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一个把握 四个明确
作者:付友梅
①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注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②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过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③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④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⑤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⑥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投身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⑦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茏、繁茂。
分析: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下面让我们分别用上面的“一个把握,四个明确”的要求来衡量一下本文的中心是否切题。
论文的中心就是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第一段中表述出来。该文的第一段有三个观点句:①人们往往注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视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反面现象、一个角度)②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正面根源、两个角度)③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正面意义、两个角度)
从以上三个观点句可以看出,本文一开始的三句话,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一句摆的是一种反面现象,说的是人们忽视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这给人的感觉是,下文中心应是从反面说明缺乏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源、危害,或如何进行精神文明的建设等问题。但二句却撇开了这一中心,而突然转移了话头:由精神文明转到了“两种文明”,而且由反面转到了正面,说两种文明的建设都源于无私的奉献,这就出了两个差头,让人摸不着头脑。第三句说奉献的意义:一个“同时”告诉我们。奉献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兼顾个人利益,二是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当然。具体写作中,可以后者为重点。本句话与第二句可以衔接,从“因此”一词也可看出,本句是第一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全文的论点句。
第一段一共三句话。为什么会出现衔接不顺的问题呢?主要原因是写作者没有从“材料”出发。材料中不论是“引材”还是“评材”都未涉及“两种文明问题”,“奉献”意识虽也属精神文明的范畴,但距离太远,入题没必要绕很大的弯子。另外,一般开头摆出的现象,就应该是全文针对的对象或与对象有一定关系的事物,比如说。人们之所以不能主动奉献,就是因为精神文明抓得不够等,不过,这样一联系,似乎重心又转到谈精神文明的建设问题上了。而从下文之中明显地看出并不是这样。其次是思维方向不够清晰。本话题的中心是主动奉献,不求回报,重心应在“为什么”上,即应该谈清楚主动奉献的意义和价值,比如本文观点句的后一部分,说“奉献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这是可以的。但可惜的是本观点的前一半又提到了“兼顾个人利益”仿佛奉献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兼顾个人利益,二是推动社会进步。这一角度显然与原材料不甚符合。而且,也未能强调“主动”奉献,不求回报这一实质性问题。再次,思维角度还有一个论证方式的正反角度的问题。如果开头提出的现象是反面的,那后边提出论点和展开论述的角度也应是反面的。比如,本文开头提出“缺乏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那么,下文就应是围绕为什么缺乏,有什么危害,应如何补救等展开论述,但,本文也并没有这样展开。这一切都说明作者对话题作文的材料和思维角度的把握与确定都不够准确。
第一段是这样,那么下文又是如何呢?
从各段画线的中心句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已经想到了“主动奉献”的问题,而且到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开头所谈的精神文明的问题就是指主动奉献的问题。可惜作者开头并没有点清这样的层次,弄得大家一头雾水。此为其一。
其二,如果按照开头段提出的观点来看,只有第二段谈到了两点,即兼顾自已,推动社会,其他各段没有兼顾。
第三。“精神方面的奉献”与“奉献精神”两个概念有所混淆。比如第三段说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和第四段中说的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在奉献。显然说的都是“奉献精神”问题,而第五段所说的作家们所奉献的自己的思维,和智力支持之类的话,又显然是相对于“物质支持”而言的“精神方面的奉献”。至于第六段说教师们的奉献,又两种意思参杂在一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奉献精神”,“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投身社会建设的洪流”又是相对于物质而言的“智力支持”了。
最后,还应提到的一点是,本文的题目也与全文的风格、思路等不够吻合。首先“让奉献之树常青”是个比喻性的题目,文章虽不一定全用比喻论证,但至少在关键的地方应有所体现,而且应该在文章的语言风格上有所展示,但是本文却没有做到。其次,“让奉献之树常青”,此句的关键词是“常青”,“常青”是应该有个接续、弘扬的过程的,所以,按此题写下去,文章的内容和思路上都应有后辈继承前辈,发扬光大之类的意思体现出来,但本文也没有,只在最后一段作者似乎才想起了题目,结果,很仓促地提出了“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茏、繁茂”这句话来。此句看似扣题,实则非常突兀,有贴标签之嫌。我们说不论什么文体,篇末点题,必须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主体部分没有足够的蓄势与铺垫,结尾硬加上去怎么能行呢?另外,前文并没有针对“青年”而谈,结尾为什么又突然地提到“新世纪的一代青年”了呢?这不又有针对不明之嫌了吗?
以上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该出现的问题,当然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