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汪安康 等
3 揣摩品味,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语言,它更形象精练,更富有色彩感、节奏感、动态质感。而欣赏诗歌,无论是诵读吟咏,还是解读意象、赏析意境,都必然要对语言现象进行反复揣摩、仔细品味。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从字里行间去发现遣词造句的匠心,努力地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盎然意趣,只有这样,才能亲切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领会诗人的艺术风格,进而享受到诵读诗歌的快乐,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品味语言,可以从修辞角度出发,也可以从炼词的角度出发。炼词,可以用“换词法”,也可以用“变序法”。如欣赏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的“绿”就是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把看不见的春风转移为色彩鲜明的视觉形象,蕴含更为丰富,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欣赏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只要将词序变换一下,改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再去品味不同的效果,就会发现原句除了反映一种生活真实之外,又产生了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是增添了无限的情趣。欣赏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可以先将“三两枝”改为“满树枝”后再去品味诗歌的语言效果,就会明白“三两枝”更能表现江南早春的景色特点。进而品位下文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知”、“蒌蒿满地芦苇短”的“短”,就不难发现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了。让学生明白,只要去探究、去品味,就能欣赏到诗歌的语言之美了。
4 联想体验,欣赏诗歌的情感美
许多优美的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的,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描绘的形象、图景,把字里行间的含义乃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述出来,把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空隙填补起来,以便进入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中丰富的内容,受到思想和情感的感染。因此,让学生欣赏诗歌时,可以抓住诗歌中的画面和气氛,也可以根据作品中的描述性语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联想去理解、感受,和诗人取得情感共鸣,或通过想象再造形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享受诗人的情趣。例如,曹操的《观沧海》,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虚拟了一个极其广阔的意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此时,只要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以及诗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展开联想和想象,就不难理解诗人借大海吞吐如日月星辰的意境,感悟到诗人那种为国家统一的宏伟抱负和博大的胸襟。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常常是思维异常活跃,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任意驰骋。那么学生也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用联想和想象去主动地感受、认识、补充、丰富诗歌的意境,享受诗歌无限的情趣。
其实,诵读吟咏、探究意象、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笔者指导学生欣赏诗歌时,一定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吟咏中,抓住妙字佳句,捕捉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借助联想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作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对接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享受最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美趣。
“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呼唤语文课堂形式的理性复归
汤其虎 丁卫东(射阳外国语学院,江苏射阳224300)
随着课改的深入,笔者欣喜地看到,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各种新思维、新理念不断涌现,各种新课例、新方法令人目不暇接。但静下心来不难发现: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种种“创新”“改革”已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轨道,与新课标理论指向形似神异、貌合神离。诸多做法热热闹闹,但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笔者认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的“绊脚石”。
1 课堂形式:在徒有形式的合作学习中热闹非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
笔者认为,那种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火花迸发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由思考的能力和合作研讨的精神,有利于激励竞争,激发创新,是语文教学在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后的必然选择。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只求互动效应。有些老师在学生缺少阅读准备的情况下组织小组讨论,导致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肤浅片面;有的老师备课不够充分,设计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有的老师对有层次与难度的问题一带而过或满足于结果的硬塞,淡化思维过程的导引和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有的老师满足于热闹的形式,动辄“讨论”“合作”,似乎没有“合作学习”便不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种种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未能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重要,将品读、感悟、玩味、思索、涵泳等内化过程弃之一隅,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课。
笔者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因此教师在操作中要做到:一要设置有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二要把握时机,让学生在与文本初步对话,对研究的问题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组织合作讨论;三要教给合作学习的方法,制定评价机制,努力克服合作学习的无意义、无实效的行为;四要全程掌控,相机点拨,引导合作学习始终在一个可调控与可牵引的状态下进行。
2 课堂评价:在言不由衷的表扬中偏离方向
传统教育木然、刻板,似乎总是在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新课改提倡要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多鼓励学生、赏识学生。于是,教师的态度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在课堂上,“你真棒!”、“你真聪明!”、“掌声鼓励!”、“你太伟大了!”等褒扬之语俯拾皆是,有时学生答对了最简单的问题也不惜“隆重”夸奖,甚至时有小奖品“物质刺激”。
笔者认为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过分“苛刻”,表扬过分“吝啬”固然不行,但也不能矫枉过正。这种打着“以人为本”外衣的廉价表扬光照顾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模糊之处,不当之处视而不见,不予纠正,会导致学生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客观上造成知识误区与学科缺陷,长期以往,会使学生对讨论和发言失去兴趣。超值的奖励也会让学生“迷失自我”,并产生预期奖励的心理,而忽视了语文学习本身。小奖品的出现,则使原本处于老师、学生、文本间精神对话状态的一个朴素的课堂杀出了一个不容小视的物质元素,多出了一丝功利性的诱惑色彩。这种“物”的参与延长甚至阻止了学生走向自主、自律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