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马德:中国卖官第一贪

作者:陆有军




  韩桂芝被马德的“炮弹”轰得有些晕头转向了:“嗨!这真令我过意不去呀!”
  还没等韩桂芝反应过来,田雅芝就上前一步,大声地喊道:“韩妈,你就什么也别说了,就这样办吧!就由我陪着韩妈,一直到伤好出院为止!”
  从此以后,马德和韩桂芝的关系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也就是这样,2000年,马德才如愿以偿升任了绥化市市委书记。
  
  盼任书记的艰难日子
  
  但是,即便有了这位重权人物的扶植,路还需要马德自己去走。上海之行回来之后,他就马上实施了自己的第二步计划:迅速地与时任绥化地委书记的赵洪彦搞好关系。他的理由有两点:一是赵洪彦是他的顶头上司,二是他与赵洪彦又是老乡。赵洪彦出生在克山县,而马德出生克东县,说他俩是老乡也不为过。
  赵洪彦于1944年1月18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克山县,1978年起进入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工作,历任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厅级部委委员。1992年2月,调至绥化任地委副书记,1995年任绥化地委书记。2000年4月,赵洪彦回到了哈尔滨,任黑龙江省人事厅厅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2002年5月,任黑龙江省人事厅党组书记。
  马德除了工作上经常向赵洪彦请示汇报以外,他瞄准每个节日,亲自敲开家住在绥化地区审计局家属楼的赵洪彦家。一个祥和的春节刚过去还不到3天,马德一个人就来到了赵洪彦家。
  两个人除了礼节性的客套之外,马德便对赵洪彦套起了“近乎”:“赵书记,虽然说你是我的书记,我是你的部下,但咱俩人不亲土还亲呢!我是真心实意地想得到你在工作上对我的帮助,可我毕竟是身单力薄啊!”
  赵洪彦用手捋了捋他那花白的银发,说:“马专员,你这些话说得我特别的爱听!克山和克东两个县连着,咱们俩都是饮一方水,吃一方粮长大的。在这一点上,你马专员尽管放心,我赵洪彦决不能袖手旁观,我一定竭尽全力支持你!”
  听完赵洪彦的一席话,马德的内心总觉得不是个滋味,他认为赵洪彦这是耍的官场上的鬼把戏,没有说出真话和实话啊。什么支持啊?那还不是用金钱铺路么?
  马德将自己鼻梁上的眼镜摘了下来,用干净的手帕擦了又擦,一边说一边戴上:“赵书记,这个春节刚过,我马德没什么准备,特意备下了点小钱,算是我给赵书记拜个晚年吧!”
  马德说完,就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随手递给了赵洪彦。这时,赵洪彦大为惊奇,他慌忙将这一信封又推了回去。马德一看,心想:这赵洪彦是真的不收,还是故意推辞呢。马德伸出手来,一下子将赵洪彦的胳膊挡了回去,说道:“赵书记,你就不要这样了!如果你连我马德的面子都不给,那你我今后的工作怎么配合啊?我看,你就别把你看成是我的书记了,你把你当做是我的老大哥吧!今天,权当作兄弟孝敬哥哥,这总算可以了吧?”
  你还别说,马德的一席话,还真把赵洪彦说服了。这时的赵洪彦也不推辞了,他显得有些局促,又有些不安,尴尬地将那牛皮信封收了起来。赵洪彦轻轻地将书桌拉开,把此信封放进去,转过头来,笑着说:“谢谢你!我真的不好意思,让你破费了!”
  马德接过话茬儿,认真地说:“赵书记你放心,政府这一头我一定按照你的指示去办,决不会有半点差错!”
  这次送礼,马德到底送了多少钱?谁也不知道。不过,从那时起,马德逢年过节都去赵洪彦家去探望。但是,自从马德案发以后,人们才知道赵洪彦与马德的关系。案发以后,在审讯马德时,他很不服气,并大吵大闹嚷道:“绥化买官卖官又不是从我马德开始的,我才来绥化才多长时间?我所知道的,从我的前任就开始了,我还送给赵洪彦15万元钱呢!”
  结果,马德的一句牢骚话,又牵出了另一个大贪官赵洪彦。据纪检人员透露,赵洪彦涉案金额已达到几百万元。2003年8月,经黑龙江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免去赵洪彦黑龙江省人事厅厅长职务,并接受审查。经过牡丹江人民法院审判,赵洪彦涉案金额超过几百万元,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攻克了赵洪彦这一座“碉堡”以后,马德对自己周围的部、办、局领导,开始实施了“一边打击,一边团结”的手法。还没有到一年的时间,他身旁就有了十几个“铁哥们儿”和亲信。
  这些“铁哥们儿”和“亲信”都为马德干些什么呢?他们的任务是,密切注视着地委书记赵洪彦的动静,密切关注着来自省里的各种信息。不管是地上的,还是地下的。不管是大道的,还是小道的,统统地汇聚到马德的办公桌上,任马德去鉴别和选择。你还别说,这些人真的发挥了作用。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刺探了两个消息,一个是赵洪彦可能要升调到省里的重要部门工作,另一个是绥化行政公署可能要撤地设市。
  这两个消息,对于马德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可是,马德等了有半年时间,也没有发现赵洪彦调升的“迹象”,更没有绥化行署撤地设市的“大道消息”。这时,马德如同猴屁股似的,真的坐不住了。他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焦虑万分。
  此时,马德的办公室里走来了他的一个“铁哥们儿”。“哥们儿”没有寒暄,直接坐在了马德的对面,小声地问道:“马兄,你怎么了?看你这个样子,八成有重大的心事吧?你说出来,哥们听听,帮助你参谋参谋,怎么样?”
  马德一脸的沮丧,显示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说:“这你还没有看出来么?我这个书记的宝座,还说不准是谁的呢。”
  “哥们儿”不解地说:“那还能是谁的呀?非你马德莫属啊!”
  马德忿忿地说:“我已看出来了,赵洪彦丝毫就没有要走的样子!”
  “哥们儿”有些不相信,说道:“这个书记的位子,不是省里说了算么?”
  马德恼怒地解释道:“这个组织程序你不懂,在没有确定合适人选之前,省里必须要征求赵洪彦的意见。如果他不同意,或者另有人选,岂不人财两空么?”
  “哥们儿”似乎看到了希望,对马德悄声地说:“这些都好办!我看你应该主动到赵洪彦那里,利用谈工作的机会,探听一下他的虚实。”
  马德站起来,左手叉腰,右手一挥,坚定地说:“不!我先不能打草惊蛇,我应该亲自到省里打听一下此事的真伪。然后,我再惊动他赵洪彦。”
  马德真是说到做到。次日,他就以到哈尔滨办事的名义,来到了省委组织部,找到了多年的老朋友。他利用中午请客吃饭的机会,打听到了真实的消息:最近,省委准备调赵洪彦到省人事厅工作。可是,赵洪彦却不肯离开绥化地区,他准备在绥化再干它两年。
  什么?两年?
  马德一听,当时就恼火了!当天回到绥化地区后,他就急三火四地找到了赵洪彦,可表面上,马德表演得特别地殷切。他笑呵呵地为赵洪彦斟上了一杯茶水,慢声细语地说:“赵书记,你我今年一年的工作配合得怎么样?”
  赵洪彦略微有些察觉,问道:“马专员,你这话从何谈起?”
  马德从嗓子眼里挤出了几句话,问:“赵书记,你什么也不要问,你就回答我这个问题吧!”
  赵洪彦随口说道:“配合得好哇!而且是特别地好!”
  马德呷了一口茶水,说:“不过,凭我自己的良心讲,我真的舍不得离开你!”
  赵洪彦一听这些话,什么都明白了,说:“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我就先告诉你吧,省里是要调我,我舍不得离开绥化,更舍不得离开你呀!”
  马德心里明白了:你赵洪彦真会顺水推舟啊!什么舍不得?无非是舍不得你这顶“书记”的官帽子,舍不得你“敛财”的聚宝盆。
  这时的马德,更是来了个“就坡骑驴”,说:“不过,我是从别人嘴里刚刚听说的。”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