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韩 艳 等




   话题九 学习乐园,把课堂还给学生
   话题十 因材施教,新课程更适应时代的发展
  专题四引领学生触摸可能的世界
   话题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索
   话题二 你猜我想,“动起来肯定比不动好”
   话题三 介入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
   话题四 及时研讨,引导探究向纵深发展
   话题五 成功标准,立足于学生的真实体验与感悟
  专题五物理复习的探究与创新
   话题一 自主构建,形成知识网络
   话题二 归类例析,抽取解题规律
   话题三 迁移应用,创新实践
   话题四 双方互动,合作交流共同排除认识上的错误
  专题六实践反思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话题一 思行并举,才能走出“痛苦”的低谷
   话题二 评价先行,有效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专题七校本教研怎样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
   话题一 面对问题,校本教研得以起步
   话题二 思考问题,校本教研得以深入
   话题三 行为自觉,校本教研得以内化
   话题四 关注成长,校本课程得以立足
  他们通过这些话题讲述教学中的故事,交流教学中的体验,提升了自己专业化水平。
  哈尔滨市多数学校把校本教研作为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并规定每周拿出半天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笔者总结了这些学校的校本教研的情况,归纳起来呈现了五个特点:①校本性——“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学校中进行”;②专题性——以实践中遇到的困感、矛盾、障碍、热点问题为切入点;③全员性——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合作交流;④论坛性——交流协作,营造教师内部自由争论的气氛:a.各抒己见,自圆其说(体现教师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b.观点交锋、讨论争鸣(各种意见、体验和看法的交流、比较、质疑、认同);c.不做结论,各取所需(个人的感受、认识、体验与同伴的感受、认识、体验进行对话、商榷、兼容);⑤整合性:a.具体的教学事件与新课程的理念整合(理论与实践);b.个体的认识、观点与群体的共识整合(个体与整体);c.单一学科与诸多相关学科整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d.传统教研方式与信息技术整合(传统与现代)。
  通过反思和实践我们体会到,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教研把研究作为一种事业,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学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展示的平台,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的提高,校本教研不单纯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的取向,使大家各尽所能,发挥专长、和谐发展。它不仅是一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而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它不仅是教师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学校文化,是教师共同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真正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校本教研在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哈尔滨市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长足发展便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苏霍姆林斯基克服学生 厌学情绪的经验及启示
  刘小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重视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这种现象:在中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厌学情绪。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也曾于1998年在全国做过关于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4%,而高中生仅有4.3%。(《法制文萃》2000年2月24日)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在2000年8月召开的心理学专家座谈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学生厌学率高达20%。诸如此类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存在着普遍的厌学倾向,厌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中的棘手问题。为此,教育界人士也曾广泛、深入地调查分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克服措施,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学生普遍厌学的现状远未得到根本改善。在这方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关于克服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解决该问题提供某些启借鉴意义。
  
  1苏霍姆林斯基克服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功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30多年来,一直都在研究学生学业落后的原因。他发现,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是导致学生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厌学到学业落后再到留级、辍学往往是学业不良学生发展的三步曲。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采取措施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结果证明他取得了成功。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因为,热爱学生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巨大的情感动力。只要师生之间形成了真挚诚恳,相互信任,善意相待的关系,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学好功课,认认真真地去完成家庭作业。他声称,“学习——这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精神财富的交流,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和相互体贴的赠与。”[1]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他们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好好学习的愿望就会熄灭。例如,沙夏在课堂上心神不宁,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却不问青红皂白地一味训斥,竟不知道、甚至知道后又忘记那是因为沙夏亲爱的奶奶死了。于是,这双重的痛苦使沙夏再也无法投入学习。正是人与人之间这种粗暴的、漠不关心的、非人道的态度使学习几乎不可能。苏霍姆林斯基是真正做到了爱学生的,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前言中他这样写到,“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他甚至认为,“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感。”[2]
  其次,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预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习上取得成就——这是儿童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坚定学习愿望的内在力量的唯一源泉。只有当儿童的脑力劳动给他带来某种成就感时,他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精神潜力,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所以,无论学生对学习怎样冷淡,苏霍姆林斯基总是让他们从取得成绩入手(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成绩),让每一个孩子都由衷地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赢得的长知识、长智慧的欢乐与自信,逐步激发学生认识的欢乐。他谆谆告诫广大教育同行:“我们要象害怕火灾一样害怕学生的智力劳动一无所获!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只要有那么两三个月看不到自己智力劳动的效果,他就会失去学习的愿望”,“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在于智力上的不懈努力,在于胜利的欢乐”[2];
  第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即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如制定学习计划的技能,读、写、算的必要速度,使用教科书的技能,对学习效果自我检查的技能,等等。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学习是懒惰和懈怠的最初原因,不愿学习、厌学这种不良的学习态度是经由不会学习转变而成的。也就是说,学生最初只是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最终才发展为不愿学习、甚至厌学的,并非教师眼中的彻头彻尾的懒汉。他说,“教师未能及时了解不会学习的不幸,似乎正是不愿学习的祸根”[2]。所以说,针对因不会学习才变得不爱学习的学生,首先应该教会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如教师应该教会低年级学生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朗读和迅速地、清晰地和正确地书写。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读、写技能之外,还应该学会一种具有更重要意义的能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的能力;
  

[1] [2] [3] [4]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