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汪安康 等
3 双基训练:在人文精神的张扬中渐行渐远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工具性,过于偏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把语文课上成了语言文字训练课,课堂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而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纳入了教学目标,又使语文教学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人文性”,对知识技能训练熟视无睹,甚至有的老师认为新课改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有的老师认为搞“双基”教学就是“土老冒”。一时间,语文课堂花色繁多,热热闹闹,可就是听不到琅琅书声,看不到对词句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篇章的精彩分析。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应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理解、感悟、积累、运用的基础上去实现语文能力的自我成长,激发创造力与生命力。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并非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同等对待,平均用力,而应该在注重工具性时突出人文性,在落实人文性时肩负工具性,亦即在扎实基础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在发展思维的过程中,巩固基础,形成能力。学生个性的张扬,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依托于对语言文字的体悟、理解。因此,应结合文本找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寻找语言和精神同生共长的“兴奋点”。
4 教学手段:在电光声色的渲染中“秀”他一把
心理学理论告诉人们:“新异刺激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多媒体教学在直观性、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手段可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多媒体手段如果控制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
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光看不练假把戏”。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教学上。
具体地说,借助视觉画面,最多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什么”的认识,而对于“怎么写”则少有触及。尤其是对更基本、更重要的“用什么写”,即作者借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的探索与把握更是不足。所以,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原”——回归文本,探索作者是运用哪些材料,哪些手法来写作的。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革故鼎新的运动。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中,要“弃”,也要“立”,但决不是为了“弃”而无视实际,回避传统;为了“立”而标新立异,违背规律,甚而矫枉过正。
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记住这一点,新课改必然会一路走好。
如何让农村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说会道”
胡华勇(青田县舒桥乡中心学校,浙江丽水323913)
新课程科学要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中心,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为农村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激励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充分利用农村特有资源实践训练,使农村学生在科学课堂中“能说会道”是科学教学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能说”,就是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道”就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如何让农村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说会道”,培养农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1 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能说会道”的欲望
1)以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小学科学教学,笔者深深体会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一些激励性语言的评价,老师一句激励性的评语、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鼓励上进的动作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例如,笔者在教《土壤》一课,刚上课,学生面对自己桌上的土壤,心理很快产生了许多问题,笔者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今天想研究土壤哪一方面的问题?”“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这时,学生提出了二十个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有许多与本节课的内容无关,但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这正是引导学生进入探索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同时评价激励学生“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等。 表示出“对,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好,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研究!”等积极的支持态度,使学生内心激起了科学探究的欲望,进而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情感和激活“能说会道”的动机。这样,他们才能主动的在探究活动中去发现和领会科学的乐趣,才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
2)运用多媒体,使教学趣味化。学习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儿童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儿童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和求知欲。科学课堂满足他们这方面的要求,极易引起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激活“能说会道”的动机。如《牙齿》一课,要学生了解龋齿的成因及防治,只凭教师借助几幅挂图作口头介绍,显得呆板乏味。而运用多媒体播放口腔中的细菌是怎样一步步腐蚀掉原本洁白光滑的牙齿的动画,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3)创造条件,激发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和欲望。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如教学《蜡烛熄灭了》一课,先要求学生动手划火柴点燃蜡烛,接着让学生“想办法把蜡烛熄灭”,“尽可能使蜡烛慢慢地熄灭”,该怎么办?还有什么方法?哪种方法最好?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老师不要像以前一样牵着学生走,给学生提出要求,指明研究的方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发现科学的奥妙体验科学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2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学会“能说会道”本领
儿童思维、活动能力的形成,知识、经验的获得,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是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儿童的实践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动手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1)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研究、归纳和创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教师既要进行具体细致的示范指导,又要做宏观的组织和调控。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时,指导学生观察尺子振动的具体操作方法,然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此后,操作皮筋、鼓、吉它发声实验。指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理。同时,问:“研究声音的产生有什么用?利用物体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做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某些发声原理而制造的各种乐器,他们也同样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把嗓子喊哑等现象,课后还可让学生自制乐器。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