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喋血旧金山

作者:陈显明




  
  中篇
  
  旧金山濒临太平洋,纬度与我国的胶东半岛相近,但它的气温却与胶东大相径庭。夏天,北冰洋上空的冷气流到旧金山,形成浓厚的大雾,终日遮住阳光,于是便多雨低温;冬天则晴空万里,阳光朗照,故冬天反而比夏天温度高,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7度左右。由于旧金山气候特别好,所以旅游者纷至沓来,常年都是旅游旺季。
  旧金山海滨公园,古树虬枝盘错,草坪青草繁茂,绿翠映眼。岸边散布着幢幢豪华住宅,住宅前、大树下、草坪上,到处坐着躺着休憩和准备下海去冲浪的人们。尽管是三伏酷暑,但他们并不撑起巨伞,大都裸着上身,或仰或俯,晒着虽亮但不灼人的阳光。人们旁边有的地方安放着烧烤用具,炭火熊熊,肉香弥漫;有的地方堆着饮料、汉堡包、冰激凌。有的夫妻带着孩子相拥一席,孩子们在父母身上踩踏滚爬;有的夫妻在海里与孩子们一起戏水。
  2004年夏的一天,在旧金山海滨公园,有四个华人分别在海边沙滩上徜徉。东边两个,一位是身着中国旗袍的少妇,她的身边是一位年近半百,大腹便便的男子。这两人边在海滩漫步边东张西望,显然,他们不是来欣赏海滨风光,而是来寻找什么的。西边也有两个人,一个是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一个是举止乖张的二十七八岁的姑娘。那男子扶着那姑娘,一会儿在沙滩上摔打,一会儿捧着海水互相泼洒,看似极潇洒浪漫,细心观察,又发现两人之间极不和谐,那男子似乎总在极力讨那姑娘的欢心。
  渐渐地,四个华人在海滨碰面了。
  “腊梅?你怎么到了美国?”那个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大吃一惊。
  “荣华,没想到来旧金山才两周,就碰到你了。”那个穿中国旗袍的少妇说话极缓慢,可以看出,她在有意识地压抑着心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
  这两个青年男女正是吴腊梅和竺荣华。
  那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就是美国迈特公司在重庆的合资企业金座公司的中方代理李明。他听说竺荣华住在海滨,就陪吴腊梅出来散步游览,以期遇到竺荣华从而寻找他们和好的机会。不言而喻,那个乖张的女人,就是竺荣华在美国的新欢莎利小姐了。
  几个月前,吴腊梅不是自杀未遂么,怎么一下跑到美国的旧金山来了?
  原来,当吴腊梅从医院醒来后,知道自己还活在人世,面对父母那两双哭肿的眼睛,面对同事们既同情又不解的询问,她又羞又愧,真正感到辜负了父母含辛茹苦的一番养育之恩,辜负了朋友们一腔殷殷期望之情。她决定再也不寻短见了,无论如何她也要好好活下去!她要活得比过去好,要让竺荣华明白,这世界上没有他,阳光还是那么明媚,天空还是那么明朗,日子还是那么滋润!
  她的父母并不清楚她自杀的真正原因,她的同事朋友对她的自杀更是不可理解,惟一了解的只有最早聘请她进金座公司的中方代理李明。吴腊梅出院后,李明来接她去上班时说:“腊梅呀,你为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人自杀,实在是不值得!”
  “李经理,我不会再做这种傻事了!”吴腊梅已经从忧伤、绝望中解脱出来,冷冷的脸上透出少有的坚毅和果决。
  “小吴啊,我们公司虽说是迈特的一个分公司,但在经营上还是一个独立的企业,风险自己承担,只不过迈特公司在技术上支持我们罢了。过去我们和迈特公司的联系,主要靠我们派去学习的职员在运作,现在竺荣华将要成为迈特公司副董事长的女婿,已不适合作为我们公司驻总部的代表。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想法,我们可以先派你去迈特公司边打工边学习,一旦适应了那儿的工作,你就作我们公司的代表……”
  “李经理,你知道我上次就……”吴腊梅一想到竺荣华,已伤心透了,现在要去和他在一个公司工作,她一时难以把情绪理顺。
  “上次嘛,是你不去我们也没有强迫你,现在再次安排你去,你好好想想,我希望你不要失去这个机会。从软件的开发利用来讲,我们和美国相比,差距是在天壤之间,要发展自己的软件事业,得好好向人家学习……”
  回到家,她向父母谈了这件事。父母虽然对女儿的自杀原因不很清楚,但凭直觉还是能看出和女婿有关系。现在女儿要到美国去,又是在女婿那个公司工作,那么和好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因此,女儿一提出来,父母就大力支持。
  那天晚上,吴腊梅彻夜未眠……
  吴腊梅在高中学习世界地理时,就了解到中国人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离乡背井,忍辱负重在旧金山进行矿物挖掘和农业开发,他们的智慧和勤奋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靠近旧金山的圣克拉拉谷,差不多百分之七十的高科技公司都是由华裔美国人创建起来的。他们和美国人一道使旧金山成为西部金融中心和旅游胜地。因此,李明再次提出到旧金山打工的建议,她就有所动心。再说,她现在具有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在旧金山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她不相信竺荣华真那么绝情绝义,或许到旧金山和竺荣华一起打工,还可以使他回心转意。如果竺荣华真的无法回到自己的身边,她也想到美国去看看这个薄情郎究竟活得怎么样?她要用自己的实力和他较量较量,她要凭自己的本领活下去给他看看。对!自己能到美国去本身就是对他的一个打击!
  一周后,当李明再次提出这件事时,她答应了。就这样,吴腊梅来到了旧金山。
  “真巧哇,小竺,见到你真高兴。”李明见两人在这种情况下相见十分尴尬,便打招呼淡化眼前的难堪,“小竺,这位是……”
  竺荣华故意伸出手揽住那丰腴女人的腰:“我的女朋友莎利小姐。”说着又指着吴腊梅向那位莎利介绍,“我在中国的同事吴小姐。”他做得极自然,一副洒脱不羁的样子。
  “哦,你好,莎利小姐。”李明见吴腊梅转过身去,面对着大海一言不发,知道她心情不好,便再次主动打破沉寂。
  “你好,竺先生的中国朋友。”莎利小姐很大方,用生硬的汉语说。
  “李总,这位莎利小姐的父亲就是迈特公司的副董事长沙克兰先生,你有什么事,可以请她帮忙。”竺荣华的意图很明显,他担心吴腊梅来找他,于是尽量把自己和莎利的关系说清楚,以断了吴腊梅的念头。
  “我没事要他帮忙的。小竺呀,小吴也要到你们迈特公司上班了……”
  “什么,她也到公司来上班?”竺荣华大吃一惊。
  “是的。我们才到旧金山,还没有来得及向你谈。我们决定,原来由你代表的金座公司在迈特公司的事务从下周起就交给小吴了。另外我和纳尔逊先生谈过,还让她到你们公司打工……”
  “这怎么行?李总,你不能这样做。”
  “小竺,这是我们金座公司的事。我希望你看在过去和小吴是夫妻的份上帮帮她……”李明见那位莎利小姐听不懂汉语,就继续明了地说,“你们曾经是患难夫妻,那么艰难的日子都过来了,为什么现在条件好了,还要分手呢?我真诚地希望你能和小吴好好谈谈……”
  “李经理,我们走吧。”吴腊梅悄悄揩去泪水,转身对李明说,说完就往沙滩边的石堤跑,但只跑了几步就摔倒了。
  “小吴,你怎么啦,没事吧?”李明跑过去扶起她。
  “李经理,快走吧,我求求你……”
  莎利小姐不明白他们说了些什么,更不明白那位中国姑娘为何这般难过,她看了身边对同胞跌倒无动于衷的竺荣华一眼,也大步赶过去扶吴腊梅。但吴腊梅站起来之后,连一句“Thank you”都没说就走了。莎利跑回竺荣华的身边,叽哩呱啦问是怎么回事,竺荣华胡乱编了一通,将莎利搪塞过去,他想到吴腊梅的到来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
  一年前,竺荣华到了旧金山,除工作外,工余时间实在难以打发,于是,他就常到集中住着华人、韩国人的住宅区去就餐、闲耍。华人住宅区有个餐馆叫老四川,是一个叫沙凤梧的老板开的。沙老板的父亲早年是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成员,抗战胜利后到了美国,将儿子丢在国内,改革开放后,才将儿子移居到旧金山。沙老板的父亲很有钱,是迈特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沙老板见竺荣华英语很好,又在父亲的公司作职员,就特别关照他,叫他工余时来餐馆帮忙。沙老板有个在美国出生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就是莎利小姐。这个妹妹虽然有钱,但人却不怎么漂亮,一直还待字闺中。因为莎利有中国血统,喜欢中国菜肴,哥哥又开中餐馆,所以也常常来老四川用餐,由此认识了竺荣华。两人一来二往,很快就成双成对地出入海滨浴场。在竺荣华心中,吴腊梅那哀婉的音容就逐渐淡出了。但竺荣华也只是想通过莎利接触莎利的父亲,得到公司的重用,多学到一些真本领,以便办到绿卡后能在美国生存下去。
  

[1] [2]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