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伯克修辞学思想研究述评

作者:邓志勇




  目前,伯克研究会的成员多达百人,他们来自英语语言学、言语交际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大众传媒、宗教和修辞学等学科。该研究学会建立了一个伯克网站,并专门开辟了关于伯克研究的“虚拟讨论室”(virtual pador),同时开办了伯克杂志(KB Journal),刊登伯克研究文章。(参见ttp://kbjournal.org/futurekb)现已有几十个国家的学者在该网站注册,其中母语为英语的学者最多,该网站列出的全部25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居第8位。所有这些数据都表明,伯克研究可用“轰轰烈烈”来形容,这与20世纪大思想家伯克的地位是相配的。
  
  2.2国外伯克研究特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伯克研究队伍,关于伯克的研讨也日趋深入。从内容上看,总的说来,国外伯克研究在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对伯克的元修辞学思想即修辞哲学的研究。伯克的修辞哲学思想涉及修辞人的阐释、修辞本体论、修辞认识论等,比如著名伯克研究专家Brock(1985),Rueekert(1969,1982),Wess(1996)和著名小说修辞学家Booth(1974)都推出了对伯克修辞哲学思想进行深度探讨的代表性成果。第二个方面是对伯克与其他哲学家或流派的相关性、相似性的研究,重点是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理论上的渊源关系。与伯克相比较、对照的哲学家包括亚里士多德、尼采、弗洛伊德、拉康、马克思、斯金纳、米德、德里达、海德格尔、库恩等举世公认的大哲学家。(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伯克在当今美国学术界举足轻重的影响。)比如,Henderson(1993),Thomas(1993)以及Southwell(1987)的论著就属于这类研究的重要成果。第三方面是对伯克修辞理论的研究,重点是“同一”(Idenfificasion)和“五位一体”(Pentad)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这方面的重要成果包括Hoehmuth(1952),Overington(1977),Lewis(1984)以及Rosenfield(1969)等的成果。第四个方面是对伯克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在文学批评、修辞批评、写作教学与研究等领域展开,其中伯克理论在修辞批评中的运用研究最为深入、最有影响。伯克的修辞理论为修辞批评提供了多种模式或方法,如戏剧主义批评、群聚修辞批评等等,其中戏剧主义修辞批评是美国修辞学界最流行的批评范式之一,如Birdsell(1987)发表的戏剧主义修辞批评文章就属于对伯克修辞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历年伯克研讨会主题也基本反映了上述特点。据目前笔者掌握的信息,伯克研讨会的主题,从第3届到第7届依次为:“伯克百年:继续这个讨论”、“文化、批评、辩证法:研究伯克”、“不协调而获视野:伯克的喜剧面具”、“伯克与其圈内人物:20世纪及21世纪的修辞学、理论、批评实践”、“通过视角获得超越”。这些会议主题以及会议论文基本上涵盖了伯克理论的本体研究、运用研究、关联性研究、哲学基础研究。(第1、第2届研讨会分别编辑出版了论文集《伯克留下财富》和《伯克体系的延伸》。)在今年的第7届研讨会上学者们提交的论文中,应用性论文占多数,这说明伯克研究经历几十年后,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伯克理论的运用。
  
  2.3国内伯克研究现状与特点
  在我国,知道伯克的人不多,对他的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人则更少。我国最早对伯克撰文进行介绍的是顾日国先生,他(1989c,1990a)先后在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伯克的理论。我国著名修辞学者胡曙中教授和温科学教授出版的多部修辞学专著对伯克的理论也都有论述。李鑫华先生于2001年发表的论文是有一定深度的伯克研究论文。此外,曾在胡曙中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的学者也相继发表和出版了涉及伯克修辞理论的学术论著。(参见邓志勇(2001,2002,2007)和鞠玉梅(2003,2006))值得一提的是,胡曙中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不少都运用了伯克的修辞理论。总的说来,我国对伯克的研究还显得零碎,全面而有深度的研究不多。从国内伯克研究的内容来看,大多局限于伯克的“同一”理论和“五位一体”理论,其他方面涉及较少,对伯克的修辞哲学以及伯克与相关学科之关系研究则更少。坦率地说,国内伯克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
  
  2.4关于伯克研究的一点看法
  由于伯克思想体系的博大精深和超前,对其完整而准确的把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内外伯克研究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把“五位一体”与“同一”割裂开来,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伯克的两本巨著《动机语法》和《动机修辞学》分别对“五位一体”和“同一”进行了详尽论述。从书名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对动机的论述。所谓动机,伯克是指对修辞情景速写式概括(shorthand summary of situation),也即人们在特定情景中的典型反应。《动机语法》研究人们在特定情景中用话语建构现实的规律性特征,而《动机修辞学》研究话语者的“同一”的修辞运作。应该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如果割裂它们的关系,就不能完整、准确把握伯克的理论精髓。另一个问题是,对伯克的《宗教修辞学》与先前著作的联系也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该著作论述的是抽象层次更高的修辞运作,它应该涵盖《动机修辞学》。但也有学者认为,它只是对宗教话语进行的修辞分析而已。更有学者对《宗教修辞学》不屑一顾,对它嗤之以鼻。这说明对伯克体系的完整性、有机统一性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要完整、准确把握伯克的理论体系,必须做到“三个结合”和“一个坚持”。首先是宏观把握与微观阐释相结合。在宏观上把握驱动伯克进行修辞哲学与理论建构的动机和出发点。这就需要把伯克著作置于历史背景之中考虑,在解读其著作时以这个宏观背景为参照;同时,要把握伯克的修辞哲学与其修辞理论之间的关系。第二个结合是轨迹梳理与逻辑论证相结合。伯克的著作时间跨度很大,对其理论的梳理,必须加以论证。研究伯克的思想,离不开对其浩瀚的论著进行研读,这就要依照这些论著发表的时间,对它们做跟踪研读,然后再进行分析、比较、对照,溯源,然后得出结论。这样做的理由是,伯克的思想都孕育于早期的学术著作如《反论》和《永恒与变化》之中。从理论的建构来说,对伯克进行研究,应该以他的人性论哲学思想人手,努力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紧抓语言是象征行为这个核心,先探讨象征行动的语法,然后探讨象征行动的修辞。第三个结合是现代修辞学与古典修辞学相结合,即把现代修辞学理论(包括伯克的理论)奠基于古典修辞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理论之上。同时,还应坚持修辞学跨学科研究的原则。修辞学与其他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伯克的修辞学理论体系可以说是经过吸收众多学科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譬如说,伯克吸取了来自Wittgenstein,Freud,Nietzche,Marx,Coleridge等人的理论。如果不坚持跨学科研究原则,就难以完整地、透彻地把握伯克的理论体系。
  
  2.5伯克研究发展趋势

[1] [2] [4]