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洋妞夜闯军统局

作者:詹 军




  “怎么从这个森严堡垒中偷出密码呢?”参观的路上,她在苦苦思索着。飞檐走壁?这高墙电网!美人计?也无可能,她早已了解到戴笠的规定:军统局总部的工作人员不准碰女人。违者,格杀勿论。
  参观到财务处时,凯特琳的眼睛突然一亮:因为她看到在财务处长办公室的墙角放有一只暗绿色的保险柜。这是一架德国西门子公司一九三九年的产品,凯特琳对它太熟悉了,闭着眼睛都可以把它打开。西门子公司的保险柜曾一度风靡世界市场。大战爆发后,同盟国各国怕纳粹谍报机关捣鬼,纷纷弃而不用。没想到在军统局内部却居然还能看到这种老式保险柜。可见,再严密的机关也有漏洞,再严厉的上司手下也有庸才。凯特琳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她再把办公室上下一打量,心里更觉轻松,一个行动计划形成了。
  参观完毕后,毛人凤留代表团全体人员在军统局军官餐厅用饭。饭后,英国军官与军统局军官在大厅举行晚会。这在军统局可是百年不遇的,听说是戴笠的主意,经蒋介石批准,目的是要使中英两国的军官气氛融洽一点,“以利合作”。
  第二天,代表团中低级军官正按计划在听毛人凤介绍军统局在沦陷区的对日作战情况,门猛然被推开了。一个军官匆匆跑了进来,在毛人凤的耳边嘀咕了几句,毛人凤陡然变色,立即宣布休息二十分钟,让大家用咖啡,他自己则急忙走了。英国军官们猜测可能发生了什么急事。
  果然,不一会传来消息:军统局财务处的保险柜被人撬了,里面几千美金悉数被盗。又听说戴笠也来了,正大发雷霆。
  没过多久,怒气冲冲的戴笠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群垂头丧气、丧魂落魄的部下。
  “诸位,我要告诉大家一件不愉快的消息。”他颇为难受地开了口,“本局昨夜出现了极不光彩的事情:保险柜被盗。这本是绝对机密,但诸位都是蒋委员长请来的客人,我如实相告,并希望贵国专家能够予以指导。”他扫了会场一眼,鸦雀无声。片刻,后排的座位上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
  “局长阁下,盟国的情报机关之间彼此合作、配合是义不容辞的,不过,此时此地发生这样的事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军统局素以保卫严密、治理有方而闻名于世,多年来风平浪静。但为什么单在我们英国代表团来参观的时候出这种事呢?”凯特琳脸上浮着一丝狡诈的得意。
  译员把话译了过去。戴笠显然没想到这一点。
  “这,这……对,这也正是本人想弄清楚的问题。也正是本人想就教于诸位的。请诸位一显身手,协助本局查清是谁在这中英两方密切合作之际制造事端。”
  凯特琳敏锐地感觉出戴笠又在影射共产党。这已不是第一次了。到中国短短几天,她就好几次从接待他们的国民党官员那儿听到这种论调,而且这都来自国民党的高级官员。凯特琳对共产党素无好感,不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各派联合,共御外敌的方针却是持赞赏态度的。所以对国民党影射的做法十分反感。
  “戴局长的意思是让我们作为旁观者来观看这一案件的侦破过程呢?还是……”她有意留下了半句话。
  “不,我希望你们能直接参与侦破。此外……”戴笠环视四周,最后把目光落到了毛人凤身上:“不许外传!”这话是对中国人说的,又是说给外国人听的。
  
  我已找好了一个替死鬼,一个自命不凡的好色之徒
  
  财务处的办公室座落在十二号楼的最东头,这十二号楼其实不是楼,是一排质量较高的平房,因为它正好座落在一个小山坡上,与周围其他几幢楼高低差不多,所以,大家也就称它为楼。那是一间布置平平的办公室:两张挺大的办公桌占去了不少面积;靠墙是一排书橱,但装的都是帐簿;门边有两只简易沙发。家具简单而粗糙,办公用品也是少得不能再少了。看来这财务处长一定是个吝啬鬼。
  凯特琳的目光在屋里扫了两圈,最后落到了那个被撬的保险柜上,保险柜的门虚掩着。凯特琳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搭在门上角,轻轻地拉开一看,里面只剩下几本帐簿和几沓小票。她俯身仔细地看了看门上的钥匙孔和数码表,然后,再把门关上。
  “谁第一个发现的现场?”凯特琳通过张黛询问。
  “我,是我。”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忙从人群里跨了出来。凯特琳注意到他那过于油亮的头发和满脸的粉刺。
  “是你第一个发现的现场?”凯特琳通过翻译冷冷地问道。
  “是我。”
  “你是这儿的什么人?”
  “财务处长助理,石兴。”
  “处长助理?这么说,两张办公桌之中的一张便是你的啦?你是这儿半个主人,对吗?”
  石兴点点头。
  “你认为这可能是谁作的案呢?”出人意外,凯特琳并没有询问当时现场情况。
  “这个……这个……”石兴左右看看,不知说什么才好,“这,这很可能是共产党的间谍作的案。”
  “哦?何以见得?”
  “很明显,我们内部的人是不会干的,所以……”
  “所以就是共产党干的。”凯特琳接过了他的话,她心中不由得一阵厌恶,又是把责任推给共产党。这看来是国民党的一大特点,一切坏事丑事都推给共产党,前日她还听到有人说武汉失落、上海沦陷也都是因为共产党配合不力的缘故。
  “好了,你可以走了。”她冷冷地说道。待石兴退下后,凯特琳对毛人凤说道,“在破案以前,这个人不能离开军统局总部,而且也不能再进入这个办公室。”毛人凤同意了。
  尔后,凯特琳带着译员走访、观察了财务处的其他几个办公室,了解到了大概的情况:财务处长三天前去昆明出差,尚未回来,保险柜的钥匙只有处长一人有,而且,密码由他掌握;除非有钥匙并知道密码,否则,别人是打不开这保险柜的。
  笑话!凯特琳心里不屑地想,有人能造出保险柜,有人就能打开它!在伦敦理查德街上住着一名由秘密情报局控制的高级扒手,他能打开六十八种不同型号的保险柜,包括法国驻英国大使馆机要库里的那架。凯特琳的本事就是从他那儿学来的,当然也还只是些皮毛。
  她又到屋前屋后转了转,发现这十二号楼左右各有两个小门通向别的院子,但门口有游动哨。左边的那个门通向厕所和一口小池塘,进出比较松。右边的门通向电讯处总机接线员的宿舍,一般不打开。正面是很高的围墙,中间有一道铁门,穿过那门便可到达电讯处。
  四处转了转,对地形和位置大体上有了个数,凯特琳便回到了大厅,向毛人凤提出了两项要求:第一,出入、行动自由;第二,由军统局增派一名翻译。凯特琳特别强调要一个“够水平的”翻译。对这第一点,毛人凤不假思索便答应了。因为戴笠已经同意要发特别通行证。对第二点,他说还要回去物色一下,尽快派来。
  翻译第二天一早便来了,果然不出凯特琳所料,来人正是王本文。自从那天王本文在戴笠身边一露面,凯特琳便认出了他。很快,她就打探到王本文沾着与戴局长同乡的光,加之才思敏捷,风度翩翩,颇得戴局长好感。“把这样的人弄到身边,一定大有好处。”凯特琳想。
  “想不到一晃四年,我们又走到一块了。”凯特琳热情地抓起了他的双手。
  “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牛津大学的高材生已经挂上了少校衔,巾帼精英啊,本人自惭形秽。”
  “此话过头了。王先生跟着戴局长,同样也是前程辉煌,听说,戴局长很赏识你的才干。”
  “言重了,本人一介书生,除了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别无所长。抵御外敌,报效祖国只能凭这张嘴了。”
  “可你这张嘴有时能抵得过几十个特工。”凯特琳意在言外。
  “过奖过奖!”王本文会意地笑了笑说:“戴局长让我给你做个助手。我不知如何才好,你知道搞这一行我可是完完全全的门外汉。”
  

[1]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