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文明重心的东移与本土传统的复兴

作者:代 迅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新文论传统又经历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实践派美学淡出,文学主体性理论消失,文学研究成为国内文学研究主潮,这是什么原因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明显的理论渊源关系,甚至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理论流派。从经典马克思主义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力关系,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些理论思路无不给文化研究以深刻影响,并由此形成了文化研究质疑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不平等关系的重要学术传统,文化研究和我们所熟悉的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内在亲缘关系,使文化研究一旦传入中国,便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被中国文论界广泛接受。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主体的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来自西方,和西方文论特别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知识谱系的西方文论,有着很好的亲和性,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和中国文论传统的融合中被本土化了,也便于和中国本土文论传统进一步融通,因此,在中西文论的龃龉与磨合中,继续深化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享有其他任何文论传统都没有的诸多便利,能够发挥独特的桥梁作用。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尽管依然以动态和不确定的面貌出现,但是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又一个显著的范例。
  总体来讲,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实践中新的问题、新的探索,对于西方文论的最新成果,我们还没有吸收、提升并有机地整合到我国现代文论体系建设之中,尽管我们也出版了多种文学理论教材,出版了“新时期文艺学建设丛书”多种,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从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的全面建设而不是个别理论观点的阐述来看,我们不够圆熟、力不从心的感觉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说,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基本建立了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标志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古代文论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换,那么,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文学艺术领域的新现象,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第二次现代转型,还有待于我们更深入地探索。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是一个未完成的开放性过程,如何以研究当代艺术重大问题为契机,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新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近期西方文论和中国本土固有的优秀文论成果,进一步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我们还任重道远。
  尽管中国学者的声音已经逐渐引起国际学界关注,但是,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积极成果,还没有获得国际文学理论界的广泛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在中西文学理论交流中,还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这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30年发展中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文学理论研究队伍,但是在国际世界的声音迄今还是很微弱。原因何在呢?王宁指出,在复杂多样的原因中,我们的翻译工作者长期以来只是将国外优秀的文学理论著作介绍到中国,至于我们本土的文学理论著作,仅仅是消极地等待国外汉学家来发现,从中外文学理论交流的策略来讲,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35}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除了关注国际学界共同关注的理论话题之外,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理论创新能力之外,顺应全球化的潮流,使用当今世界依然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学理论话语,使用西方语言特别是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本土学者的观点和看法,这可能是改变西方文学理论由西向东单向“理论旅行”的有效方法。这不会使中国文学理论被文化殖民,相反,这会更加强劲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改变西方学界固有思维定势,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加速中国文学理论的国际化进程,最终融入世界文论体系之中。{36}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新学院)
  
  ①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Summer 1993.
  ②.
  ③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上卷,“序论”,第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④季莫菲耶夫著,查良铮译《文学原理》,“译者的话”,第1页,平明出版社1953。
  ⑤参阅李醒尘《西方美学史》,第54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⑥丁立群《超越相对论与进化论的两歧逻辑》,社会科学报2007,11,8,第5版。
  ⑦
  ⑧http://cscl/IntlFlows_EN.pdf 2005 UNESCO report。
  ⑨{10}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卷,第402页,第41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1}参阅
  {12}参阅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超越挑战与应战》,第178-18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13}《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第3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4}{15}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第8页,第1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6}易丹《超越殖民文学的文化困境》,《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17}王德胜《散步美学——宗白华美学思想新探》,第4页,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18}{19}赵敦华《为普遍主义辩护》,《学术月刊》2007,5。
  {20}{21}宇文所安著,田晓菲译《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第350页,第34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2}方立天《佛教哲学》,第333-335页,商务印书馆2007。
  {23}{25}{26}周来祥、陈炎《中西比较美学大纲》,第15页,第17-18
  页,第9-10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24}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第2页,商务印书馆1986。
  {27}王元化《论古代文论研究的“三个结合”》,《社会科学战线》1983,4。
  {28}钱钟书《谈艺录》(补订版),第352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29}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传统审美文化》,第335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30}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第54页,三联书店1989。
  {31}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文学评论》1997,4。
  {32}参阅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第18-26页。
  {33}赵一凡等编《西方文论关键词》,第488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4}参阅Johns Hopkins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 & Criticism ,http://litguide.press.jhu.edu/preface.html。
  {35}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第510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36}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华:西方与中国》,第275页,第6-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