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

必读经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诠味历史

乾隆时期有哪些让你惊掉下巴的冷知识?

时间:09-28来源:作者:点击数:

比起诸如“刘墉斗和珅”“纪晓岚斗和珅”等在野史里很红的“乾隆年间大事儿”来,作为中国古代史上一个话题很多的年代,六十多年(包括乾隆做“”)的“乾隆时代”,让人吃惊的事本就不少,下面这两桩科技经济方面的大事,不但够“冷”,且对历史的影响,也值得我们深深思考。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一、乾隆助推了“闯关东”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清代历史上一桩人口迁移大事,就是“闯关东”。从清朝立国起至近现代的三个多世纪里,一代代来自中原各省的农民跋山涉水进入东北大地,然后顽强的扎根垦殖,终于令清初时“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东北大地,变成了近现代中国经济版图里的“重头”。但在清初的时候,“闯关东”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死事”。康熙年间起,清王朝就不停颁布禁令,禁止内地百姓进入“龙兴之地”,长期“永行禁止流民”,几乎见着就杀。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但就是从乾隆年间起,这件“死事儿”,却开始松动了。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由于雍正时代“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乾隆登基后,也赶上了中国“人口大爆炸”的时代。雍正帝在位的最后几年时,中国人口就突破了一亿四千万,乾隆登基才二十七年,人口又突破了两亿,到了乾隆五十五年,更是冲破了三亿大关。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粮食压力可以想。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特别是毗邻东北的山东地区,人口粮食压力尤其重。在鸦片战争以前,山东的人口早已突破三千万人,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人口密度更高居全国第一。虽然乾隆年间,清王朝曾多次以优惠政策鼓励垦荒,但山东河北等省的农田早已垦完,人口却依然高速增长。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外加山东又是清代土地兼并的重灾区,以郑板桥的话说“绕郭良田万余顷,大多归并富豪家”。大量“少地”“无地”农民,为活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外闯。哪怕在“禁令”最严的康熙年间,山东巡抚就叹息说“今见山东人民逃亡京畿近地及边外各地甚多”。康熙晚年时,冒死进入东北的山东百姓,已有十几万人之多。每个人,几乎都是一段九死一生的经历。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而更严重的后果是,流民们今天能冒死闯关东,倘若这条路也彻底堵死,明天就能冒死造反。清王朝别说“龙兴之地”保不住,江山很可能也要玩完。所以对这事儿,乾隆也就看开了:乾隆五年起,乾隆帝就破天荒宣布,命令已进入关东的“流民”们入籍。乾隆七年北方大灾,乾隆又下令开放了山海关,仅这一年就有近五万内地百姓蜂拥入东北。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而在整个乾隆时代里,“闯”入东北的内地各省百姓,总数在百万人以上,东北的移民人口增长到空前的一百八十万,是为“闯关东”时代的一个高潮期。昔日荒芜的东北大地,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仅乾隆十八年的吉林泰宁县,耕地就暴增到一万六千多亩。盛京的耕地面积竟达到三十一万垧(一垧地等于十五亩)。甚至昔日荒凉无比的黑龙江地区,也涌入了大批内地百姓。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而这样的“移民潮”,也并非只在东北一地。有了这示范,整个乾隆年间,内地各省的农民都开始“闯”了:陕西河北山西地区的农民,进入内蒙草原垦殖。仅从古北口进入草原的百姓,就有十多万户。以乾隆的话说,这是“彼此两便,事属可行”。类似的景象,也发生在南方,广东、福建、贵州、云南各省百姓,也大量涌入四川地区。为防地方官阻拦,乾隆还特意下令告诫:“正宜思所以流通,以养无籍穷民”。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可以说,就是在这半个多世纪的乾隆时代里,乾隆对于农民人口流动问题,确实保持着“所以流通”的思路。以眼光论,真是比清朝诸多“明君”高明不少。而以成就论,更是推动了中国古代史上又一个人口流动高潮。人口压力巨大的清王朝,也得以扛过这个考验,进入到其立国后的全盛时代。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实事求是说,这确实是乾隆帝这辈子,一桩低调却意义深远的贡献。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二、乾隆的“科技大派送”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但比起乾隆帝在“农民流动问题”上的开明态度,乾隆一直被人诟病的,却还有他“闭关锁国”的顽固思想:雍正时期的四个通商口岸,他在位时变成了广州“一口通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标志,昔日赚足全世界钱的中国丝绸,更被乾隆多次“限制出口”。就连来广州做生意的外国人,也遭到严密监视,生活住宿都被限制。但乾隆真的保守吗?恐怕有一群外国人,一定会坚决反对——乾隆年间的“外国科技间谍”们。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因为,乾隆时期,中国另一桩大事,就是大量中国传统产业技术的“泄密”“外流”。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乾隆在位的十八世纪中叶,正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时期,对中国先进工农业生产技术的渴望,更是望眼欲穿。猴急的欧洲政要们,更是想到了“偷儿”。1765年,法国财政大臣杜尔果,就给去中国传教的传教士们下了硬任务:要求弄清包括中国造纸、印刷、农艺、饲养、栽种等四十五项产业奥秘,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窃取核心技术”。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这么“硬”且“工作量浩大”的“学习任务”,摊上的又是对外国人千防万防的乾隆时代,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这些传教士们呢?完成的却是相当轻松。比如传教士韩国英,就详细学到了清王朝棉花栽培水稻种植等技术,不但绘出了详细说明图,还带走了珍贵种子。传教士钱德明也记载了大量珍贵文献,今天还收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中国的“巨幅纸”等技术,也几乎都被“学习”走。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可以说,1840年后,那“洋米洋布洋棉”冲击中国市场,冲垮各地传统手工业的一幕,就是从乾隆年间起挖的坑。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这么多珍贵技术外流,乾隆难道没觉察吗?说到底,就是没有这个意识。在乾隆君臣眼里,产业技术永远是小事。这些外国人的活动,因此连“神神秘秘”都算不上,几乎都是在清朝官员的眼皮底下,大模大样“顺”走。典型的,就是茶叶技术的外流。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在1840年以前,清王朝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中国茶叶更是欧洲最“刚需”的货物。特别是爱喝茶的英国,乾隆晚年时每年至少要从中国买走六百万磅茶叶,喷香的中国茶叶,也就成了吸金神器,每年赚走欧美国家大量白银。如此丰厚利润,也叫英国人红了眼。于是乾隆晚年英国马噶尔尼使团访华,虽说访华的目的碰了壁,但对茶叶,依然没死心——“顺”几棵中国茶树苗。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但恐怕连马噶尔尼自己都没想到,这事儿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虽然马噶尔尼这一路,都有清朝官员陪同,一举一动都被监视。但当马噶尔尼一路参观各地茶叶产地,把中国茶叶的生产流程看了个满眼时,陪同的清朝官员竟没有丝毫阻拦,反而还热情配合,以马噶尔尼自己的话说:“多亏新任广州总督的好意,我与他一起穿越了中国最好的产茶区。”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结果就是:中国极为珍贵的茶叶种植生产技术,就以这“轻松”的方式外流,变成了近代让印度人赚足利润的“印度茶”,活活抢走了中国的市场。参考接下来,近代中国的苦难,更可以说这“慷慨一幕”,又是多么痛苦的领悟——缺少了正确看世界的眼光,满以为“安全”的封闭意识,却是连自家的茶,都没保住。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参考资料: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白新良《乾隆皇帝传》、杨丽丽《历史上的大移民》、张宏杰《饥饿的盛世》HEN城东书院※故事汇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