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天子门生

作者:汤学春




  王怀远连忙捧场:“老曹到底是老经验,宝贵得很啦!小梁,干一杯!”
  宴散,王怀远走后,曹子明已有几分醉意。梁业怕他不济,搀扶着他。曹子明一手拿牙签剔着牙缝里的鸡肉丝,一手拍在梁业肩上道:“老弟,羡慕你啊!这一把将夏克勤拉住了,又将王怀远拉住了,自己也业绩在望,换个人行吗?天子门生就是天子门生啊!”
  
  陈姓李姓
  
  南湖地处洞庭湖南岸一隅,为资江冲击而来的泥沙所淤积,围垦成垸,土地肥沃,一马平川。镇上至清溪的南清公路将辖地一分为二,东边11个行政村,西边11个行政村。
  曹子明的指点,梁业不敢以为不是当今时势之真谛,要不,谁来当官呢?不如此当官,那当官又有什么意思?不抓钱,谁服你?不搞点样板工程,又哪来政绩?没有昭著之政绩,又怎能禄位高升?然而有一点,梁业在心里觉得好笑。样板工程如果做在清溪,市长局长总不会坐直升机去看,要去看必走南清公路,公路两边没做样板,难道他们是瞎子?当然,中国现行官场上也许并不缺少这样的瞎子,但梁业依然觉得好笑。
  王怀远找梁业商量要开个会。早稻已经黄熟开镰,工作要力争主动。收上交是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往年都搞得很被动,今年要及早动员,要不早稻一收完,许多“刁民”就把谷子开销掉了。另一件大事就是水利建设,钱究竟怎么花,梁业要拿出方案,到会上讲一讲。他同曹子明再强调一下,以示支持。梁业表示感谢,心下又笑一回:这十万元王怀远是要定了,这算不算也是一种权钱交易呢?
  与会人员是全体镇干部、七所八站负责人、村支书或村民委员会主任等,塞满一个大会议室。王怀远在会上声色俱厉,强调收上交,早稻一季要完成80%!哪个村完不成,驻村干部停发工资,支书主任来镇里培训学习写小字。写小字就是写检讨,由驻村干部陪着写,一个月完不成写一个月,两个月完不成写两个月,直写到完成为止!梁业的讲话比较温和,他客观地分析了南湖严峻的水利形势,要求各村以工代赈疏通渠道,弄好了,再由水管站、排灌站来安装水管闸门。这项工作一定要抢在干旱来临前完成,“双抢”也不能停工。
  虽说没有分钱的意思,但梁业的讲话依然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梁业没有说什么样板,也没交底这笔钱怎么花,但王怀远、曹子明还是坚决予以肯定,以示坚强后盾的意思。
  会后,梁业将水管站长与排灌站长留下来。水管站长十分精明,说:“梁镇长,不妨到我们水管站去吃个便餐,边吃边谈。”梁业明白他的意思,说:“不必了。”水管站长果然就苦起了脸,说他们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排灌站长也立即随声附和,去年的排灌费都没有到位,这么下去会搞死人。梁业一问才知道,两个站有125个职工,其中水管站73人,排灌站52人。再问两个站都做些什么事,他们回答:水管站负责防汛抗洪,农田水利基建;排灌站负责排涝抗旱。梁业原本想说,为什么两个站不并为一个站呢?为什么要用那么多人呢?现在发不出工资,这不是自己跟自己为难吗?然而还是忍住了没有说。机构愈消愈肿,人员愈减愈多,这已是普遍情况了,何必说这些废话。
  梁业放下脸来,问两个站长全镇水利设施的基本情况。排灌站长说,排灌站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成的,通过他们的精心养护,目前尚可运转。水管站长似乎胸有成竹,从包里拿出一沓图表交梁业看,上面导管涵闸规格、灌渠大小长短,记载详尽分明,证明他做了扎实的工作。梁业认真看一回,而后指示:近况如何,未必了然,因此两个站都得下去认真检查一回。水管站管东边的11个村,排灌站管西边的11个村,而后协同综合。灌铸安装新的导管涵闸,包括疏通渠道的以工代赈,共需多少资金,打个报告来。梁业强调:“摸底是三天时间,不得弄虚作假。我自己会下去检查,二位听好,发现一起虚报,就请你们下课!鄙人少不更事,决不食言!”
  打发走二位站长,食堂的饭已经吃过了,梁业只好回自己房间泡方便面。镇里在办公楼的二楼给了梁业一个小间,作临时的起居室兼办公室。梁业正有滋有味地吃着“康师傅”,曹子明端着茶杯进来了。梁业道:“镇长来得正好!”便向他请教收上交的事。曹子明矜持笑了一回道:“我是跳出三山外,不在五行中,倒可以送你两个字:机灵。凡事别那么认真,别那么死心眼。你要的结果只有一个:上交。”曹子明竖起一根手指头。“怎样才能收得上来呢?”梁业诚挚地向老镇长请教。曹子明笑着半天不语,一会儿还是忍不住,教给梁业四个字:“不择手段!手段自然包括为群众办点实事,笼络人心,拿我们的堂皇说法叫作增强凝聚力;包括建好班子,手里有兵可用,拿我们的说法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包括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惩恶扬善,杀猴子,拔钉子,等等等等。既然不择手段嘛,只要能达到目的,就是好手段。”
  梁业道:“要是群众不吃这一套怎么办?要是逼出人命来怎么办?”
  曹子明哈哈大笑:“手段的高明就在这儿呀!”继而补充道:“不但不能出人命,还要群众拥戴你,阉了人家的卵子,又要止住人家的痛,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机灵,或者智慧!”
  梁业心道:你这话等于没说。
  正说话间,办公室的小李来告诉梁业:“财政所黄大姐找你。”
  镇财政所所长黄大姐,有点儿原来演刘三姐、后来弃艺从商的黄婉秋的风韵,贤淑通达,和蔼可亲。黄大姐拿出一张表格,指定一尾格叫梁业签个名,梁业也就签了。黄大姐再给梁业一沓钞票:“数数,两万元。”梁业不知就里,不敢接。黄大姐笑道:“你去市里搞钱的费用呀!”梁业窘红了脸,道:“我,我没开发票。”黄大姐道:“放心,我会想办法的。”同时补充:“这是王书记的指示,党委研究了的。”梁业道:“也没有这么多啊!”黄大姐又笑起来:“小梁也真是!你以后就不要别的费用了?”
  黄大姐说罢,又掏出一只手机和一个电话本,交给梁业:“专门配给你的,‘移动’的号码,信号最好的。王书记说,你在清溪没个手机怎么工作?”说着,便将号码写给他,并补充:“话费我会处理的,跟女朋友多聊几句也没关系的。”
  黄大姐一口一声说着,梁业心中也就生出一丝甜意:这就是当官的好处?
  黄大姐见梁业接收了钱和手机,就拿出另一张表格来,指点着眉端一角道:“这里,签个‘同意’。”
  这一次梁业认真看了一下,上面填着两笔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5万元,特困扶贫资金10万元,已有王怀远和分管财政的副镇长的签名,还盖了镇财政所的财务专用章。梁业明白,上一笔是夏克勤要的,下一笔自然是王怀远要的了。梁业道:“这不必要我同意吧?”黄大姐笑道:“如果我儿子结婚,你宴也赴过了,酒也喝过了,能拍拍屁股就走?”梁业只好写上“同意”二字,并签上自己的名字。那名字写得很潦草,把纸都划破了。此时梁业心中那丝甜意荡然无存,并想,这算不算坐地分赃啊?!
  梁业租乘摩托,赶到清溪村。路上,掏出手机一试,蛮灵,那头正是陈嵩凡。梁业说碰个头,陈嵩凡就说老地方。梁业赶到招待所时,除村委会主任以外的村班子成员已经到齐了,白丽荣迎上来,巧笑嫣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梁镇长这下发大财了。”梁业没理会,放了包便自己找盆子打水洗脸。陈嵩凡道:“傍佛沾恩,清溪弄个三五万应该没问题吧。”
  梁业洗罢脸,对白丽荣道:“晚餐弄个小菜,炒一碗现饭。”白丽荣道:“梁镇长摆谱了?”梁业道:“对,今后村班子不要陪我吃喝,我没准备给清溪另外的钱。要我请客,我也请不起。”
  尽管梁业这话说得平和诚挚,仍让人感觉有点儿凉意。陈嵩凡愣怔一回,也就拍屁股起身:“那就散吧。遵照副镇长指示,我们回家吃饭去!”
  这时,却有一个人拉住陈嵩凡,原来是李楚翘。李楚翘道:“嗨嗨嗨!你这是干吗?”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