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2008年第1-2期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黄金铸造,因而向所属各县索取黄金,却从未铸佛,而是把所有的黄金拿到了自己家里,因此被百姓们称为“金总管”。完颜秉德出朝考察官吏是否廉洁,斜也因贪赃被免去官职。
海陵王完颜亮篡夺了皇位,他的皇后徒单氏是斜也的女儿,斜也因此又被任命为会宁府长官,并封爵为王。不久便被拜为平章政事。海陵王到胡剌浑水出猎,斜也负责编排打猎的围场,凡是平日与他不和的人,他都予以杖击。海陵王曾对宰相说:“斜也担任宰相,并不是我有私情。我听说有关军国大事,凡是斜也的意见,爱卿们都不接受,难道他千虑就无一得吗?”其他宰相都没有说话,只有温都思忠列举数事为例回答说:“某件事本应当这样,斜也却说应那样,毫无根据地提出不同意见,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一点儿都不了解。臣下曾在康宗朝任官,几朝的宰相也没有像斜也那样专权自恣的。”海陵王沉默表示同意。斜也在官府大堂杖击令史冯仲尹,遭到御史台弹劾,被海陵王杖击二十。斜也的猛安部中有一名叫撒合出的人,报告说斜也强取本部人的财物,海陵王命令侍御史保鲁立案调查。保鲁却不顾事实,海陵王将保鲁处以杖刑。并任命撒合出为符宝抵候。
斜也的哥哥定哥娶太祖的长女兀鲁为妻,定哥死时没有儿子,便以幼弟的儿子查剌作为自己的后代。斜也图谋哥哥的家财,强娶兀鲁为妻,两人关系却不和睦,兀鲁曾经骂过斜也。斜也的妾忽挞与兀鲁的关系也不好,于是在海陵的王后徒单氏那里谗毁兀鲁说:“兀鲁怨恨皇帝杀死了他的哥哥宗敏,曾口出怨言。”正巧韩王完颜亨改任广宁府尹,各位公主和宗室妇女都前去向完颜亨的母亲道贺,兀鲁也去劝慰,忽挞又诬陷兀鲁有怨言。海陵王命萧裕立案讯问,忽挞受到徒单后的宠幸,见证人都不敢说话,于是便把兀鲁处死了,斜也因此把查刺的家财全部夺走,大定年间都予以追回改正。海陵王因为兀鲁对皇帝有怨言,斜也不上报,又把斜也处以杖刑,免去他所任的官职。不久又复官为司徒,进拜为太保,负责三省事务,兼任劝农使,又进拜为太师,封爵为梁、晋国王。
贞元二年九月,斜也随同海陵王在顺州打猎。正要打猎时。听说斜也去世,当天便停止打猎,亲临治丧,为斜也选择墓地,派使臣负责修筑墓室。及至下葬,又赐给拇(木复)车,海陵王及皇后亲率百官祭奠,赐予谥号为“忠”。正隆年间,改封为赵国公,又进封为齐国公。
14.①问一问。②这首词的主旨是惜春。词的上下片都采用设问的形式,道出作者寻觅春迹的痴情,且将一个极平常的留春旧题点化得趣味盎然、生动可感。
15.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
16.①家乡山水的孕育,故土灵气的熏陶;②仕途的挫折使他更加专力填词;③与下层市民的亲近与融洽使他尽情挥洒艺术创作之美(意对即可);④对文学创作的酷爱。(答对三点即可)
17.一是说明贫苦而自由的平民生活成就了柳永的才华,使他赢得世人的喜爱;二是衬托柳永仕途的不得志,表现其怀才不遇的遗憾。(意对即可)
18.用词句来概括柳永的经历;说明柳永一生遭遇坎坷;词人感情丰富,才华横溢;是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写到三点即可,每点2分。)
19.B D(B项应为虚实结合;D项“伟大”不对。)
六、
20.陆游——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1.包拯:(999-1062),宋代大臣。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北宋仁宗时进士。曾任州、县官,后升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他为官刚直不阿。他主张对外严修武备,精选将才,招募义勇,广储粮食,以抵御外侮;对内抑制宦戚特权,选用贤俊,广开言路,整饬吏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强调立法必须既要对国家有利,又要对百姓无害;反对随意变更法令,主张务德慎利。明正赏罚。他严格执法,铁面无私,敢于摧折权贵,为民伸冤。包拯在后世被广为称颂,民间誉为包青天,并编有许多颂扬其事迹的文艺作品。
22.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路上奔忙,却失去了观看两旁美丽景色的机会。
23.作文(参照2007年高考试题作文评分标准)
模拟试题(八)
一、
1.C(相:xiang)
2.B(截然:像割断一样,形容界限分明的样子;迥然,差得很远的样子。掩盖,只指遮盖;掩饰,还指用手段来粉饰(缺点、错误等)。偶尔,指间或,有时候;偶然,更强调“事情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了”的意思。无所适从:不知听从哪个好,指不知该怎么办;不知所以: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3.D(A项“不仅”位置不当,并使“许多人”存在歧义。B项“这样”使用不当,可改为“否则”。C项“一人”歧义。)
4.C(引号内的句号要放到引号外。)
二、
5.B
6.A(B项:代词,那样;助词,表希望。C项:代词,……的人;助词,表停顿。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7.C(“开山又易水土流失”不正确。)
8.B(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信息的筛选。可采用排除法判断。⑤和⑥讲的是开垦荒山的弊端,排除C、D;②是说不开垦荒山的好处,再排除A。)
9.翻译
(1)现在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用锄头和犁耙疏松山上的泥土。
(2)这是为了开垦不长五谷的土地,而损害了能生长粮食的田亩;有利于不纳赋税的贫雇农,而削弱了纳税的地主。
(3)所以记下来以等待熟悉百姓事务的人。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为董文恪先生写记述其家世和生平的文章,看了他的全部奏议,他在任安徽巡抚时,向皇帝上书奏请批准棚户农民开发山地的事情,非常着力,大致意思是说:和棚户农民互相攻击的人,都沉迷于风水迷信之说。甚至有的用数百亩的山地,来保护一口棺材的土穴,违背典章制度,荒废山地收成,因此不可以照此实行。而棚户农民能够在崇山峻岭,人迹不可到达的地方进行艰苦的劳动,吃粗而无味的食物,开山种植宜于旱地生长的庄稼,用来辅助稻谷和小米的不足。没有闲散的百姓,也没有不获收成的土地,对于策略来说非常有利,不可以禁止,以免引起乱子。我看了他的奏议,认为是对的。
等到我来到宣城,问乡人关于棚户农民开山的事,都说没有开过的山,土石坚固,草和树长得茂密。腐烂的树叶积聚数年,可有二三寸厚,每到下雨,雨水从树上流到腐叶上,再从腐叶流到土石上,经过石缝一点一滴下滴成为泉水,这种泉水往下流比较缓慢,并且水流下去山土不跟随着一起流失。水流缓慢,所以地势低下的田地受到水流也不会造成水灾;而半个月不下雨,高处的田地还能受到泉水的渗透和浇灌。现在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