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汪安康 等




  其次,在理论课设置上力尽文学与美术的贯通尝试。如“在艺术概论”的教学中注重了文学和美术的共同特征,并从两者不同的创作过程和鉴赏方法的比较中得到理解。再如增设“诗画鉴赏”专题课,将文学欣赏与美术欣赏融为一炉。以历代大师诗画作品为教材,用艺术概论为理论,去认识文学与美术的相通与不同。以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比较学习开阔艺术视野,拓宽欣赏知识面;
  最后,开设特色课。在皖南山区古建筑群是保存较完好的天然艺术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木雕、石雕、园林景观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品,是学习民间美术,研究传统美术文化的最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就地取材将写生课、史论课、创作课都围绕古建筑中的艺术形象,让学员能深入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以此为基点,把中国传统艺术的教学提到一个较高层次。并鼓励学生深入当地雕刻工艺厂、文化馆、民间木雕艺人的作坊拜师求艺。
  
  3 初步的成果及启示
  
  美术教育班的培养对农村学校美术教师队伍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如:
  1)在不影响农村学校编制的情况下,扩大了美术教师队伍。有的学校培养了3~4名能担任美术课的教师,改变了过去教师中没有受过美术专业学习的状况。美术课作为照顾“老弱”教师的轻松工作,学校可择优选择安排;
  2)原来对美术有一定专长的代课教师获得了学历,使他们安心教学工作,精力集中。这些代课教师中大多对美术或民间艺术有一定特长;
  3)一些学科由于招生数量的改变多出了一些教师,美术班的学习使他们有了重新学习转岗的机会。虽然他们的美术专业水平较弱,但他们更珍惜新的教学机会,工作更努力;
  4)为了提高学历,农村学校的一些领导也参加了美术班学习,懂得了美术教育的规律,为美术教学管理提供了保证;
  5)对本地区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欣赏与学习,培养了教师们对地方美术的热爱,为他们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美术遗产打开了思路。
  “美术教育班”的教学方式,是仅仅针对安徽省皖南山区的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培养的一种尝试性教学。要建构一个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职后培养模式,还应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成人“夜大”或“函授”的方式,对农村在职教师的培养,是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种办学形式。它不仅能使农村教师获得不脱产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跨学科学习有利于农村学校的学科调整,和解决一些紧缺学科的师资来源。同时也给师范院校的办学如何与地方教育部门的相互协作,使教学与社会需要紧密相联的改革与探索开辟了“试验田”。
  实践告诉人们:①在成人美术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成人学生的经验和积累是必要的,同时要使教学内容满足成人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真正体现出因材施教和按需施教,针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要通过学科内容的结构化调整,处理好系统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关系,把教学内容,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三者辩证结合起来;②发达地区与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审美文化差别较大。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众对艺术的偏爱使的人们对美术理解不同。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感受、体验、想象、理解艺术形象,只有学生受到艺术形象的强烈感染才能在反复回味、咀嚼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教育的陶冶。所以作为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培养不能脱离地方文化和当地民间艺术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美术教育只有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共存的境界,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
  
  “诗意的旅程”——诗化语文的教学研究
  王 蕊(南开中学,天津300100)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可谓几经沉浮,无论理论定位还是实践操作都有令人深思的地方。为了突现语文文以载道的功能,强调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强调的是学生从语文课堂获得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理想信念的教育,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运用却生疏和荒芜了。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背离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造成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下降后,便提出了削弱语文的思想性,大力提倡语言文字的训练,赋予语文学科以工具性的特性。随之而来的科学性、客观化等原则应运而生,充满生机的语文教学又走进另外一个极端,发展成了“标准答案”,非此即彼,表现为用大量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把学生当作记忆的机器、训练的对象,当成毫无生命意识的个体,从而导致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缺失。
  思想性与工具性这些学科定性,决定了当时状态下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发展。而这两种倾向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达到积重难返的程度,以至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必须严肃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学,导致了世纪之交的一场语文教学大讨论。
  而上述两种观念下的语文教学都无视学生的个体发展,把学生置于教育的对立面,是一个被动施行教育的对象,而不是活生生的个体,不是一个个具有各自不同的经验世界、思维情感、个性尊严的人。学生学习语文处在被动的地位,他们外化和游离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不能充分享受到学习语文所带来的乐趣。而语文教学的精神内核、意境美感在学生的脑海中成了技术化、无生命的概念和表述。在没有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前提下,语文教学就钻入了“多费慢差”的怪圈。原本人文气息浓厚的语文教学就沦为或是技术性的或是政论性的套路,成为一门黯淡无光、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语文教学最终也就落入“荒了自家地,种了别家田”的尴尬境地。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给予了明确的定性与阐释: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涵盖了丰富的含义,既是对语文学科本身的认识澄清,也是对学生生命状态与个性心理的全新关注。正是在这种前提下,笔者开始了语文教学走向“诗意化”境界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向美的世界、向精神的王国张开臂膀,去感受一个用文字凝聚而成的诗意的世界。
  “诗化语文”的“诗”并非狭义的诗意,不是指诗歌所表现出的那种言词排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的韵律美以及由此营造的意境美。这里的诗化是一种“喻指”,是着眼于其本体意义,着眼于语言和个体栖居的世界的关系这一角度。语言和世界的关系带有本体的关系,精神的成长离不开语言,一定意义上语言就是个体存在的家园。个体通过语言跟世界缔结一种和谐、完满的关系,这样语言就不仅是一种信号,更成为一种象征。个体本身是有灵性的、情感的,他们初始阶段的语言是非符号的、逻辑的,他们的话语方式就是诗性的,他们通过语言抒发性灵、表达内心。个体与语言的这种关系就是一种诗性关系。在这样的诗性话语中,蕴涵着生命创造的冲动和对世界的洞察力,甚至包含着跟世界的对话关系。因此,为个体营造一种诗性的语境、心境、情境,让他们跟自然、伙伴、老师、文本对话,诗意的立场、态度、思考方式就会走进他们的内心,心灵会因契合而共鸣。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深刻地体验,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精神的交流,从而使语文学习达到一个自由的创造的境界,语文学习成为愉快的物我两忘的“诗意的旅程”。具体地,诗化语文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学生生活在一个普遍使用母语的环境里,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学习语文不限于课堂,我们的教学应该突破课堂时空的囿限,使课内外结合,课内习得方法,课外自主阅读,增加知识积累,获得更加广泛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为学生感受和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
  2)生成性。学生学习语文,必然是在语文实践中完成的,日积月累,积淀到一定的量后就会产生质的变化,正是在这种浸润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高。正是在这种实践性的过程中,学生处在一个开放语境之中,处在动态的、弥散的、交互式的、多维的语言环境里,不仅获得语文学科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提高,也接受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的熏陶感染,在不断累加式的生成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渐厚实;
  

[1]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