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阿波丸”号巨轮沉没之谜

作者:罗学蓬




  当时,张智魁已经调往上海,正忙于筹备经他提议创办的中国海洋水下工程研究院。创办这所专业学院最直接的目的,是他在具体的打捞作业中,深深地认识到了中国和世界在打捞技术与科学研究上的巨大差距。“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一定也能办到”,这句常常出自领导口中的口号,对提高自信心,鼓舞士气的确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深水打捞不是靠勇气、靠精神、靠不怕死就能完成的,“下水比上天还难”,这是国际打捞界的基本常识。张智魁再清楚不过,受技术与装备的局限,潜水队员每次下水不能超过30分钟,除去一下一上,留在水里工作的时间每次只有短短的10分钟。而为了保护潜水员的身体,每个潜水员每天只能下一次水。他知道,六百多名潜水队员个个都不愧为勇士。可是,超负荷,有时甚至是违反科学规律的勇敢,换来的却是不少潜水员严重受伤,有的不得不提前永远地退出这一行业。由于他所处的高位,他得以有机会率团到打捞强国挪威、英国考察。与国外处于先进地位的同行们在基础理论、业务技术、打捞装备等全方位上的巨大差距,令他寝食难安。回国后,他便上报中央,尽快创办中国海洋水下工程研究院,获批准。
  在积极筹办研究院的同时,他也仍然兼任着“77·13工程指挥部”驻上海的负责人。
  当停止打捞“阿波丸”的消息传到上海时,他震惊了!
  张智魁严肃地诘问他的继任者、打捞现场总指挥:“找到40吨黄金、12吨白金、数十箱钻石、珠宝了吗?”
  “没有找到!”
  “那为什么不接着找?”
  “经过判断没有!因此用不着再白费劲儿了。”
  一向沉稳的张智魁激动起来:“难以置信!你们到过船长室吗?没有!到过贵宾室吗?又是没有!找到那几个保险柜了吗?也没有!这些极可能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没有探到,凭什么宣布这些东西不可能存在,停止寻找呢?你们要明白:数十吨的黄金、白金,只占很小的空间,甚至有可能焊在某舱的夹层,你们没有去找,怎能判断没有?”
  对方支吾半晌,无法回答他排山倒海般的质问!
  支持张智魁的同志的看法则是,打捞队没有找到财宝,是判断失误,宝藏不可能藏在“阿波丸”的中上层舱室,这种看法的依据,是对沉船甲板的承重度作出的判断。只有船底的厚度才可以承受体积小重量大的货物的集中堆放,而每个平方米的甲板顶多只能承受3吨的重量,超过3吨,甲板就会塌下来,酿成大难。
  也有人认为,由于“阿波丸”的猛烈爆炸,船上的货物,很有可能被冲入大海,深陷在淤泥之中。
  这两种分析,都意味着宝藏可能在船的底部,甚至是在更深的海底。
  如果是这样,就意味着潜水要超过60米的极限,而在当时,60米水深对潜水员来说是根本无法逾越的一道门槛。
  张智魁回忆说:“我们有了新的设备后,才发现我们在前期的打捞过程中,沉船某些部位的水深不是最初测定的58米到60米,而是70米到71米之间。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超过60米水深,常规潜水就不可能进行了,因为时间一长,会发生氧气中毒,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自燃。潜水员的生命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显然,靠中国那个年代所崇尚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强行打破这个纪录,并不是勇敢,而是愚蠢,是对生命价值的漠视。
  由于“阿波丸”沉没地点的水深最浅处是58米,也就是重装常规潜水的生理极限,在4年的打捞时间里,如何突破极限,在深水作业,始终是打捞队要首先考虑的一个课题。如果打捞工程是因为无法突破潜水深度而被迫停止,那么,“阿波丸”的宝藏也有可能依然在海底沉睡,留待我们的后人去将它们唤醒……
  
  随着最后一批船队的撤离,中国政府正式结束对“阿波丸”的打捞工程。
  牛山海域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然而,对“阿波丸”宝藏的争论,却始终没有平息。
  又是26年过去,如今的阳公码头,已经找不到“阿波丸”船头的任何一点儿踪影;当年的主力打捞船“沪救捞3号”依然在服役;马玉林等潜水员退休已经很多年了,当年为他们当助手的潜水员,已经成长为新一代的打捞队队长。
  年事已高的张智魁早就离开了他过去所处的位置,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忘记过继续打捞“阿波丸”的梦想,始终相信,宝藏仍然存在于60米以下的海底世界。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