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汪安康 等




  3)情感性。阅读教学讲究的是“披文入境”,阅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心无旁骛,才能终有所获,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情动而辞发”。语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情感犹如“活性酶”,又是“催化剂”,可以让记忆深刻,让思维活跃,让想象生发翅膀,体察到百味多彩的作品中的世界。因此,情感参与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产生视界趋合,与人交流的基础和前提;
  4)圆整性。诗化的语文学习统谐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思维和文本内容,诸种因素和谐地存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之中。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则是指师生处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自由地对话交流,是经验的分享、个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教师、学生、文本不再处于孤立或是松散的状态之下,而是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切在个性的视野里生长与生成;
  5)审美性。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有的展示山河锦绣、旖旎风光,有的饱含鲜明的情操、风骨和理想,有的则与时代紧密相连,反映着社会的进步,等等。这些内容无不流淌着美的因素,如清亮的河流隐伏在字里行间,阅读者用敏感的心灵去捕捉,去感受,把这些内容与个人世界里的情感因素连接起来,就会产生思想共鸣,使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成为一种诗意的旅程;
  6)个性化。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没有个性就没有五彩生命的展示。同样,语文教学也要高扬个性的大旗,尊重和彰显学生的个性,而不应用理性二元的观点去评价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学生原有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而这一学习方式的运行,必然是建筑在学生充分自由的个性基础上。对于同一种学习对象,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建构主义学说,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他们在感受与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语言、绘画、动作、音乐等都应成为学生备用的手段,让他们用自己的最习惯的方式去描摹和表达所感悟到的客观世界和内心体验。
  在一节诗歌课程中,笔者于实践中探寻“诗意的旅程”,这一对“诗化语文”的实践研究。
  ……
  教师:这首《春江花月夜》洗去了六朝时期浮糜的文风,带来了清新美好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春江月夜的景色描绘,将春江、花月、夜景、离人,这一个又一个意境充分展现,于是便有了这纤尘不染的景致,便有了对月怀人的情思。
  范唏文《对床夜语》卷2《四虚序》中写道:“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 范唏文谈到的“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便是有关诗歌意境的一种诠释。我们想请同学们谈一谈这首《春江花月夜》是否真正做到了“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
  学生1:老师,在诗歌的前16句中,诗人首先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静美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的更为幽雅恬静。之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个有疑而问,用意是什么呢?
  教师:的确,诗人笔锋一转,提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看似稽无答案,而事实上却充满了对宇宙人生的严肃探索,可谓问己、问天。而其中江月有情、江水无痕、人生苦短、聚散无常的苍凉与静美恬谧的春江月夜图又互为映衬,虽蕴藏着淡如轻泓的哀伤,然更多的则是对美好人生的渴望。
  学生2: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恰能够很好地展现这种意境,就像老师说的真正做到了“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
  教师:你能进一步的补充解释吗?
  学生2:后20句中,诗人由自然景象转入到人生多情。这一股离绪别愁,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心醉神迷,百转千思,陈郁嗟伤。不但为闺中思妇的对月伤怀而惆怅,更为游子的只身漂泊、欲归不能而苦况。
  教师:真是妙语连珠!
  学生1:正所谓人生憾事也不过生离死别了。
  教师:于是诗人便于自然之中,将这一份景物化为情思,流水行云的贯穿至尾。于是,《春江花月夜》就不是仅仅展现这一幅静美恬谧的春江月夜图了,更是将春江、花月、夜景、离人揉合一处,将诗情、哲理自然融合,创造了情、景、理、境的水乳交融。
  学生3:其实在我看来这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结尾更是令人百转回味。
  学生4:我看这首诗是月光连了江水、沙滩、天空、岸浦、清枫、花林、飞霜、白云、高楼、镜台、砧石、扁舟、鸿雁、鱼龙、思妇、游子,于是这景与人、物与情便不用再去感悟了,因为它已经深入心灵、陈郁灵犀了。
  教师:正像同学们说得那样,“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个结尾结的百转回味。春江、花月、夜景、离人已是不忍再品了,怎又添了这“情”字,看了这“动”景?满江春树岂不正印了这月华留影,思绪撩心!
  于是乎,怎一个“行云流水”,怎一个“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旷世的清丽、雅约,纯挚的思绪、离情,天人合一的问理、静思,便成就了这“孤篇压倒全唐”的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
  ……
  教学过程的诗意化追求,正是为诗化语文自身的特征所决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停留于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的演绎,而应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和利用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原有生活,使之与语文学习产生链接,对文本进行批判意义的解释,畅通和构建课堂里的对话机制和环境,以使教学过程脱离技术层面的“窠臼”,从而焕发诗性的光华。教学过程是实现课题意义的重要环节,对话、情感、个性、生活、审美等关键词应成为诗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特色。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诗性的修炼。要追求和实现诗化语文的教学,对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限于教材、教参,更要求从这些外显的表现形式转向为内隐的素养构成,那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文学素养,具有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以及艺术化教学应机处理能力。因此,诗化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必然带来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大提升。笔者也希望语文教学在走向“诗意化”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向美的世界、向精神的王国张开臂膀,去感受一个用文字凝聚而成的诗意的世界,体味语文的魅力。
  
  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
  倪金升(兰溪市马涧初中一校,浙江兰溪321100)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具有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中学生有一定的欣赏基础,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探究、仔细品味,就可以进入优美动人、如梦似幻的意境中,获得美的享受。所以,欣赏诗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审美过程。作为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吟咏、探究意象、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来学会欣赏诗歌。
  
  1 诵读吟咏,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其实,要想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中的内容,领悟诗歌中的情感,诵读吟咏是首要的了。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也就是要让学生认真地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音乐般的美来。音读,就是要读准字音,读清句子;意读,就是要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以便更好地诵读;情读,就是在音读、意读的基础上,联系诗人的思想、生平和创作背景,尽可能地融入到诗人的情感之中,以便富有感情地诵读;美读,就是要深刻领会诗歌中的情感,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并融入自己的情感,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音乐美。
  
  2 探究意象,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1] [2]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