系列丰富的经验来源,“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在解题过程中帮助学生懂得并且发展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学校管理:应在“统一”与“差异”,“规范化”与“人性化”中寻求和谐与平衡
  邓玉明 陆小林 李国华
  
  传统管理只重统一规范和量化考核,这虽有积极意义,但单纯采取这种模式难以适应教师的个体差异,容易让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使规章制度不能实现深层次传导;难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使学校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为此,人们开始探索差异化、人性化管理,打破统一,允许差异,尊重个性,注重关怀,使管理由“刚”变“柔”,从强制转向激励。但一些学校在改革中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它们在注重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却忽视规章制度的规范,致使管理松驰,教师缺少约束,使“人性化管理”改革的意义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在改革中应坚持扬弃的观点,要力求将统一与差异有机结合,将约束规范与人性化关怀融为一体,着力在它们之间寻找平衡点。以使“刚”“柔”互补,统一与差异,约束与激励,共性与个性有机协调,形成一种基于制度规范而又超越制度文本的和谐管理模式;使学校既规范有序,又生机勃勃;使教师既步调一致,又潜能开发,优势彰显,在统一中彰显个性,在差异中协调发展。
  
  1在理念上既要重管,又要重理,要使“管”“理” 互动、相辅相成
  
  传统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带有官僚色彩的管理方式。它重“管”轻“理”;重“控制”轻“疏导”;重“约束”轻“协调”;重建章立制,让教师入规入轨,轻沟通交流、对教师帮助指导。这就容易导致干群关系紧张,领导与教师矛盾激化。但也不能因此就对其全盘否定,走向另一个极端:只重情感拢络,专注人际关系;对教师一味表扬,没有批评惩罚;只重人性化关怀,而忽视规章制度规范。这样,又会使教师产生惰性,自由散漫,没有约束;学校无章可依,一盘散沙;教师做好做坏没有区别,失去竞争性与上进心。因而在管理中必须摒弃那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既要重管,也要重理;既要在约束中引导,又要在激励中规范;既要在协调中实现控制,又要在序化中促进活化;既要从学校利益出发,按照一定规则来制定和实施计划,并“软”“硬”兼施,通过检查监督,激励关怀等方式来促使任务完成;又要关注教师的个人需要,并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使教师的个人利益尽可能得到体现和维护,以凝聚团队成员向共同目标努力,使学校的发展目标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这样,教师就能基于责任和利益而共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管”与“理”就能融为一体,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学校就能在平等对话基础上形成规范有序的良好秩序;教师就能既遵规守纪,又积极主动地工作。
  
  2 在制度上“刚”“柔”一体,同时并举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立章建制必须有刚性,原则要求应清晰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否则就无法遵循;有要求就要按规定办事,违犯就要受到惩罚,否则就没有约束力和存在的必要。但又要看到,原则规定体现的是共性,而事物又有特殊性,有些事情不能一刀切。作为制度就既要有刚性,还要有一定弹性。有的规定就宜粗不宜细,如上班时间、备课、批改作业,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等,既要提出基本要求,又要留有一定管理“缺口”,能依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毕竟学校不同于企业,不是生产统一规格的“标准产品”;教师也不是工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无生命的机器。教师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不能按统一模式,搞“一刀切”,在时间上要有一定自由裁量权或伸缩空间。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上班学生正在上课,而学生有空教师又已下班,若一味按企业的上下班方式,教师就很难全面观察和深入了解学生,难以有针对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学校的考勤制度既要规定一定的坐班时间为底线,又要让教师能灵活调节,而不能象有的学校“迟到一分钟就要罚款”,甚至要求教师只能坐在办公室办公,每节课都派人考勤,教师到图书馆查资料都可能扣分,这样的规定就太死板、过于机械。又如教师备课既要有基本格式,对不同教师又可提出不同要求,年青教师业务不熟练,其备课就要详细具体;中老年教师则可以放宽要求,可以是简单的纲要,也可以只备某个重难点。这种区别对待既有利于年青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内容与流程,又能使中老年教师减少机械的重复劳动,腾出时间与精力去研究教学改革。如果制度只有刚性,追求整齐划一,既显得冰冷无情,又违背教育规律,而且过多、过细的规范与考核不仅让教师疲于奔命,整天忙于应付检查,也易使制度流于形式,徒有虚名。而只有“刚”“柔”并举,才能使制度得到深层次传导,获得教师的认可与自觉遵循。
  

[1] [2] [3] [4]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