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成就教师 成就教育

作者:湖北省麻城市教育局




  1.一人担纲。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确立课题,课题确立后,由课题小组推出课题项目主持人,课题由主持人实施实验,并将实施情况交课题组集中讨论交流,形成初期研究成果,准备试验。
  2.教学观摩。由主持教师讲公开课,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重点研究解决本学科在新课改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时还组织优质观摩课。如省、地、市级教科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学习和引进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丰富学校课题研究内容。听课学习回来后组织教师开展讨论,对照优质课查找不足。
  3. 教学叙事。以课堂教学叙事为主,教师将自己的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供大家研讨。教学叙事通过教学经验的叙述促进对理论的理解,发掘或揭示内藏于具体事件和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在活动中历练教师的素质
  湖北 麻城市第一实验小学蔡祥孝杜红卫屈田华
  
  2007年5月10日晚上,麻城市第一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里灯火通明,教室里时而飞出开心的笑声,时而传出惋惜的叹息,时而回荡雀跃的欢呼……这里正在举行教师普通话比赛。这是麻城市第一实验小学校本研训—“教师读书”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以赛促训”,以活动为载体来带动校本研训的展开,已是学校教师培训的一大特色。
  学校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青年教师去红安县烈士陵园、麻城市烈士陵园开展“忆先烈、争贡献”的革命传统教育。组织教师去长岭岗乡、木子店镇接受艰苦奋斗的教育,还利用报告会,通过山区教师谈工作,支教教师谈体会,使青年教师充分体会到:艰苦在山区,精神在山区,我们有这样优越的条件,如果不努力工作,对不起事业,对不起学校,对不起自己。
  每年,学校组织开展“三育人”竞赛,评选“十佳师德标兵”,举行师德报告会。还组织评选“教坛新秀”、“专家型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学有榜样、比有标杆。在“学”“比”中反思,在反省中自我教育、自我修炼。
  在教师基本功提升方面,每年暑假请麻城市的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对全体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提高普通话水平等级。仅2007年又有15位教师成功晋级,4位教师参加省语委举办的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其中3位教师顺利取得了省普通话测试员资格;学校还不定期请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开设讲座,提高教师书法审美情趣,交流写字技法,促进教师练习。
  学校十五期间开展的《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题实验,已圆满结题,并得到省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学校已立项申报了国家级课题《教师队伍建设及骨干教师培养》和省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研究》。学校定期举行课题研讨活动,以科研推动课改。
  学校连续在2004年和2005年两个学年度每周一的晚上开展信息技术专题培训,开设的专题有:资源库利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资源整合等;学校还成功举办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50名参训教师达到培训目标,拿到了结业证书;
  学校开通校园网站,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文化共享,搭建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已有78人在校园网上开设了教育博客,利用网络信息学习与互动,让网络文化融入教师的学习与研究生活,改变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每年的4月和11月是学校的“电教月”,在电教月活动中认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件精美课件、一堂生动电教课、一篇优秀电教教案、一份深刻的教学反思,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电教研究以及成果推广。
  以活动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打造了麻城一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学校参加省电教“三新”“五优”评比,获28个一等奖,39个二等奖。撰写的教学论文、教案,共有省级奖励或省级刊物上刊出的有87件。学校教师囊括了四届麻城市中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团体一等奖,24人次获得单项一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先进‘手拉手’联谊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少先队示范学校”、“湖北省电化教育试点学校”、“湖北省书画教育试点学校”及“黄冈市常规教学改革实验先进单位”、“黄冈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艺术教育试点学校”等。
  
  以学分登记促教师培训提高
  湖北 麻城市白果中心学校朱紫阳
  
  教师培训学分登记是湖北省“九五”教师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发挥学分登记的作用,我们以学分登记为工作抓手,促进教师培训提高。
  1. 学分登记过程化。所谓过程化就是将学分登记与学校教师平常参加的继续教育结合起来,而不是采用打歼灭战的方式集中在某一个时间一次性完成登记。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分登记证随身携带,培训完毕及时填写,随时参训、随时登记,异地参训、异地登记。及时准确地反映教师继续教育情况,有利于督促教师积极参加教师教育活动。
  2. 学分登记网络化。为了能既方便教师及时登记继续教育学分,又方便单位对每个教师进行管理,配合市教育局建立了个人——学校——中心校——市教育局四级学分登记网络。继续教育证书发到每个教师手中,凭证随时向学校申报并登记学分。学校建立教师学分登记表,在给参训教师记载学分时,登记表也同时进行登记,做到证表两全。中心校又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册,分学期按学校对全体教师的学分进行登记,一年两次,逐校逐人进行。中心校将学分登记册自留一份,向教育局教师管理科上交一份,以便教师管理科及时了解信息,进行指导管理。网络化学分登记管理体现个人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及时反馈与督促改进相结合,保证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及时准确性,调动了个人、学校、管理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
  3. 学分登记公开化。利用中心学校网站,将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在网站上发布,方便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继续教育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还在网站上开设“继教信箱”,欢迎教师反映个人意见愿望,听取教师的呼声,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让继续教育工作更加民主化、人性化。
  4. 学分登记价值化。把学分登记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学分登记与教师的年度考核结合,规定凡是在当年度内未完成继续教育规定学分的教师,年度考核记为不合格等次;学分登记与教师的评先评模结合,规定如果继续教育没有达到规定学分的教师,一律不得被评为先进模范;学分登记与教师的晋职晋级结合,规定在同等条件下完成规定学分的教师,优先晋职晋级;学分登记与岗位招聘结合,凡是不能按照规定完成教师继续教育学分任务的教师,不得安排工作岗位。这样一来,继续教育学分不再只是写在本子上的可有可无的分数,而是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活水准,有它与没它、分多与分少就是不一样。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