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30日11时32分,6名阿拉伯人裹着衣服,神色紧张地走向位于伦敦南肯辛顿区王子大道16号的伊朗驻英国大使馆。负责使馆警卫工作的洛克警官发觉了6人的异样,大声喝止其接近,6人果然不是善茬,速度非但没减,还掏出隐藏在衣服中的枪支向洛克警官开了枪,洛克警官还未反应过来便被6人挟持进了使馆,好在洛克警官使用随身携带的报警器向指挥部发出了信号。
听到枪响的使馆人员乱作一团,开始争相逃命,2名女子从使馆后门逃出,1名男子从办公室窗户逃出,1名男子从楼梯间的窗户逃脱时摔倒受伤,又被阿拉伯人拖回了使馆,其余使馆内的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都被6名阿拉伯人集中在了大厅,共26人,其中使馆工作人员16人、办事群众6人、英国广播公司记者2人、警察洛克和厨师莫里斯。这是一起恐怖劫持事件,6名恐怖分子来自伊朗分裂组织“阿拉伯民主革命解放阵线”,要求伊朗政府在24小时之内释放关押的同伙,否则将杀死所有的人质并炸毁大使馆,借此机会颠覆伊朗霍梅尼政权。这是一次伊朗人内部的大火并,只不过地点选在了伦敦。
伊朗外交部长明确表态“绝不向恐怖分子屈服”。
接到洛克警官报警信号的指挥部迅速反应,命令使馆附近的警察迅速清理疏散使馆周围的群众,封锁现场,狙击手在制高点建立狙击阵地,技术队开始设置监控监听设备,现场指挥部也在使馆隔壁大楼建立了起来,谈判专家开始与恐怖分子谈判。考虑到事件的严重性,指挥部申请军方特种部队的支援。15时左右,由国防部、外交部、警察局、内政部、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等部门组成的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全权负责事件的处置。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做出指示:争取和平解决事件,准备好使用武力攻击,严惩恐怖分子。
听到消息的媒体记者们也蜂拥而至,警察只好将记者集中在大使馆西侧约一百米的位置,一方面为了维持现场秩序,另一方面也防止记者拍摄的营救准备工作的影像被恐怖分子从电视中看到。
军方担此大任的是大名鼎鼎的特别空勤团(SAS),被誉为现代特种部队的鼻祖。在得到国防部正式命令前SAS的指挥官罗斯中校就从其他途径得知了伊朗大使馆被劫持的消息,命令队员进行作战准备,自己前往现场进行侦察。5月1日凌晨,约20名SAS突击队员秘密来到大使馆附近的一处废弃房屋进行作战准备,后又秘密转移至与大使馆相邻的建筑。行动方案有两个:一是当使馆内有突发情况时,突击队员使用大锤砸开一楼窗户进行强攻;二是了解清楚大使馆内情况后,等恐怖分子精神松懈时进行攻击。
警方的监视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使馆的烟囱、隔壁建筑的墙壁都被技术人员打洞放上了窃听器和监视探头,为隐蔽打洞声响,警方安排燃气公司的员工在附近街道打钻,安排进出伦敦的飞机在大使馆上空盘旋,成功麻痹恐怖分子。
1日早晨,恐怖分子释放了1名妇女,情绪开始变得急躁。而早些时候人质中的1名记者克莱默痢疾复发,恐怖分子要求警察派医生检查,警察考虑到恐怖分子情绪不稳定遂拒绝了这一要求。11时15分,无奈的恐怖分子只得将克莱默释放,因为恐怖分子提出的要求一直得不到满足,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对于警察来说,被释放的克莱默是了解使馆内部情报的重要来源,很快就从克莱默口中得知了恐怖分子的人数、位置、枪支类型和数量、人质数量和关押位置、使馆结构等重要信息,恐怖分子共携带5支手枪、1支左轮手枪、1支冲锋枪和数枚手雷,不清楚有无爆炸物。
不久,事发当天正在休假的使馆管理员被找到了,此人对使馆的结构非常熟悉,帮助突击队制作了简易模型进行临战训练,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使馆地上有5层,地下有1层,墙壁均为大理石构成,1楼和2楼的窗户都是防弹玻璃,大门后面还有一个钢制安全门。这意味着突击队第一个行动方案并不可行,因此突击队根据最新的情报马上修改行动方案并进行训练。
14时,恐怖分子要求的最后期限到了,但无论是伊朗还是英国均没有满足恐怖分子的要求,恐怖分子也没有枪杀人质,转而更换了条件,头目萨利姆要求英国政府准备一辆客车将恐怖分子和人质送到机场,届时会释放剩下的3名英国人,再准备一架飞机将其余人员送至中东,再找3名阿拉伯国家大使担当调停人。调停人是没有哪个阿拉伯国家愿意出的,谁都不愿意蹚这浑水,但英国政府答应了恐怖分子准备飞机的要求。不过并不是真准备了飞机,而是将计就计,准备派1名突击队员假扮客车司机,等恐怖分子和人质登上客车后将客车开至伏击地点,其余队员从客车前、后、侧面突入客车击毙恐怖分子。方案敲定后突击队开始在一辆一模一样的客车上反复进行临战训练,情报部门送来了恐怖分子的照片,突击队员利用点滴时间比对照片对恐怖分子的特征进行记忆。
晚上,萨利姆要求英国广播公司向全世界播放他们的要求,显然这一要求也没有得到满足。恼羞成怒的萨利姆在2日9时30分用枪胁迫着1名人质在2楼窗户边向警察喊话,威胁不满足要求就杀死这名人质,警察经过权衡后再次拒绝了萨利姆,萨利姆无奈只得胁迫人质返回使馆。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警察通过布置的窃听器在逐渐掌握恐怖分子的情报,突击队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临战训练,而恐怖分子的日子却并不怎么好过,因为所提要求迟迟得不到满足,何时能离开这是非之地一眼望不到头,恐怖分子的情绪开始逐渐失控,萨利姆对他手下的掌控力度在减弱。
3日6时,恐怖分子再次要求英国广播公司播放所提要求,谈判专家则要求恐怖分子释放人质。一开始双方谁都不让步,但最终恐怖分子选择了妥协,在21时左右相继释放了1男1女2名人质。英国广播公司也在晚间新闻里播放了恐怖分子的要求。使馆内外紧张的氛围在此刻才有所缓和,恐怖分子为自己的部分要求得到满足而感到欣喜,警方也因营救出2名人质而感到宽慰。
23时左右,突击队派出侦察小队摸到了使馆的房顶,找到了一扇反锁的玻璃天窗,下面是1间浴室,队员将玻璃取出后,天窗刚好够1名队员进入使馆,这里可以作为行动时的突破口进入。随后队员在房顶设置了几道滑降用得绳索后悄悄返回继续待命。
4日晚,萨利姆又释放了1名生病的人质,但警方并没有进一步满足恐怖分子的要求,突击队依旧在使馆模型内紧张地进行临战训练。
5日6时30分,警觉的萨利姆发觉使馆周围有异常,同时发现紧挨隔壁建筑的使馆墙皮鼓了起来(突击队已经把隔壁的墙壁掏空,此处是一个突击入口),确信警察已经有所行动,将3楼的男、女人质分别转移至相对的两个房间内,恐怖分子的情绪濒临崩溃。洛克尽力安抚恐怖分子的情绪,但收效甚微。12时左右,萨利姆派洛克到阳台与警察交涉,洛克将使馆内的严重情形告诉了谈判人员。
13时,英国广播公司播放了英国政府正和阿拉伯国家大使沟通的新闻(实际上并没有)。萨利姆看到新闻后大为光火,要求45分钟之内将大使带到大使馆,否则将枪杀1名人质。接下来的40分钟是如此漫长,双方没有任何交流。萨利姆再次打电话向谈判专家警告,下了最后通牒,谈判专家极力劝阻萨利姆不要枪杀人质,但此时的萨利姆已经完全失去了耐心,电话里又传出了另外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是使馆的新闻官阿巴斯,萨利姆要求其向世界做最后的告别。
13时45分,使馆一楼传出3声枪响,因为不确定恐怖分子是不是在虚张声势,因此应急指挥中心并没有命令突击队采取行动,队员们依旧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作战准备,但事态的发展已经证明,武力营救已经是箭在弦上。经过风险评估,60%的人质获救行动即为成功。
17时,突击队上报应急指挥中心完成一切战斗准备。17时30分,萨利姆打电话威胁警方,如果还不把阿拉伯大使带到大使馆,45分钟后将继续枪杀1名人质,同时恐怖分子把桌椅等家具堆放在使馆窗户边,以期阻止警察从窗户突入大使馆。18时20分,使馆内再次传出枪声,紧接着使馆大门被打开,阿巴斯的尸体被恐怖分子扔了出去,萨利姆打电话告诉警察让其前来收尸,并警告45分钟后将杀死所有人质,并炸毁大使馆。
两名警察使用担架将阿巴斯的尸体抬走,随后做的尸检证明阿巴斯的死亡时间已经超过了一个小时,显然刚刚传出的枪声意味着又有1名人质可能已经遭遇不测,或者是恐怖分子在虚张声势。人质被枪杀,事态愈发紧急,警察局命令现场指挥部将指挥权限移交军方,并得到撒切尔夫人的批准。
19时07分,罗斯接到正式命令,全权负责武力营救的行动指挥,行动代号:猎手。突击队员开始向预定地点前进,计划采取多点突入的办法,迅速解决战斗,一组4人从三楼天窗爆破进入,而后从楼梯进入四楼和五楼搜索,二组4人从房顶使用绳索滑降至三楼阳台,爆破进入三楼搜索,三组4人从隔壁建筑接近二楼阳台,爆破进入搜索二楼,四组4人从地面隐蔽处接近一楼,爆破进入搜索一楼和地下室,狙击手在外围进行警戒。
为了将萨利姆牵制在二楼的电话机旁,谈判专家继续通过电话与萨利姆交涉,并开始交谈使用客车运送恐怖分子的细节,使萨利姆相信英国政府已经迫于压力准备屈服。但使馆外面的动静让萨利姆更加警觉,三番五次质问谈判专家,最后撂下电话准备走出房间查看情况。此时的时间是19时23分,突击开始的命令也下达了。
一组率先炸开天窗进入使馆,顺着楼梯跑上四楼进行搜索。听到一组的爆破声后,二组迅速从房顶滑降至三楼阳台,意外却在此时发生,突击队员汤米的滑降装置出现故障,卡在了窗户位置,上不去也下不来,如果还按原计划爆破突入的话汤米将遭遇不测,此时四组也来到了突入位置,原计划爆破的地方正好位于汤米的下方,无奈只得取消爆破,使用大锤砸开使馆后门进入一楼,幸亏恐怖分子没有在后门设置障碍否则四组将延缓突击速度。
二组其他队员改变计划,砸破窗户上的玻璃,向楼内投掷爆震弹和催泪瓦斯,随后突入大楼,不料爆震弹引燃窗帘,大火开始灼烧汤米,房顶上的队员见此情景迅速使用匕首割断绳索,汤米一下子摔到了阳台上,转而迅速起身突入大楼内。此时大火已经引燃了汤米的防毒面具和帽子,也烧伤了汤米,但他迅速取下烧着的装备,不顾身上的伤痛继续执行自己的任务。
进入使馆的汤米与1名恐怖分子在房间遭遇,四目相对之时,汤米举枪射击,冲锋枪却卡壳无法射击,汤米迅速放下冲锋枪拔出手枪进行射击,恐怖分子在这空档也反应了过来,转身向走廊跑去,汤米紧随其后,在走廊尽头将其击毙。听到爆炸声的恐怖分子自知逃脱无望,遂举枪屠杀人质,但因为神经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只打死1人、打伤2人,其余子弹都打到了天花板上。二组队员迅速向发出枪声和人质呼喊声的房间搜索前进,并在房间内击毙2名恐怖分子,还有2名恐怖分子见大势已去,手里握着手雷悄悄混在了人质当中。
与此同时,三组的爆破手拿着绑着爆破装置的木框从隔壁建筑来到了二楼阳台,放置好后迅速撤出引爆。防弹玻璃被炸碎,气浪在周围揭起大量烟尘,记者们哪见过这场面,纷纷躲避,只留下几个胆大的摄影师继续拍摄营救行动。原计划一组和三组是同时爆破,但因为没有协同一致导致爆破没有同时展开。成功破窗后,三组突击队员迅速从隔壁进入使馆搜索。
前面讲到,警觉的恐怖分子头目萨利姆准备撂下电话出去查看情况,跟他在一起的洛克警官凭借多年的从警经验,意识到此时正是武力营救的关键时期,因此趁萨利姆不备掏出了隐藏六天之久的左轮手枪想要阻止萨利姆,两人遂扭打在一起。进入使馆的三组听到房间内的打斗声立马冲了过去,一名队员拉开洛克,另一名队员随即举枪击毙了萨利姆。
突击队很快就将整栋大楼清理完毕,持续的战斗使得大使馆内烟雾缭绕,大火弥漫。接下来突击队开始疏散人质,将三楼的人质从中央楼梯引导至一楼,而后从后门来到花园。人质在疏散过程中,站在楼梯上的突击队员温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经过记忆比对,确定此人就是恐怖分子,但此时恐怖分子隐藏在人质中,无法开枪射击,也不能确保恐怖分子身上有没有武器,不能惊动他,于是温拿在恐怖分子经过后,从背后突然用枪托将其砸倒在地,一枚手雷从恐怖分子手中滚落,其余队员迅速补枪将其击毙,好在手雷的保险销没有拔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人质来到花园后被迅速控制,警察开始进行人员识别,隐藏在人质中的最后1名恐怖分子被指认,随即被警察带走。19时40分左右,行动结束,现场指挥权交回到警方手中,善后工作相继展开。晚上,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亲自看望慰问突击队员。
整个行动共击毙恐怖分子5人、俘虏1人,26名人质中,前期相继释放5人,行动中被恐怖分子打死1人、打伤2人,其余人质全部获救,20名突击队员中只有被挂在绳上的汤米在阳台被烧伤,其余队员安然无恙,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精准的情报保障。
劫持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收集情报,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恐怖分子的信息,为最后的武力行动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技术侦察。通过在使馆烟囱里放置窃听器,在隔壁建筑墙壁打洞安装窃听器和探头,以此来监听恐怖分子的对话和使馆内的声响画面,进一步掌握恐怖分子的言行和精神状态,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决策依据。警方通过调取周围的监控画面,掌握到6名恐怖分子的外貌特征,打印成照片供突击队员记忆,这在行动时的混乱场面中准确识别出恐怖分子至关重要。
其次是调查询问。恐怖分子先后释放了5名人质,这些人质都是警方了解恐怖分子的重要信息来源,通过谈话了解,警方掌握了恐怖分子人数和分布、所携带的武器种类和数量、人质关押地点等关键信息。警方还通过与使馆管理员交谈,了解到使馆结构的详细布局,得知使馆一楼和二楼的窗户均使用防弹玻璃这一重要信息,进一步优化了突击方案。
最后是抵近侦察。突击队利用恐怖分子精神松懈的时候,于夜半时分悄悄摸到使馆房顶,找到一处可供突击的突破口,同时警方利用给恐怖分子送食物、谈判专家与恐怖分子面对面交涉等时机,近距离观察恐怖分子的精神状态,收集情报。通过这些途径,英国政府一步一步掌握了恐怖分子的精准信息,有力保障了突击行动的顺利展开。
(二)、全面的作战准备。
劫持事件共持续6天,128小时,英国政府为事件的最终解决做了十足全面的准备,国防部、外交部、警察局、内政部、军情五处等部门在应急指挥中心的统筹下相互协作,做到了有备无患。
首先是欺骗战术。英国政府表面上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求,比如找阿拉伯国家大使、使用飞机送恐怖分子出境、广播恐怖分子的宣言等,让恐怖分子做出误判,认为英国政府屈服于恐怖分子的压力满足其要求。同时安排燃气工人在使馆外面的街道施工,安排进出伦敦的飞机在使馆上空盘旋制造声响,以此来隐蔽突击队在使馆墙壁上打洞的声音,麻痹恐怖分子。警方甚至想到在送到大使馆内的食物里放麻醉药品,但最终考虑到不好把握用药量而放弃,用少了适得其反会遭到恐怖分子报复,用多了容易造成人质死亡。
其次是拖延战术。当恐怖分子提出要求时,警方的谈判专家总会有针对性地想出对策来拖延时间,以此给突击队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比如恐怖分子要求在电视上广播所提要求时,谈判专家适时提出释放人质的条件,比如突击队占领突击位置时,谈判专家以给恐怖分子准备客车为由拖住恐怖分子头目萨利姆。当恐怖分子情绪激动,事态不好控制时,谈判专家恰到好处地满足恐怖分子一些无关紧要的要求,张弛有度,最终将恐怖分子给的1天的最后期限拖到了6天。
最后是临战训练。突击队在事发当天就秘密来到了大使馆附近,随后又转移至使馆隔壁,利用谈判专家争取到的时间一遍又一遍不断重复行动方案,在伏击客车的方案中,突击队员训练到了非常娴熟的地步,从客车停车只需3秒就可以分多路突入客车,而突击使馆的方案更是通过在使馆模型中不断地演练,达到了每个突击组都熟知本组任务、突破口、突击路线、友邻任务等,每名队员都熟知自身职责、跑位、队形等。
(三)灵活的突击战术。
英国政府虽然尽最大努力做了万全的准备,但武力行动现场突发情况较多,不可控因素较多,突击队灵活的突击战术是行动能取得成功的最后保障。
一是完善的行动方案。事件发生后,突击队迅速机动至使馆附近,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两套方案,一套是有详细情报保障的方案,一套是发生突发情况的方案,在得知使馆一楼和二楼安装的是防弹玻璃后迅速调整方案,改用爆破方式打开突破口,当恐怖分子提出坐飞机出境的要求后,突击队马上制定伏击客车的行动方案,同时突击队在得到越来越多情报的情况下,逐渐完善优化突击使馆的方案。
二是勇猛的战斗作风。事件虽然持续了6天,但突击队员们的休息时间很少,而且隐藏的地方生活设施并不好,一方面队员们需要不断讨论研究行动方案和细节,做好随时出动的战斗准备,一方面要珍惜谈判专家争取来的宝贵时间进行临战训练,还要花时间和精力记忆恐怖分子的外貌特征,不光体力消耗严重,还面临极大的精神压力,没有顽强的战斗作风是坚持不下去的,劫持事件全世界都在关注,行动中出现任何差错都将影响英国的国际形象。同时,队员在行动中的表现也很勇猛,尤其是挂在绳索上的汤米,摔倒在阳台上后迅速起身,扔掉被大火引燃的装备,忍着烧伤的剧痛,冒着催泪瓦斯和浓烟的熏烤,继续执行自己的任务。
三是果断的临机处置。突击行动虽然经过缜密的计划,但现场发生特情是无法避免的,队员们都果断地进行了处置。汤米的滑降装置出现故障后,二组队员果断放弃爆破破窗方式,砸破窗户玻璃突入大楼,四组队员也放弃原计划的爆破突入方式,改用大锤砸开使馆后门突入。汤米挂在绳索上后,房顶的队员迅速使用匕首割断绳子,以便汤米脱身。队员发现隐藏在人质中的恐怖分子后,在无法开枪的情况下将恐怖分子砸倒,待其脱离人质后开枪将其击毙。武力行动虽然结束,但突击队员将所有人质捆绑控制,以便做进一步甄别,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