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韩 艳 等
4)“教师权威、课本权威”压抑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传统课堂教学的认知内容来自于长期不变的教科书,对于一些教师而言,“常识”性的内容不需要学生问“为什么”,学生只能像容器一样的接受。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评价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不妨重新审视发明家爱迪生的人生经历:“爱迪生在家排行第七,也是他母亲所生的最后一个儿子。爱迪生8岁进学校读书,只学习了三个月,原因仅仅因为他经常问老师‘为什么2+2=4?’之类的问题,结果被老师视为‘低能儿’退学回家,12岁时,家庭生活困难,开始在列车上卖报,16岁时发明了自动定时发报机,之后不断有发明问世,一生中共完成2000多项发明。”为什么一个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低能儿”会有很大的发明?如果爱迪生接受了当时美国“良好”的教育,如果爱迪生只是听从老师的话,世界上还会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吗?
传统的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使得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素质教育创新体系下的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或者说创新教学的基本特征应该包含哪些方面?
2弹性评价及其课堂教学特征
目前能够较好地体现时代对教育要求的理论是建构主义[2]和人本主义[3]学习理论。基于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理论分析可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认识,而且重视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人本主义强调情感和认知的统一,提倡科学探究,重视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可见,两种学习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关心学习者的心理和行为,他们在更多方面的观点是一致的。据此可以提取其中符合时代“素质教育”特征要求的核心思想,构建一种全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用于教学实践。基于这一理念,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多价值的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弹性评价[4],弹性评价能够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个性差异出发,采用灵活性的评价策略,关注学生的主体生命性、多维互动性、理解建构性、个体体验性。
弹性评价方式主要可包括: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②学生对学生的评价;③自我评价。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认知因素还包括非认知因素。彻底改变传统评价的单一性与片面性。弹性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弹性评价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弹性教学[5],教学有“弹”性才有“活”性,有“活”性才有“灵”性,有“灵”性才有“创”性。由此可以总结出创新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如下四条基本特征:
1)主体生命特征:弹性评价下的课堂教学直面主体的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提升,把学习求知、情感、个性的发展看作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呼唤“课堂教学应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学活动中不仅强调人类的理性,更重视人的生命性与完整性,把生命、命运、自由、自发性、不确定性等非理性因素与理性有机结合起来;
2)多维互动特征: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创新教育把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看作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强调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主体与客体(教师与媒体、学生与媒体,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认知与情感的互动;
3)理解建构特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因此,创新教育把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看作其获取知识的真正能力;
4)个体体验特征:人本主义代表马斯洛认为,内在的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生的内心世界,重视学生的选择和内心感受。只有内在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帮助学生自我实现。创新教育应该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性,使学生在感悟、领悟、体验中获取新知,滋生活力和灵性,进而达到情感和认知的统一。
上述课堂教学的四条基本特征体现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和期盼。笔者认为能够体现上述四条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John B Carrol.A Mode of School Learning.in Teacher College Record,1963,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谭志中.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弹性教学模式研究[D].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2.
5谭志中,孙如法.弹性教学:发展个性的教学模式[N].教师报教育理论版,2002-7.
“走班制”与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善
阳红珍
新世纪之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方案是在总结当前各学科领域理论成果以及别国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它对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评价、课程管理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甚至根本性的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将课程改革目标重点定位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自主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上。针对目前中国学生普遍处于一种“受逼的”学习状态,受逼学习以及与其相干而产生的儿童受虐、权利被剥夺,成了儿童的一种普遍生存状态,课程改革亟待从“根”上发生变革,不仅要进行教材、教法的改革,而且急需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取而代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还继续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其局限性越来越多地暴露了出来,已很难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新课程亟需一种灵活的、弹性的、符合当前课改精神的新型学习组织方式——“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
1学生的生存状态与变革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性
“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那么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成功的教育呢?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学得最好的学生呢?下面从现行的教学组织方式——班级授课制来看看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存状态。班级授课制的最大弊端是不考虑儿童之间的智力差异、个性差异,不考虑儿童掌握知识的速度和兴趣、动机的不同,而从学生的“平均情况”设想出千篇一律的教育,强求他们齐步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统一的要求和一致化的教学过程中被扼杀。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方法上、授课的速度上、评价的方法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可以对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有一大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