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邵逸夫约他在国宾酒店大堂见面,他马上顿悟
事情机密,不同寻常。
作为邵氏的头牌导演,见老板自然是去办公室,就算出去喝茶,也是在香港电影人齐聚的半岛酒店。
见面后邵逸夫开门见山,说
“雷蒙(邹文怀的英文名)要走,是留住他还是放他走”
他略一思索,
用手蘸着杯中的酒,写了一个“放”。
而早在几天前,
邵氏的第二话事人邹文怀也曾找过他,
谈及邵逸夫疑心太重,自己打算离开,并寻求他的意见。
第二天他给邹文怀送去一幅亲笔写的字:
知己酒千斗,人情纸半张;世事如棋局,先下手为强。
此人便是香港电影的一代枭雄,武侠片开山鼻祖:
张彻。
张彻
01、曾被指是小白脸导演,电影作品屡次让老板烧掉
张彻原名张易扬,生在杭州,长大在上海。
1948年底,
受民间流传吴凤取义成仁的故事影响,他写下人生中第二个剧本《阿里山风云》
,并挂名导演。
一行人浩浩荡荡从上海出发开赴台湾拍摄外景,
那年张彻仅26岁,意气风发,少年得志。
张彻
然而巨变只在须臾之间。正当拍摄进行得如火如荼时,
突然传来消息:上海,解放了。
电影还在继续,并且资金充足。只是剧组的几十号人包括导演在内,一时不知道老板是谁了。
电影拍完了要交给谁,在哪放,这些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最后由台湾一家民营制片机构万象影业接手,电影这才有机会面世。
该片也被称为台湾当地拍摄的第一部“国语片”。
《阿里山风云》
影片的主题曲至今仍被传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作曲人便是张彻。
电影总算有了着落,但外景队的工作人员却还没有着落,回家成了最大的问题。几十号人只拿到了十张船票。
张彻叹了口气,“不回了”。
留下来的张彻开始了从政生涯,据他自己所讲曾官至蒋经国的秘书,不知是否属实。
不过从政的日子让他苦不堪言,最后因政坛风波,逃到了香港。
右一,张彻
张彻当时的女友是香港国泰公司的头牌性感女星:
李湄。
李湄在国泰可谓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
当红女星不说,更是专职编剧、制片人。
所以张彻刚一到港,
便有机会坐上了导演的宝座,
执导出自己到港后的处女作《野火》。
《野火》的监制,主演,甚至主题曲的演唱都是李湄。
张彻女友李湄
电影拍完后,
国泰的老板扬言要把底片烧掉。
简直是差得要命。
电影没火不说,还惹来一身腥。
一时间“李湄在台湾找个小白脸当导演”的新闻便铺天盖地了。
外加当时国泰的几位导演易文、王天林(王晶之父)、唐煌到李湄的家门口集体抗议。
张彻签约国泰公司的梦想也化为了泡影,这对情侣也走到了尽头。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张彻在港颓丧至极,一度连饭都吃不上。
只得改名为“何观”在报上写影评为生。
张彻的影评生涯几乎骂遍了当时香港生产的所有电影。
从电懋出品到邵氏出品,一律口诛笔伐。当然,把他赶走的国泰公司更会被他特别照顾。
张彻写影评
张彻文笔之犀利,给他吸引了不少读者。
更重要的是他对当时香港电影市场的弊端,以及整体走向的问题上,的确发表了不少独到见解。
于是电懋与邵氏同时给他抛去了橄榄枝,意为让他不要再骂了,
来干点正事,写几部剧本。
1957年,张彻签约电懋,从事电影剧本创作。
电懋期间,张彻反响平平,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因为同期电懋签约的人中,还有另一位编剧,
名字叫张爱玲。
张爱玲
一年合约期满后,张彻果断离开电懋改签邵氏。
但仍不得志。
当时邵氏的头牌导演是李翰祥。李翰祥曾在报上称,张彻来邵氏是他推荐的。
张彻看后以为有提携自己的意思,立即呕心沥血为李翰祥写了个剧本《一毛钱》。
李翰祥看后,把剧本往邹文怀的桌子上一拍,
嚷嚷道“这叫做什么剧本”,
扭头走了。
从此张彻的影评上便多加了一个人:
李翰祥。
李翰祥每出一部作品,张彻调侃一部。并且是先捧后骂,更显真实。
张彻
因为当时两人地位悬殊,基本没有见面的机会,张彻也只能将怒气斥出于文字。
香港的五六十年代,无疑是李翰祥的天下。一部《貂蝉》掀起了香港近20年的黄梅调热潮。那时的港片遍地都是黄梅调,
连张彻也跟风拍了一部《蝴蝶杯》。
这次不再是国泰老板,
而是邵氏老板邵逸夫要拿去烧掉。
年过不惑之年的张彻似乎在香港毫无立足之地。写剧本之余给徐增宏当副导演,整天仍被骂得狗血淋头。
张彻
02、独臂树雄风
1963年,黄梅调巅峰之作《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映后,
李翰祥声名大振,一时成为香港呼风唤雨的天之骄子。
邵氏的对手电懋公司已看出李翰祥的野心,便给他送去一封信:
工字永远不出头,怎可一生做马牛;有风若不驶尽哩,无风有哩也发愁。
李翰祥被说动了,于是脱离邵氏,
赴台创办了国联。
李翰祥创办“国联”时
李翰祥走后,邵氏年轻一辈的导演中再无绝对的头牌,新人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后来影坛的“绝代双骄”,
张彻和胡金铨都是这时起来的。
同年,张彻在邵氏开始招聘身强体健有武术基础的男演员,
武侠片开始萌芽。
然而为什么当时邵氏会选择拍武侠片,张彻在回忆录中称
“连自己这个鼻祖,都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拍了。”
张彻在片场
其实张彻的武侠和李翰祥的黄梅调完全是香港影坛的两个极端。
黄梅调时期,
是香港影坛“重女轻男”的一个阶段。
那时整个影坛最火的全是女星,
男星都是陪衬。
只要女星选好,男星是谁都无所谓,都可以卖钱。
黄梅调兴起了十几年,观众看也看腻了。
加上跟风者甚多,粗制滥造数不胜数。大家对风格“阴柔”的黄梅调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可能是对“阴柔”风格的反弹,观众的趣味一时间转到了另一个极端:阳刚。
姜大卫、狄龙
所以张彻的出头,
完全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而张彻就是那个“英雄”。
1966年,张彻执导出首部武侠片《虎侠歼敌》,票房不俗。同年追拍《边城三侠》,票房高达八十余万,打破了同一时期黄梅调影片的票房记录。
两部影片的男主角便是1963年由张彻招揽而来,也是后来“张家班”的大师兄:王羽。
王羽
当年面试时,
王羽打了一套燕青拳和双刀,
深受张彻喜爱。后来有人进言,说王羽太叛逆,因为打架刚被游泳队开除了,张彻倒不以为然。
因为他就是喜欢这一类的。
1967年,由王羽担任男主角,第一次写剧本的倪匡为编剧,
张彻拍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独臂刀》。
王羽《独臂刀》
《独臂刀》让张彻一飞冲天,成为香港影坛首部票房过百万的导演。张彻一时也被
称为“张百万”。
《独臂刀》的成功,不仅改变了香港“阴盛阳衰”的影坛面貌。更开启了影响至今的香港武侠片的先河。
来港十年,43岁的张彻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03、晚年凄苦。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成名后的张彻,在邵氏的分量已远远超过了一位头牌导演。
公司的一些重大举措,邵逸夫都会跟他一起商讨,他也被称为是邵先生的智囊。
影响香港影坛发展史的重大事件:邹文怀离开邵氏,创办嘉禾。
张彻便是中间人。
张彻
张彻之所以鼓励邹文怀离开,赞同邵逸夫放邹文怀走。
一方面是邹文怀走后,邵氏就是他张彻的天下了,
对于刚来的方逸华小姐,张彻并未把她放在眼里。
另一方面,张彻希望在香港影坛能再出现一家影视公司对邵氏形成制约,
一家独大对电影发展并没有好处。
而这点只有邹文怀才能做到。
不过,邹文怀走后,张彻并没有想象中的得势。
因为方逸华小姐的能力远超过他所预料。
方逸华
邵逸夫与张彻商讨的另一件大事是:李翰祥的回归。
1972年,李翰祥创办的国联已名存实亡,
负债累累的他重回香港,拍了两部小成本的赌片后,稍有起色。以此为资本计划再回邵氏。
于是邵逸夫找到张彻,问张彻的想法。
张彻与李翰祥的恩怨自然是人尽皆知,而此时张彻已火的一塌糊涂,自然要表现出大人有大量的一点来,便同意了。
因为在张彻看来,
李翰祥就算回归也无法和自己平分秋色。
第一,黄梅调势头已去,凭借两部拼凑起来的“骗术片”,无论如何也比不过自己的武侠。第二,东山再起,听起来振奋人心。
但能在影视圈东山再起的人,至今还从来没有过。
不过,张彻这次又失算了。
李翰祥回归后,
并没有重拾黄梅调,也没有续拍自己的“骗片”。而是风格一转,拍了风月电影。
回归邵氏的第一年,
李翰祥便以《大军阀》雄居票房首位,打破了张彻的武侠片记录。
《大军阀》剧照
第二年张彻带领自己的“张家班”,
赴台创办了“长弓”公司。
公司仍由邵氏出资,但是自负盈亏,有票房分红。
“长弓”二字由金庸亲自题名,将“张”字分拆后的结果,有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的气势!可谓精彩至极。
又因为比较形象化且武侠味浓厚,令张彻爱不释手。
由左至右:黄霑、金庸、林燕妮、张彻、倪匡
也正是“长弓”公司,让张彻一直到临终都没有缓过来。
在长弓公司的几年,让张彻负债近千万(70年代),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常人遇此,可能干脆就跑路了,
但张彻却重回邵氏,为邵氏拍二十五部影片,以此偿还债务。
同样负债累累,同样回归邵氏,张彻却没有李翰祥这般幸运。
在回邵氏的几年,十几年,一直到去世,张彻再也没有东山再起。
李修贤、张彻、周星驰
1982年,李翰祥离开邵氏,
来大陆拍摄《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轰动一时。
大陆也给了最高的待遇,允许故宫实地拍摄,电影的道具用的都是真品。
第二年,在香港屡战屡败的张彻也
斗志昂扬地来到大陆,一部《九子母天魔》让他血本无归。
不久,张彻又想到新招数,把自己张家班的全部当红明星集结起来,筹拍一部《
上海滩十三太保》。
《上海滩十三太保》
没想到打电话到内地沟通事宜,自报家门时,却让他备受打击。对方问他:
“张彻的彻是哪个彻?”
张彻感到十分惊讶,
因为这个问题已经有近三十年没有人问过了。
他只得解释道
“是彻底的彻”。
这一刻让他清楚地明白自己真的老了。张彻晚年曾赠辛弃疾的词给弟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也充分说明这一点。
张彻晚年
不过曾经辉煌过的人想退下来又谈何容易。李翰祥也曾说过,
人的一些恶习“吃喝嫖赌”,假如决心大一点,没准能戒掉。但是让有过辉煌的人退出电影圈,姥姥都不行。
张彻晚年生活十分清苦,弟子们为他筹拍了一部《义胆群英》,赚的钱都给了他,前后共有一千万,足够他养老了。
可是张彻转手便投到了电影里,赔得血本无归,可见拍电影的瘾有多大。
电影《义胆群英》
2002年,获得香港电影终身成就奖三个月后,张彻孤独地死在了邵氏公司的宿舍内。
7月7日,张彻的葬礼在香港世界殡仪馆隆重举行,“张家班”的弟子几乎全部到齐。
灵堂正中央写了“影艺宗师”四个大字。
两边的挽联吸引了蔡澜的注意,问到这横联是谁写的,众人指了指泣不成声的黄霑。
黄霑说“没人肯写,只有由我来了。”
蔡澜说:“对的真好。”
赫然十个大字:
高山传天籁,独臂树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