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谁来为我作证

作者:孙玉良




  一场惨烈的交通事故,由于他的神勇而得以化解;一封等不来的感谢信,竟使他背上“撒谎者”的恶名,半辈子缩头做人。85条鲜活人命,27年凄风苦雨!他是英雄还是骗子,谁来作证?
  
  一 一次惊险的旅行
  
  事故发生在1978年1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到碾子山的公路上。
  那天上午,一辆满载乘客的“大双节”老式长途大客车,在这条穿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公路上缓缓行驶。正值春节前夕,回家过年、探亲访友、外出采买年货的人特别多,结果,核载54人的车竟然挤上了86人。林区的气温低达零下三十五六摄氏度,车窗被冰霜冻得严严实实,闷罐似的车厢里,乘客们都在昏昏欲睡。
  “起火了!起火了!”当大客车行至龙江县龙兴镇文化村附近时,昏睡着的乘客突然被一阵大叫声惊醒。大家发现,驾驶室里有烟冒出,之后通红的火苗直往外蹿。
  大客车紧急刹车。
  车停下之后,惊慌失措的司机和乘务员,不是先打开气动门让乘客们逃生,而是忙着跳车躲避。跳下车后,司机又犯了第二个错误:伸手去拔发动机的输油管,想切断油路,控制火势,但高度紧张的他,却一把将输油管扯断了,喷涌而出的汽油,瞬间燃成熊熊烈火。烈火迅速往车厢蔓延。这时,司机再想上车去开车厢的气动门为时已晚,驾驶室被烈火封住,根本进不去了。
  前边的乘客拥到一起,死命地撬车门,但车门像焊死了一样纹丝不动;后面的人都举起拳头,拼命地敲打车窗,企图破窗逃生。但被冰霜冻住的钢化玻璃既打不开也砸不碎。86名乘客就这样陷入了绝境,车厢内一片哭号声。
  在这危急关头,后边靠窗位置的一位年轻人,猛地想起自己的工具袋里有一把做木工用的斧头,便迅速取出,朝车窗挥去。这一击奏效了,随着“哗”的一声响,窗扇洞开,一股清新的寒风顿时灌了进来。
  若这时逃生,这位年轻人将是第一个脱离危险的人,但余下的85名乘客就很可能要多数葬身火海了。于是,他不仅没跳车,反而举着斧头向人群挤去,他要砸开更多的窗玻璃,砸开更多的逃生之路。可是急于求生的人群已经失去了理智,向这个唯一被砸开的窗口蜂拥而来。
  年轻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死命推开压在他身上的人群,奋力站起来,举着斧头高喊:“都给我让开!都给我让开!我给你们砸窗——快,我要砸玻璃!”
  人们终于清醒了,纷纷把车厢过道让给他。有了施展的空间,年轻人挥舞着斧头,对着车窗从后往前砰砰砰一路猛砸。当他砸碎全部窗玻璃时,车厢内早已烟雾弥漫,火势逼人。见乘客们都已逃到了车外,他这才纵身跳了出去。
  这个年轻人叫宋凤河,年方21岁,是吉林市乌拉街镇公拉玛村的一个农民,会木工手艺,这趟出门,是准备到林区打工挣点儿钱过年的,却没想到遇到了这样一场灾祸。
  虽然年轻,但经过在火场里的一番拼搏,再加上高度紧张,宋凤河也已气喘吁吁了。就在他刚松一口气的时候,却听到车内传来几声有气无力的呼救声和一个婴儿的啼哭声,他一怔:“怎么,车上还有人?”正疑惑间,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农村妇女奔了过来,在宋凤河面前哭着跪下:“恩人,快救救我的孩子,快救救我的孩子,我是被人推下来的,我的孩子还在车里,快救救他……”
  一听车上还有人,宋凤河没有犹豫,转身又向大客车冲去。这时的大客车已经被熊熊烈火包围了。吓得手足无措的客车司机,在一边喊叫:“都躲开、躲开!谁也不准上车!汽车马上要爆炸了!”
  宋凤河不顾司机的警告,冲到车前,双手搭上窗框就要往里跳,却感到双手触电般一阵灼痛,他将手本能地缩回,这才发现窗框已经被大火烧红了。他急忙脱下身穿的那件短大衣,垫到窗框上,手按大衣跳进车内。先循声找到了那位呼救的老者: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刚才,他被混乱的人群挤到了车座底下,腿被别住,加上年老体弱,自己已无逃生之力。宋凤河一把将老人从车座底下拽出来,从窗口送出车外,让外面的人接了下去。这时,车内的烟火已经呛得他睁不开眼、喘不过气来。他憋着一口气,从后面摸索着前进,终于从靠前的一个车座上,摸到了那个包裹在厚厚棉被里的婴儿。宋凤河是一个胆大而又心细的人,当他抱起婴儿准备往外跳的时候,突然想到,如果抱着孩子正面往外跳,落地时肯定要身体前倾扑倒在地。以他一百六七十斤的体重,加上从车里往外跳的冲力,孩子就有被他压伤甚至压死的危险。孩子没被大火烧死,却被他压死,岂不是更大的罪过?于是他选择了一种类似“背越式”跳高那样的动作,面朝里背朝外,脚下猛地一蹬,越窗而出。宋凤河选择这种动作的后果,在落地那一刻显现出来了:仰面朝天落地的宋凤河,后腰跌落在一道凸起的车辙上,冻得坚硬如铁的车辙,硌得他一阵剧痛,但他还是挣扎着坐起,把怀中被救的婴儿毫发无损地交给了那位年轻的母亲。
  在大火中几进几出的宋凤河,在这短短几分钟里形象就被彻底地改变了。
  离家的时候,他上穿一件青呢子短大衣,下穿一条崭新的涤卡裤子,头戴一顶烟紫色的羊剪绒皮帽,脚蹬全牛皮靴。这套行头,本是他的婚礼装,也是那个年代男人最时尚的服装,加上他一米七六的壮硕身材,显得英武而潇洒。可现在,这一切都荡然无存了,他的帽子不知去向,头发、眉毛几乎被大火燎光,青呢子短大衣烧成了烂布片,涤卡裤子千疮百孔,手脸满是黑灰和血泡,惨不忍睹,狼狈不堪。
  一个感人的场面出现了:被救的乘客们纷纷围拢过来,齐刷刷地在宋凤河面前跪倒,他们以这种古老而至诚的方式感谢宋凤河的救命之恩。
  这时候,已经被大火烧成铁框框的大客车,接连不断地发生爆炸。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让劫后余生的乘客们既庆幸又后怕。
  
  下午三点钟,客运公司派来另一辆大客车,把乘客们拉到碾子山客运站。
  齐齐哈尔市交通安全局派来一个由七八个人组成的调查组,来现场对事故进行调查。调查的结论是:司机擦车后,把一条浸透了汽油的抹布遗忘到发动机上,抹布受高温起火。八十多位被救乘客,纷纷向调查组反映宋凤河英勇救人的事迹,他们指着宋凤河说:“没有这位大恩人,我们就都得烧死在车里,还回什么家、过什么年啊?你们可得好好表扬表扬人家啊!”
  调查组带队的是一位老干部,他紧紧握住宋凤河的手说:“谢谢你啊小同志,太感谢你了,今天若没你,我们公司的损失可就太大了,我们这些人谁也过不成这个年了。走,先到卫生所看看伤,上点儿药去。”
  宋凤河被领到当地卫生所,对身上的伤进行处理。接着,他们把宋凤河领到附近一家小饭店,请他吃饭,四个炒菜全都带肉,五十度的老白干随便喝。饭后,客运公司给宋凤河送来一件羊皮大衣和一条乘务员穿的那种工装裤,算是对他被烧毁衣物的补偿。
  因为紧张和兴奋,宋凤河在白天还没觉得怎么样,但晚上睡觉的时候,伤处就火烧火燎地疼痛起来,折腾得他几乎一夜没睡。
  因为手脸都被烧伤了,木匠活儿是没法再干了,第二天,他向客运公司领导提出要回家过年。
  依然是那位调查组的领导问他:“小同志,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们尽量满足你。”
  宋凤河想也没想就说:“没什么要求,不就是救了几个人嘛,还提什么要求啊?”说完这话之后,他又突然想起来,自己不是一直想加入共青团吗?但申请了多次,人家一直都不批准,总说他还得进一步接受组织的考验。于是他向那位领导说:“哦,想起来了,我还真有一个要求。”
  “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宋凤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哦……请你们给我们家乡的团支部写封感谢信,让他们知道我救人这事……”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