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考场快速作文应试指导及训练

作者:周春林

言而喻。
  我们在确立写作的中心时,也需要一个思维发散和归纳的心理过程。同样的材料,可以表现不同的中心。而中心的不同,又会使文章有明显的高低优劣之分。
  确立写作的中心,除了要力求符合题意外,我们还要注意培养自己明确点明中心的意识。考场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它要求“中心明确”,如果你的立意过于曲折,中心过于含蓄,很可能会被认为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还有些同学根本就不去有意识地考虑中心问题,写到哪儿算哪儿,不注意开头与结尾、上段与下段之间的联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更难以做到中心明确了。为了明确中心,我们可以在文章内容构思好之后,围绕中心编写几段话,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是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中心,也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这一点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运用,简单易学,效果很好。
  有些同学的文章中有深刻的思想,有独到的见解,有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创新的自信和能力,读后让人觉得十分大气;而有些同学的作文则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文章中心的品位呢?
  1.要有深刻的思想。有些同学也知道文章立意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认知的肤浅,在观察、判断、评价事件和人物的时候,存在着片面、固执、滞后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作文中,就造成了文章立意的品位不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科学的世界观有所了解,掌握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使自己作文的立意做到深刻。
  2.要有小中见大的眼光。前面我们讲过,作文应该多写自己熟悉的、能驾驭得了的题材,这就决定了我们文章中出现的大多是生活小事。如果同学们只是就事论事,或者没有目标地发一点肤浅的感慨,文章中心的品位就无从提高。只有能对平凡的生活现象进行深刻地思考,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文章中心不同凡响。2005年安徽省中考满分作文《习惯》描写了“我”的家乡源远流长的老习惯被更改了。文章先写家乡以前的各种老习惯:“爸爸妈妈一辈子天不亮就出门,整天泡在热辣辣的太阳光中,晒得又黑又亮,出一身大汗,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家倒头就睡,等待着天明的周而复始。年轻人闷声干了一天,精力有剩,打架,赌博,在吆喝声中混着时光……”之后,作者写到今天的变化:“爸爸妈妈们不再满足于贯穿了大半辈子的吃、做两件事,他们也动了脑筋,用最少的时间干最多的事情。他们学会了打扮、消遣。崭新的农舍代替了昔日破破烂烂的农舍;夏夜的欢笑代替了往日的沉默寡言。人更不安分了:最新的语言代替了粗俗的叫骂;无聊的夜晚竟变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音乐、舞蹈、书籍……”这样一来,文章的中心就由简单的习惯上的变化上升到了一个社会发展问题的高度,品位自然得到了提高。
  3. 要有化实为虚的能力。话题本身有其固定的内涵和外延,如果只是如实理解,就事论事,往往拓展不开思路。写出的文章便会千篇一律,立意层次比较低。如果能够化实为虚,在立意时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溘,借助于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就可以迅速打开思路。比如“翻过那座山”(2005年山西省实验区作文题)这个话题,“山”如果将其理解为真实的“山”固然可以,但是我们更可以化实为虚,从“思想”的角度去理解,内涵就非常丰富了。它可以是隔阂与误解、坎坷与磨难,也可以是困难与险阻、自我与他人等等。这样一来,思路得到拓展,立意层次自然也就提高了。
  4.要有时代意识。从近几年高考;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来看,话题大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新与旧”(2005年常德市中考作文题)、“公德的呼唤”(2005年恩施州中考作文题)、“爱是永恒的”(2005年黄冈市中考作文题)、“关心他人”(2005年辽宁省中考作文题)、“诚信友爱”(2005年山东莱西中考作文题)。因此,我们在确定表现中心的时候,如果能够恰当地联系时代内容,就能有效地提高文章中心的品位。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话题的时代特色是融在文章之中的,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硬贴上去的标签。所以我们在处理文章中心的时候务必要注意,切不可勉强做作,以免给人“假、大、空”的感觉。
  5.要有新颖的角度。人云亦云是文章大忌,中心的雷同更是令人望而生厌。中考中,我们文章的唯一读者是阅卷老师,而他们要面对的却是数以千计的文章。如果你的文章中心与其他人大同小异,如何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走熟路,要另辟蹊径,使自己的文章能够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进而欣赏你独特的眼光,佩服你过人的机智。我们可以通过跳出思维定势,采用逆向思维,来求得与众不同的立意。如2005年河南非课改区中考作文话题“长处”,大部分考生在立意时陷入定向思维,千篇一律写成对“长处”的赞美。而有一位考生却以其独特的思维写了“长处是双刃剑”;请看文章的结尾: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秀”是那棵树的长处,但”秀”很可能为那棵树带来“风”的侵扰。俗话说:“淹死的多是会水的。”会游泳是一个人的长处,但这个长处也为被淹提供更多的机会。还有句成语这样讲:“玩火者必自焚。”玩火者必是知火性的人,这可以说是他的一个长处吧,可是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使自己受到火的袭击。
  由此看来,长处真是一把双刃剑啊!当剑的一面利刃对着敌人时,另一面利刃却也正对着自己。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了某个长处,就可以拿来到处炫耀了。在使用自己的长处时,大家一定要像用剑一样:学会利用对着敌人的那一面利刃,小心对着自己的那一面利刃。
  说到底,表现中心的确立就是解决一个“为什么”而写的问题。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只有确定了恰当的立意,才有可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二)构思篇
  
  请看2005年江苏盐城市中考作文题:
  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当你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当你走进灿烂的文学名著,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
  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05年盐城市中考作文试题一改前几年话题作文的模式,以全命题的形式出现在广大考生面前,可谓个性鲜明。“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这一命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和生活气息,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挑战,体现了新课标的“大语文观”,颇有新意。散文式的导语,告诉我们选材的广泛性:一年四季——春之清新,夏之灼热,秋之丰实,冬之静穆可人文;课内所学——三峡的奇丽,石潭

[1]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