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22日,苏军总参情报总局(格鲁乌)上校潘科夫斯基刚走出莫斯科国家科技委员会大楼就被克格勃逮捕了,随后这个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泄露苏联最高机密的“世纪间谍”受到起诉并判处极刑。所谓“从谍必留痕,留痕必显形”,克格勃究竟如何发现蛛丝马迹呢?这要从“芝麻开门”行动说起。
秘密监视
潘科夫斯基当初在军队里发展不错,本人也很上进,但1960年因家族问题(其父曾是反苏白卫军)没被单位公派去印度工作,他就性情大变,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白干了,痛恨上级在自己春风得意时来一记闷棍。之后,潘科夫斯基利用公务接待外宾之机,同以外交官身份作掩护的英美特工接上线,出卖国家机密。但在1961年12月30日,他私自同英国驻苏外交官之妻奇斯霍尔姆秘密接头,被克格勃第二总局发现,旋即被纳入监控视线。
按照第二总局局长格里巴诺夫中将指示,克格勃特工基谢廖夫和约诺夫在潘科夫斯基邻居家阳台安放遥控摄像机,发现目标经常捣鼓收音机,调到一定波段后边听边记录。为了更好地固定犯罪证据,特工出钱请潘科夫斯基的楼上住家去黑海疗养,然后在他家地板上钻个洞,装上微型潜望镜,在两周里,发现潘科夫斯基用著名的米诺克斯微型相机翻拍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该相机是克格勃反间谍工作中常见的“战利品”,潘科夫斯基在平时工作中绝对碰不到。
尽管有这么多线索和证据,但格里巴诺夫不敢下手,毕竟潘科夫斯基是格鲁乌的人,况且老婆又是莫斯科军区政治部主任加帕诺维奇少将的女儿,是个有背景的人。他只好向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汇报,然后请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几经周折,克格勃终于拿到搜查许可,但提法很滑稽,叫“为了有可能发现潘科夫斯基上校未经许可地在家里处理秘密材料之事,可以秘密入户搜查”,可见如果挖不出铁证,克格勃可得“吃不了兜着走”。
调虎离山
为了拿到铁证,第二总局副局长帕绍利科夫上校想出绝妙的“芝麻开门”计划。第一步要让潘科夫斯基及其妻女离开,为此生物专家将刺激性物质喷涂到潘科夫斯基的办公室桌椅上,导致其皮肤生出湿疹,只好去医院看病。接诊医生根据克格勃的指示,对病人说这是传染病,你们全家人都得住院检查,这下子,可就“调虎离山”了。
但负责搜查的基谢廖夫和约诺夫却懊恼地发现,潘科夫斯基一家住院后,他的母亲克拉瓦却来帮儿子看家。表面看,她是个安分的外省老妪,但在基谢廖夫和约诺夫眼里,这是个疑神疑鬼的妇人,很难对付。克格勃不能把克拉瓦诓到警察局、医院或房管处,因为对方看不到真实合理的理由,肯定会疑窦丛生,拒绝离开,即使如愿离开,也不能确定她在外面呆多长时间,而时间太短,根本无法对潘宅仔细搜查。
通过窃听监视,两名特工得知克拉瓦有一天上午要去中央市场买水果,然后去医院看孙女,但满打满算,克拉瓦在外时间不会超过两小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机械门锁如果被撬过总会留痕迹,潘科夫斯基是受过训练的军官,如果一回来发现门锁被撬,自然会产生警惕。
戏中有戏
约诺夫灵机一动,何不找扒手帮忙?通过内部关系,内务部刑警处长帕维尔·康德拉绍夫大尉推荐了“特级扒手”阿利克·涅波罗奇内,此人曾因盗窃外国游客钱物被抓过,后来金盆洗手,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阿利克乘坐克格勃的车来到中央市场,经指认潘科夫斯基的母亲后,他便假装也在挑水果,故意靠近目标。阿利克掏出削尖的半卢布硬币,切开老妇人的背包,刚把梦寐以求的一串钥匙连同钱包收入囊中,就听见有人大喝:“坏蛋!好大的胆子!”顿时,周围见义勇为的市民就把阿利克控制住。此时,一辆乌阿兹牌警车恰好驶来,将阿利克、热心市民和克拉瓦带往派出所,讯问、记录、当面对质……完事后,民警要求还原现场,又把他们拉回中央市场,让受害人、扒手和目击人按原位站好,叫他们挨个回忆谁当时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整个一套下来,耗时足足5小时!克拉瓦手里握着钥匙串和钱包,从警局出来时咒骂道:“太不像话了!我只是出来给孙女买点草莓!叫你们不得好死!”
可在此期间,基谢廖夫和约诺夫已在潘科夫斯基家里收获满满,共找到3部米诺克斯相机、口述录音机、密码表、通信指南及好几卷外币(价值1万金卢布)。两周后,特工从潜望镜里发现,潘科夫斯基正翻看冒用别人姓名的出境护照,看来他想溜了。谢米恰斯内立即与中央协调,决定实施抓捕。随后的调查发现,潘科夫斯基在18个月里向英美提供5000多张绝密照片,出卖几十位境外特工姓名,供出苏联现有导弹核武器的准确数据,这导致苏联在古巴危机完全落于下风,蒙受耻辱。
面对证据,潘科夫斯基不得不乖乖认罪。1963年5月11日,潘科夫斯基被判处死刑。5月16日,潘科夫斯基被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