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阿波丸”号巨轮沉没之谜

作者:罗学蓬




  张智魁根据马玉林的报告,基本上可以肯定这条沉船,就是令他神往了许久的“阿波丸”。
  具有丰富舰船知识的张智魁知道,桅杆的直径和船体的规模呈一定的比例,仅从马玉林报告的水下沉船的桅杆直径,他便可以作出这艘沉船应当是一艘万吨巨轮的判断。在这一海域的沉船里,只有“阿波丸”是万吨巨轮。从桅杆推算吨位,进而判定沉船身份,仅仅符合逻辑,是一个推断,还缺乏有力的物证。
  水面“咕嘟咕嘟”冒开了气泡,很快,马玉林钻出了海面。由于水深与压力限制,潜水员每次在水下作业不能超过30分钟。
  张智魁提醒大家,马玉林创造的58米,是中国潜水打捞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度。他告诫潜水员们不要超过这个深度,否则极有可能出现意外。
  第二批潜水员紧接着下水了,他们是经验丰富的老潜水员顾存孝、严土法。
  快到30分钟时,顾存孝浮了上来。
  唯独严土法,迟迟不见踪影。
  35分钟,40分钟,依然没露出头来,糟糕!莫非严土法被渔网缠住了?所有人的眼睛齐刷刷落到水面上,心悬到了嗓子眼儿上。
  45分钟,指挥船向严土法发出了严重警告。
  就在这时,海面水花直冒,严土法出水了。
  这个魁梧的壮汉,竟然气喘吁吁地从海底抱出来一块银光闪闪重达50公斤的锡锭!
  一上到作业船上,严土法便瘫倒在甲板上,连四肢都无法动弹了。
  第三批下水的顾忠顺、张石铭也有重要收获。两人下到海底后,发现沉船并登了上去。双脚一踩着倾斜的舱面,顿时被激起的淤泥、浮游生物、各种杂物遮蔽了视线。船上到处都是破烂的渔网,重量达到数百吨。他们逐一进行切割清理,小心翼翼地进入到沉船的驾驶舱。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许许多多的箱子,两名潜水员兴奋不已,立即把箱子打开。然而,接连打开几只箱子,里面并没有任何东西。他们失望地离开驾驶舱,钻进了后面的第一间舱房。舱房里竟然有一具尸骨,软组织没有了,只剩下一副还算完整的骨架,张石铭立即将尸骨连衣装进布袋,通知作业船拉出水面。接着,又把能弄走的一切装进布袋,一只接着一只地拉了上去。尸骨到了指挥舰上,才根据军装上的领章发现,这是一名日本陆军中将。
  可是,在清理同时打捞上来的遗物时,负责清理工作的高级工程师赵孟仪等人并没有寻找到任何可以准确无误地标明死者身份的证据。死者的身份得不到证实,沉船身份也就无法得到确定。
  接连三批尖兵已经将沉船情况摸了个大致不差后,大批的潜水员下水了。普通照明灯和镭射灯将黑暗的海底世界照耀得斑驳陆离,绚丽多彩。
  紧接着,第一批沉船装载的物资出水了,只不过,一口口一米见方的小箱子里装的并不是种种资料言之凿凿的金条、金砖、钻石、珍宝,而是在海底浸泡了32个年头却依然显得光亮的锡锭。
  赵孟仪注意到,每一块锡锭上面都模有“BANKER”的字样,后来才弄明白,“BANKER”的意思就是印度尼西亚一个著名的出产锡锭的地方,叫做邦加岛。
  那么,眼下至少有一点可以证明,这是装载着锡锭等物资,从东南亚开往日本本土的日本运输船。
  但,依然还没有有力的证据表明,这条沉船就是“阿波丸”。
  邦加岛产的锡锭,怎么会在二战期间的一条日本沉船上出现?
  在战争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第一次大规模的机械化战争,战略物资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战争初期,美英等国就对日本实施了禁运。日本一直是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支撑着这场战争的,这也成为了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国不宣而战的导火索。
  由于东南亚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橡胶、锡、石油的主要生产地,日本一开始就寄希望于掠夺当地的战略资源,用以支持他们岌岌可危的战局,这就是所谓的“以战养战”政策。随着几次战役的失败,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运输被美军切断,“以战养战”的政策也随之彻底破产。在1945年的几次战斗中,日军飞机的许多关键部位,已经到了用竹子加以连接的境地。这种飞机几乎没有防卫能力,所以,以自杀式攻击闻名世界的“神风敢死队”,实际上是日本空军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只不过后来被日本右翼分子刻意地加以美化而已。
  1945年2月,“阿波丸”启航的同时,美日双方正在硫磺岛展开激战。据当时驻新加坡海事特务机关的首脑日高震作等人回忆,日本方面为作困兽之斗,曾密令“阿波丸”尽可能多的装载锡和橡胶等物资回国。沉船上这些产自印度尼西亚邦加岛的锡锭,与“阿波丸”装载货物的情报相吻合。
  打捞队据此认定,水下的沉船,极有可能就是“阿波丸”。
  证据很快便出现了,潜水员又从船舱里找到了两个名牌,一个是夏修三的,一个是杉浦隆吉的。经过与日本人提供的“阿波丸”乘客名单核对,夏修三、杉浦隆吉均在其内。
  时间、吨位、物资、死难者身份,4个方面指向了同一个目标——“阿波丸”。
  奇迹,简直是惊人的奇迹!
  “半年找船”的设想,在张智魁和他率领的打捞人员手中被浓缩为“五一”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
  夜色笼罩着浩瀚的大海,当调查、判断、确认的工作完成之后,两则由张智魁签发的急电分别被送到了福州军区司令部和交通部部长的手里。
  报告:今日在牛山岛东10.99海里、方位100.3度位置发现“阿波丸”沉船!马玉林、顾存孝等下水探摸成功,已捞出大批锡锭和两块遇难者名牌……
  午夜12时,福州军区。激动不已的朱绍清副司令员叫人把“77·13工程”领导小组的人都“轰”了起来:“快快,张顾问已找到了‘阿波丸’,我们明日出海!看看他们怎样把金娃娃抱起来!”
  工程指挥部一片欢腾。也有那些坚持“落实领导指示不走样”、“半年找船”的同志既羞愧,又对张智魁陡然增添了敬意。
  
  5揭开谜底留待后人
  
  1977年5月4日,也就是发现“阿波丸”后的第三天,中国政府决定,以“清除渔场障碍”的名义,对沉船实施打捞。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深水打捞工程,进入到了实战阶段。
  在打捞前,潜水队员轮番下水,无数批次地对船体进行更为详细地探摸,为制定翔实的打捞工作作最后的准备。
  沉没32年的“阿波丸”深陷在淤泥里,数百吨的渔网缠绕覆盖在桅杆、船舷,和任何尖锐突出的部位,阻碍着打捞工作的进行,更威胁到潜水员的生命安全。潜水员们所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把这层“厚厚的外衣”脱下来。
  清障的第一步是进行水下爆破,通过不停的爆破,沉船的甲板被炸裂,船体上的淤泥与附着物也被震松后与船体分离。随后,潜水员下到船上,切割甲板,并在关键部位打孔,拴上粗大的钢缆,作业船上的浮吊接到讯号后,拉动钢缆,一块块的船甲板连带着附着物就从沉船船体上被揭了下来,这在打捞工程里,叫做“揭盖”。
  沉船被炸开了一个个的大口子,大量的橡胶和杂物涌出船舱,密密麻麻地漂浮在海面上。
  据打捞者描述,这些橡胶分白色和黄色两种,每桶分别重220和200公斤,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每公斤橡胶值1美元。
  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准备不够,对“揭盖”大量货物涌出估计不足,现场出现了意外。
  当时海上风疾浪高,沉船甲板被揭开后,大量橡胶捆包蜂拥而出,涌上海面,作业船上的人员手忙脚乱,打捞不及,被海浪冲走的橡胶比捞到手的橡胶还多出许多。
  造成这一损失的还有一个令人愤慨的原因,由于指挥部系各单位联合组成,统属不一,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担心功劳被别的单位抢去,彼此保密,事先不组织、也不通知。
  

[1] [2] [3] [4] [5]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