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封闭房间里的对话
作者:杨德友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二零零五年十月十三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生于一九三零年十月十日)荣获二零零五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谈话掩盖下面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哈罗德·品特被公认为是继萧伯纳(一八五六至一九五零,荣获一九二五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英国最重要的戏剧家,影响了许多剧作家,甚至形成了品特风格。他生于伦敦东部哈克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裁缝。少年时代在二战期间和战后岁月度过。一九四八年,他在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一年,没有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七年他在剧团演出并开始写作,一九五七年写出第一个剧本《一间屋》,成为职业剧作家。到目前为止,他一共写作二十九个剧本,除了《一间屋》之外,主要还有《升降机》(1957)、《生日晚会》(1958)、《看管人》(1960)、《茶会》(1965)、《归家》(1965)、《虚无乡》等;他完成了二十一个电影脚本,包括改编法国名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福尔斯的《法国中尉女人》;他导演过二十七出戏剧。他一直不断有诗作问世,近年来写诗抨击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他的创作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由于作品风格独特,影响力大,他获得英国和外国多项文学大奖:莎士比亚奖(德国汉堡)、欧洲文学奖(奥地利维也纳)、皮兰德娄奖(意大利巴勒莫)、大卫·科恩英国文学奖、劳伦斯·奥利佛奖、莫里哀终身成就荣耀奖、二零零一年金笔奖等。
品特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家之一。荒诞派戏剧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尼采哲学和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两次大战的灾难给两三代人留下了巨大精神创伤,造成了幻灭感,信仰瓦解,理想破灭,令他们觉得现实动荡、冷酷、恐怖。作家们从存在主义观点出发,在作品中表现世界的存在和人的一切行为都没有意义,而且荒诞、无用,这一切又反映在人与人、与物、与自我等的关系之中。荒诞派戏剧作品的特点是一般不十分注重情节,人物形象不十分鲜明,经常出现梦幻、梦魇的神秘性场景,语言道白显得似乎枯燥乏味、唠叨、重复、混乱、答非所问,好像对话人物都有些聋哑痴呆。
然而,从文学上看,这种道白、对话的特点,正是品特戏剧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
品特对于英语口语的节奏具有诗人气质的听觉,他是运用这些停顿、双关语、沉静的大师,这些表达方式传达出言语的一种次要层次的语义,与第一语义常常对立。他说:“我们所听到的言语,是我们没有听到的内容的一种显示。这是一种必要的躲避,是一种强烈的、狡黠的、充满焦虑的或者嘲弄式的烟幕,把对方保存在其恰当的地方。真正的寂静到来之时,我们得到的回声,则更近于赤裸。有一种看待言语的方式认为,言语是为掩蔽赤裸而经常使用的策略。”在谈到文学语言的交际功能的时候,品特又说:“我们多次听到‘交流失败’这个令人厌倦、灰尘满面的词语,而且这个词语还被纠缠不休地粘贴在我的作品上。我的看法正好与此相反。我认为,在我们的沉默中,在没有说出的话语里,我们表达得很好;实际的情况是,为了把我们自己守卫严实而做出连续不断的逃避,极度努力后卫。表达太令人胆战心惊。深入某一个人的生活太令人惊恐。向他人揭示我们内心的空虚是一种太过令人不寒而栗的尝试。”戏剧的确是对话语言的艺术。
批评家洛易斯·戈顿说:“看待品特戏剧的一种方式是说,这些剧作是掩遮赤裸的戏剧策略。”
品特戏剧作品的人物多为小人物、无业游民、职业暗杀手、寄生虫,没有明确性,往往模糊不清;他的戏剧作品的“剧情”、环境、背景、情节、细节也常常是隐约惚恍的。穷人陋室或者低级客房常为背景,品特说:“两个人憋在一间屋子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对付一个房间里的两个人。幕布升起,这意味着提出一个包含各种答案的问题。这两个人在这间屋子里会发生什么事情?……显然,他们害怕屋子以外的东西。屋子外面是一个向他们倾压过来的、可怕的世界。对你和对我也都是同样可怕的。”这常常象征着人们生活经验的相当大的一个方面。
《升降机》是品特的一出独幕剧,写于一九五七年,一九六零年上演,后来英国广播公司排成电视剧推出。“升降机”是指饭店上下层送饭菜和收送餐具、菜单等用竖井般小通道中上下运动的小平台或者箱子,有点像电梯,用人工或者电力操作。在英语中这个词是dumb waiter,字面意义是“哑巴服务员”,很生动,在这里作为标题有双关语和象征意味,因为哑巴沉默,而沉默常常包含有很多意思,又有神秘感。
《升降机》的故事是:两名杀手,本和嘎斯,在一家旅馆地下室里等吩咐,本稍年长,正在看报,还朗读他觉得有意思、其实有伏笔意向的消息。嘎斯在屋里不安地走动,不断地抱怨,似乎又良心发现,表明上次的牺牲品,一个女孩,依然萦绕脑际。他像是后悔干了这一行。
屋子后墙里是一个升降机。随着订菜单的来临,气氛逐渐紧张。嘎斯不断地向本提出问题。他们以为这里原来是咖啡馆,又是厨房,订菜单中甚至还要中国菜竹笋和叉烧肉。他们竭力服务,以为有一个神秘人物正在试探他们。嘎斯依然问题没完,本总是爱答不理,又有几分在窥探他。他们互相警惕。
嘎斯出去打水喝,升降机的对讲机下降。本注意听,从他的话里可以得知那牺牲品已经到来。嘎斯回来时已被扒去外衣,解除武装。原来他正是本受雇谋杀的对象。
这个故事是对于老俗套杀手匪徒故事体裁的一种讽刺模仿,但是显示出了上文概述的品特的戏剧特征,尤其是语言与环境的特征,细读之下,颇有韵味。
二零零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附:
升 降 机
(独幕剧)
[英国] 哈罗德·品特/杨德友 译
人物:本,嘎斯
场景:地下室一间。两张床,紧靠后墙。两张床之间有一送物小门,关闭。左方的门通向厨房和卫生间。右方的门通向过道。
本躺在左面的床上,正读一张报纸。嘎斯坐在右边床上,系鞋带,很费劲。两人都穿衬衫和有背带长裤。
静。
嘎斯系鞋带,站起,打哈欠,开始慢慢走向左门。他停步,看地面,蹬蹬脚。
本下挪报纸,观察他。嘎斯弯下腰解开鞋带,慢慢脱下一只鞋。他看鞋的内部,拿出一个压扁的火柴盒。他摇动并查看火柴盒。二人目光接触。本翻动报纸,阅读。嘎斯把火柴盒放入衣兜,弯腰穿鞋。他系鞋带,显得笨拙。本下挪报纸,观察他。嘎斯走到左门前,停步,蹬蹬另外一只脚。他弯腰,解开鞋带,慢慢脱掉鞋。他察看鞋的内部,取出一个压扁的香烟盒。他抖动并细看烟盒。二人目光接触。本翻动报纸,阅读。嘎斯把香烟盒放进衣袋,弯腰,穿鞋,系鞋带。
他向左迈步。
本把报纸扔在床上,凝望他后背。本拿起报纸,仰卧,阅读。
静。
左方抽水马桶链拉动两次,但是冲洗不灵。
静。
嘎斯从左门上,在门口停步,挠后脑勺。
本扔下报纸。
本 喂!
(拿起报纸。)
这是怎么回事?你听着!
(指着报纸)
一个八十七岁老头想要穿过一条路。可是路上车多,听明白了吗?老头不知道该怎么穿插着钻过去。所以他在一辆卡车下面爬。
嘎斯 他怎么着?
本 在一辆卡车下面爬。一辆停着不动的卡车。
嘎斯 那哪儿行呀?
本 卡车发动了,从他身上开了过去。
嘎斯 这叫什么事呀?
本 报上这么说的嘛。
嘎斯 去你的吧。
本 让你听了恶心,是不是?
嘎斯 是谁给他出的这馊主意?
本 八十七岁老头子在卡车下面爬!
嘎斯 没有人相信。
本 这报上说的,白纸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