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地衣

作者:温亚军

想孩子!菲儿在城里生活好好的,你们不管她的感受,叫她到乡下来,这么小小年纪,今后可叫她咋办啊……”
  黄青山看了一眼菲儿,对崔巧莲说:“妈,你别以为城里日子好过,到处都是人挤压人,太累了,我都不想在那儿待啦。把菲儿早点转过来,让她多适应桑那镇环境,反正在这儿有你和爸照顾,免得在城里我顾不过来,她跟着别人学坏。”
  黄菲儿泪珠挂在脸上,冲她爸喊道:“你才学坏呢!”
  黄青山没理女儿,兀自说道:“你们也看到了,桑那镇要通火车,用发展的眼光看,只要火车一通,桑那镇很快就会发展起来,到那时,这里的规模一点不比城里差。”
  崔巧莲知道儿子在城里的难处,不再埋怨他,叹口气,转移话题说:“你不了解情况,火车路的事,一直说不下个眉目,要是绕过北边的烈士陵园不受损害,就得从北街插过去。你知道的。北街那些人不是好惹的,前些时候只是来人测量了一下,北街的人像商量好似的,已经大兴土木,在临街处盖楼房呢。看北街那些人的架势,火车能不能通上,还不一定呢。”
  黄青山冷笑道:“这就是北街人的聪明之处,趁还没正式通知,先把楼盖起来,等到时正式批文下来,要拆迁了,能多挣些拆迁费。他们的这点心机你都看不出来?”
  “国家是那么好糊弄的?到时别占不上便宜倒搭进去钱!”
  “对了,妈,不知婷婷家有没盖楼房的打算?”
  一提到小女儿,崔巧莲立马耷拉下目光,有气无力地说:“唉,别提婷婷了,她这回可把我和你爸的老脸丢尽喽!”
  “婷婷怎么啦?”
  菲儿还是个孩子,心里不搁事,见奶奶已经不生爸爸的气,把话题转到小姑身上,忘记了自己转学的伤痛,马上接过爸爸的话题说:“小姑跟包工头高远明好上啦!”
  黄青山被女儿的话吓了一跳,一巴掌拍过来,被母亲挡开:“菲儿说得没错。哎,菲儿,告诉奶奶,是哪个挨千刀的给你说的这些?”
  菲儿说:“得豆他们都说哩,小姑去河边其实没洗杂碎,她去找高远明……”
  “住口!”崔巧莲一巴掌拍在菲儿嘴上,将她后面的话拍了回去:“太不像话了,我得找得豆他妈论理去,不撕烂她儿子的嘴不算完,屁大点儿人就瞎说,长大还得了。”
  菲儿这次没哭,撅起嘴叫道:“奶奶要敢去找得豆他妈告状,我就不理你了!你们不知道,得豆他妈对他可狠啦,上次小林家杀牛那天太热,得豆拿着他妈给的酱油钱买了一根四毛钱的雪糕吃了,他妈把他的嘴都撕烂啦。得豆对我可好了,我可不愿看到他挨打。要是他挨了打,以后就不会理我啦,爸爸把我转到桑那镇上学,得豆不理我要是再叫人打我,我敢去学校嘛!”
  崔巧莲被孙女的话气得笑了:“这么个小人,就想得这么远。唉,当年奶奶要有你这么远眼光,你小姑的日子就不会过得这么苦啦。”
  菲儿刚要问奶奶,小姑的日子怎么苦了,是不是奶奶也不喜欢小姑身上的腥臭味?见奶奶的眼泪盈满眼眶,吓得她没敢问。
  
  六
  
  黄琪英来找小女儿,黄婷婷不在,何光华在店铺门口和隔壁鞋店的冯薇薇站着说话,好像何光华说了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似的,冯薇薇笑得脸上的肌肉都快要颠下来。见黄琪英过来,何光华没停下和冯薇薇说笑,仍然笑得灿烂,间或才对走近的黄琪英说了一句:“过来啦,婷婷去河边洗杂碎了!”
  黄琪英当然知道这个时候女儿在河边,他其实是来跟女婿要地衣钱的。大女儿的儿子上大学的学费还没凑够,他这个做姥爷的不给外孙想法子谁想?可是,黄琪英只能依靠挖地衣挣钱。原来,何光华收到岳父送来的地衣,会及时付些钱,后来不知存着怎样的想法,慢慢就不给了。黄琪英心疼小女儿,想着地衣也值不了几个钱,又是自家女婿,不给就不给吧,也拉不下脸要。这回,他实在没路可走,再加上对何光华不好好对待女儿心存不满,他抱着豁出去的心态,来问女婿要地衣钱。
  女婿不咸不淡的话和表情,倒弄得黄琪英不好开口。见何光华一直和冯薇薇说东道西热闹得不见停歇的意思,黄琪英心里很不舒服。老伴还说不关何光华的事儿,是婷婷的问题,现在,他亲眼看到,就是何光华有问题,瞧他跟那个鞋拔子脸寡妇的劲头,鬼才相信他们没问题呢!可是,黄琪英又没法质问女婿,拧转身气哼哼地往河边走。他要去找婷婷。
  黄婷婷正埋头在水潭边用地衣搓洗杂碎。这天是阴天,风把她的头发吹得散乱不堪,若不是事先知道那是洗杂碎的人,还以为是叫花子呢,身上是那惯常穿着洗杂碎的衣服,上面净是洗不尽的污痕。洗好的杂碎堆放在一边,没洗的在另一边。在黄琪英看来,洗好和没洗好的都像座小山。他的小女儿被夹在这样的小山里,像只蚂蚁。
  黄琪英要帮女儿洗,黄婷婷不让。望着女儿的手在水里像条翻腾的鱼,而何光华却在那里悠然自得地和冯薇薇说笑,黄琪英心里酸涩得很,抬起头,装着被秋风吹着眼睛,偏过去偷偷擦拭掉泪水。
  听了父亲的来意,黄婷婷很内疚,有两年多没给过父亲地衣钱了,他从来也没提起过,这次要不是为帮姐姐,想必父亲是不会开口跟她提这钱的。她答应回去跟何光华说,要他尽快把父亲的地衣钱付清。
  黄琪英本来还想跟女儿再说些别的,可见黄婷婷脸上的笑容是硬撑着的,被油腻的河水泡得肿胀泛白的双手一直没停歇,他便把话咽了回去。转过身离开的时候,一阵迅疾的秋风匆匆而过,从衣领处猛然灌进黄琪英的胸口,他感到胸口一阵刺痛,疼得他眼泪都涌了出来。
  黄青山到北街转悠。北街都成工地了,几乎家家都在大兴土木。黄青山很喜欢看到这景象,他这次回桑那镇,就是揣着目的来的。知道火车路要经过桑那镇后,他脑子里就盘算着盖房子,只要修铁路,就得拆迁,国家是不会叫老百姓吃亏的,拆迁费肯定低不了。眼下最关键的,他得找个合伙人,人家出地盘,他投资,当然喽,得是住在铁路经过的北街人家,不然,就是在桑那镇盖一百幢房,也别想挣到钱。可是谁都不是傻子,拆迁费大家都想得到,谁愿意跟他合作?当时,他在喀什城产生这个想法时,菲儿的妈妈坚决不同意,说他是把钱往水里扔,万一人家把拆迁费拿到手后不给他怎么办?地盘可是人家的。黄青山坚持要这么干,老婆不让动家里的钱,为此,夫妻俩吵闹了将近一月,最后大打出手。一气之下,菲儿的妈离家出走,一个礼拜后,黄青山收到了她的离婚协议书。
  可能是菲儿妈妈的话提醒了黄青山,他把目光锁定到何光华身上,他是他的妹夫。总不能拿大舅哥的钱盖房不认账吧。黄青山找到何光华,劝他抓紧时间盖楼房,不然,等正式征用土地修铁路的通知下来,那时再盖房就得不到认可了。
  何光华接过大舅哥递过的烟,点上火慢慢抽了一口,打量陌生地盘似的让目光盘旋好一会儿,才说:“我也想盖,可怎么盖?就这么大点院子,只能拆了这两间门面房腾地方,可拆了在哪儿摆杂碎?我这不就失业了嘛,这个家总得有收入才能维持下去,对吧?再说了,盖楼房得好几万,一下子,我到哪儿弄这么多钱去?”
  黄青山盯着那一小溜用玻璃罩住卤好的杂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