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韩 艳 等




  第四,要鼓励学生养成思维的习惯并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他认为,“克服智力冷淡的最正确途径就是思维。”[3]他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思考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途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绕过这些困难,而要引导学生想办法克服困难。因为精神上的满足必须经过紧张的艰苦的脑力劳动,而精神上的满足又成为激励着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内在动力。相反,如果教师始终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不让他们碰到任何困难,最终的结果只会让学生远离思考而走上死记硬背的道路。而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是僵死的知识,随着这种知识的一天天增加就会成为学生不堪忍受的沉重的负担,结果只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他告诫说,如果“教师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课程的兴趣,那就永远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没有积极的脑力劳动,学生的任何兴趣、任何注意力都是不可思议的。”[3]
  第五,要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2]。他通过分析教师的课发现,如果教师本身对知识非常冷漠,对教材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上课时精神萎靡不振,言语枯燥乏味,语调沉闷单调,那么他的这种冷淡就会“传导”给学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感到郁闷,感到上课时间是那么漫长,在这种“很蔫”的课上是培养不出学习的愿望来的。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和评价每一节课时,也总是把课堂上是否有积极活跃的气氛作为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因为,按照这种标准来分析和评价一节课,“有助于个别教师和整个教育集体在课堂上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2];
  第六,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参加课外小组活动。因为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参加课外小组活动能拓宽学生的“智力背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对周围世界不懂的东西产生疑问,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课堂学习的新概念、新现象也会纳入这个广阔的、生机勃勃的“智力背景”,使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变得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这个“智力背景”越广阔,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比如,苏霍姆林斯基在教物理课时,感到学科里有许多难懂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学好弄懂,他每教一个新的概念都要借助于课外阅读的配合,通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3],所以,苏霍姆斯基在帕夫雷什学校建立了数目众多、种类多样的课外活动小组,开辟下半天让学生自由支配,还引导学生在此空间和时间内突出三项爱好:最喜爱的学科、最喜爱的读物、最喜爱的劳动创造项目,为知识的运用创造时间和空间的条件。通过采取这些独特的措施使学生体验到了人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自豪感,感受到了知识由于“动”起来而产生的魅力,这一切使学生们变得兴高采烈,变得好钻研、不平静了;
  最后,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人喜好,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因为理想的树立会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选择适合于这一目的的手段,从而使学习的愿望变得切实有效和富于理性。这项措施尤其适合高年级的厌学生。
  
  2几点启示
  启示一:认真研究、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的首要前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极其复杂多样的,导致每个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认真研究每个学生厌学的具体原因,而后再对症下药。比如,只有查明了学生是由于不会学习才导致不愿学习的,教师才不会一味地抱怨学生懒惰、不用心学习,才会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和技巧,同时着手去消除学生知识上的缺陷,从而在矫正学生厌学情绪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示二: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的情感基础。因为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做到真正去尊重、接纳和理解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才能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即使遇到困难也会知难而进毫不退缩。这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带给学生的极大的情感动力支持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源泉;
  启示三:优化教法和学法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的关键。我国中小学教学长期以来普遍采用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和记忆-再现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接受教师提供信息的地位,知识与思维割裂,与生活脱节,成为不能周转的沉重的负担,怎能不越学越累越学越厌烦呢?因此必须优化教法、学法,使学生养成思维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并能看到成功的希望,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帮助他们逐步消除不良的学习情绪;
  启示四: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克服重课内轻课外、盲目补课、作业布置各行其事的应试教育的弊端,避免让学生终日局限于阅读教科书和做练习,而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有意义的、健康的书籍,多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因为,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智力背景”。反过来,与课堂学习内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智力背景”又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4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5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创新课堂教学应体现的四条基本特征
  孙如法
  
  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教学是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生发展的领路人。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必须与世界接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评价的主旋律。
  
  1传统的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
  1)“认知目标的划一性,刻板性”限制了教师对学生非认知因素发展的关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完成预定的教学认知目标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于否的重要指标。当然,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笔者注意到有些老师为完成一节课的认知目标而付出艰辛劳动,最终使同学们获得“认识一致,目标一致”,这往往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好课。但是,世界是复杂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或近似的,这就要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传统意义的“认识一致,目标一致”造就了中国学生“千人一面”的格局。由于进化的结果形成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不同学生的社会背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每个学生对学科兴趣不同,人生志向也不同,如果仅仅为了完成教学认知目标而不顾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倾向性等非认知因素发展,就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这种教育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育;
  2)“丝丝入扣、目中无人”的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许多观摩课,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是教师,学生则是配角,是观众。许多研究表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学习的潜在可能性,只是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或方式不同,这样,学生学习的差异就不是优劣之分,而是快慢之别[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如果教师只顾自己的表演,而忽视学习者作为主体“人”的存在,学生就无法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就会压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教学“贵在得法”,就体现在教师如何作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1] [2] [3] [4] [5]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